首页期刊导航|城市管理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管理与科技
城市管理与科技

辛向阳

双月刊

1008-2271

csglykj@sina.com

010-68529005,68529718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北街甲3号

城市管理与科技/Journal Urban Manage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服务决策,指导工作,传播知识,便利市民;读者对象:城市规划、市政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城市交通、城市水务、公用事业、邮政电信、文物保护、城市安全等城市运行管理部门的管理、科研、教学等人员,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广大企事业单位,以及关注城市管理的市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美丽街区创建背景下城市色彩应用研究

    甘泉文浩宇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色彩即城市公共空间直观感知的色彩表达,是城市自然色和人工色的有机结合.本文介绍了成都市美丽街区建设背景下的城市色彩应用研究路径,以及构建方式,从城市色彩现状、实例分析、城市色彩痛点难点及解决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启示建议.

    基于山城一体的城市品质提升及治理模式创新

    周民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时期城市品质提升的新课题,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为研究载体,介绍了泰安市基于"山城一体"的城市品质提升及治理模式.泰安市聚焦文旅融合,将城市设计融入城市管理,通过创新水环境"一张网"建设、城市绿地"串珠成链"、施工工地"红黄绿"挂牌监管、以"优蓝扩绿"不断提升蓝绿生态空间占比、"5+1"作业模式深化道路保洁等治理模式,打造了蕴含泰山文化、红色文化的城市景观,提升了建筑立面、广告牌匾、景观照明等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塑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

    基于城市更新视角的城市市容环境提升研究

    姜宇苏红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更新活动伴随着城市发展,是城市品质和市容环境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市容环境品质提升和城市功能完善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对城市更新的不断重视,市容环境品质也将迎来一次飞跃式发展,本文以山东省L市为例,通过对其城市更新改造方式和策略的研究,提出了通过抢抓城市更新窗口期,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市容环境的策略,可为类似的城市发展和市容环境提升提供借鉴.

    北京市大兴区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吴宏权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是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抓手.本文对北京市大兴区可回收物体系政府推动、科学布局、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重要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出当前推动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行业内生动力,并就促进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提高分类驿站使用效果提出了工作措施.

    "两山理论"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及资源化路径分析

    李夏轩谭灵芝
    54-5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山理论":一山指绿水青山,代表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山指金山银山,代表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两山理论"是习近平同志对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关系理念的高度凝练,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本文依托"两山理论",论证了生活垃圾减量化及资源化在我国生活垃圾处理中的核心地位,总结归纳了生活垃圾减量化及资源化的核心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路径.

    中外无下水道厕所微生物性能指标体系对标研究

    邱婷婷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ISO 30500 标准是专门针对无下水道厕所制定的一项国际标准,目前国内尚无该类标准.通过对标研究,在国内可以直接引用ISO 30500 标准中的无下水道厕所微生物性能指标体系的相关要求.肠球菌及沙门氏菌可作为肠道细菌替代指示微生物,SC噬菌体可作为肠道病毒替代指示微生物;由于获取途径及未开展研究等局限性,针对猪蛔虫卵的研究在后续实验室性能测试中应考虑适当调整.

    低碳发展模式下城市环卫设施规划设计优化研究

    史波芬郑丰项久祺张曼...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发展定位的城市对环卫设施有不同需求,而垃圾分类工作促进了"两网融合"及收运体系的变化.本文充分考虑当前我国城市环卫设施面临的不足,结合环卫体系的发展变化,通过对系统的优化和设施功能的整合,以期构建结构清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设施体系,助力环卫系统低碳化发展.

    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助力提升首都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

    梁昊贤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智慧城管"建设为抓手,坚持共建共享、智慧支撑,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积极把信息化建设成果落实到执法实践之中,努力提升现代化城市治理效能,让城市运行更加有序高效.通过执法数据积累,初步实现分时段、分区域、分职权领域等多维度统计,为履职分析、趋势研判、考核评价等打下基础.基于群众诉求、检查办案等数据分析,叠加人、车、视频探头等资源,强化三级执法队伍精准指挥调度,强化督察督办,把有限的力量投入到精细化治理之中,推动市民诉求、媒体反映、领导批示等快速响应、有效治理.

    构建"一委一办一平台"体系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浙江省衢州市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实践

    郑建林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浙江省衢州市致力于破解城市管理体制机制难题,积极构建"委办统筹、平台统管、网格管理"的"一委一办一平台"大城管体系,在持续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进县(区)域级新型智慧城市治理路径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陈思洋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对未来城市治理模式、发展目标等进行了安排,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路径和方向.本文立足成都市的探索实际,以武侯区建设"智慧武侯"为例,发掘区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形式,总结智慧治理手段,梳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聚焦政府定位、流程再造和运营模式等多个维度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