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张燕华

双月刊

1002-1264

022-23051701 23051721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17号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城市为对象,开展我国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领域的学术论文;报道国内外环境科学和城市生态最新研究成果及有关的科技动态,以促进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目的为保护与改善城市环境服务,本刊编委是由全国50多位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组成。创刊以来一直以高质量、高水平、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的办刊特色,深受广大读者、作者的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香港公共交通工具车厢内空气质量调查

    邱耀雄徐景亮张玉宇何建宗...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香港公共交通工具车厢空气质量,于2011年10月对香港公共汽车、小型公共汽车和地铁车厢内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3种交通工具车厢内空气中的PM1.和细菌平均浓度分别低于180 μg/m3和1000 cfu/m3,均达到良等级.CO2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平均浓度数值普遍偏高,存在超标现象.其中空气流通状况最差的是小型公共汽车,其CO2和VOC平均浓度分别高达5 596.8 mg/m3和1 108.0μ g/m3,分别为良等级标准上限的2.8和1.8倍.确保良好的通风和对空调车通风系统作定期的清洗和维护对于车厢内空气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空气污染空气质量交通工具

    动态陶瓷膜处理色织企业PVA退浆液的实验研究

    孙凯石岩段云霞侯霙...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退浆液中聚乙烯醇(PVA)含量高、难降解、难回收等问题,以多孔陶瓷膜作为载体,TiO2粉末作为涂膜材料,采用动态陶瓷膜净化回收色织企业退浆液中的PVA,考察了涂膜浓度、跨膜压差、错流速度、温度等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通过参数优化实验,确定动态陶瓷膜处理退浆液的最佳运行条件为:TiO2涂膜质量浓度0.4 g/L、跨膜压差30 kPa、错流速度0.3 m/s、温度40℃.在该条件下处理退浆液,膜运行通量为52 L/(m2·h),PVA由原水的1580 mg/L降到142 mg/L,去除率可达91%,滤出液的CODcr值小于180 mg/L,达到国家有关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的二级排放标准,PVA浓度最高可达原废水的8倍,可进行回收利用.

    动态陶瓷膜退浆液PVA回收色织企业

    矸石基4A型沸石处理含氟废水的应用

    王倩卢新卫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以废物煤矸石为原料,采用分步溶出硅铝的方法,在较短的晶化时间下水热合成出较纯的4A型沸石,其中,晶化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方钠石的形成.实验应用合成的4A型沸石对NaF模拟含氟废水进行除氟实验,研究不同吸附条件下矸石基4A型沸石的吸附除氟效率.结果表明溶液的初始pH对矸石基4A沸石的除氟吸附效率的影响显著,液固比(溶液与沸石的质量比)对其影响不大,其中,pH的适应范围是4~6.另外,矸石基4A型沸石的除氟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是化学吸附及多分子层吸附作用.

    煤矸石合成4A沸石除氟

    色织行业丝光废碱液在线回收技术及工程应用

    石岩段云霞孙凯侯霙...
    11-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色织行业丝光废碱液在线回收脱色难、蒸发效率低等问题,研发了一套以高效过滤、扩容蒸发、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为核心的丝光废碱液在线回收技术,并进行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淡碱经浓缩废液处理后,达到了丝光工艺用碱浓度要求,浓碱出液中无荧光增白剂检出,色度、SS均可满足不同颜色色织布的丝光过程.按实际平均日处理量200m3/d计算,每日可回收氢氧化钠5t左右,年回收氢氧化钠超过1 800t,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色织行业废碱液在线回收扩容蒸发臭氧催化氧化

    湿式氧化法处理的污泥对大豆种苗生长的影响

    兰盾孙婧迪金独英吕建洲...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湿式氧化法处理的城市污水污泥农业利用的可行性及其对大豆萌发和生长发展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利用塑料盆土壤培养,研究不同污泥施用量对大豆萌发及生长发展的影响.经过测定,处理后的污泥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的含量比处理前有所降低,但还是高于农家肥,是一种高氮、高磷、低钾的有机肥料.同时处理后的污泥中各类重金属含量都有所降低,达到国家农用标准.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大,不同的污泥施用量对大豆的萌发、株高、根长、鲜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5%的污泥施用量对大豆的萌发和生长最佳,发芽势、发芽率、株高、根长和鲜重分别比不施用污泥提高了22.2%、8.4%、25.7%、18.8%和19.1%.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控制污泥的施用量.

    湿式氧化法污泥大豆种苗生长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天津市大气污染物与CO2协同减排的影响分析

    常文韬包景岭张一岷唐丽丽...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为出发点,以天津市为例,选取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共21个影响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与CO2协同减排的因素,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辨识影响SO2、NOx、CO2排放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并针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提出协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建议,从而不断提高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城市实现SO2、NOx、CO2的协同减排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协同减排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关键影响因素

    基于游憩行为偏好的城市公园环境设施空间优化

    陶赟傅碧天车越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公园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多从设计者视角规划建设,而对使用者的主观感受考虑不足.以上海市和平公园为研究对象,针对游客开展实地问卷调查和地图访谈标记,并招募志愿者进行游憩行为模拟,采用空间网格化和核密度分析法对游客标记点与志愿者踪迹点做空间分析,识别园区游憩行为、景观偏好特征及环境设施需求.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偏好在儿童游乐场、湖泊和广场附近停留,对公园内水景观及广场景观最为偏好,并且希望把公共厕所建于儿童游乐场及公园进出口处;志愿者在公园湖泊周围及视野开阔的地方点分布较为密集,景观偏好区域会促使志愿者停留更长时间,偏好区域的座椅及垃圾桶需求也会更大,清楚的导向标识会提升志愿者对公共厕所的满意度.基于游客主观偏好从时空尺度上评价公园环境设施布局的合理性,能够为今后城市公园环境设施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GPS公园游客游憩行为主观偏好环境设施

    大气污染物源解析中的混合轨迹受体模型述评

    杨龙誉徐浩张志敏尹琴...
    27-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源解析方法可分为排放清单法、源模型法和受体模型法等,将受体模型与风、气团轨迹结合起来,形成混合轨迹受体模型.混合轨迹受体模型考虑了大气输送对受体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主要用于研究大气污染源的扩散分布.这类模型方法包括风分析受体模型和后向轨迹受体模型,风分析受体模型包括条件概率函数、非参数回归、伪确定性受体模型;后向轨迹受体模型包括轨迹方位分析、潜在源贡献、简化的定量输送偏差分析以及轨迹质量平衡(或轨迹质量平衡回归).本文概述了这些模型的原理、特点、发展及应用,并认为它们都能从不同方面成功解析本地大气颗粒物的外来影响源.

    混合轨迹受体模型大气污染物源解析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五水共治”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王益澄马仁锋晏慧忠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水共治”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据浙江“水乡”省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涵义是通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来改善整个水环境和水生态.传统的水环境管理被视为“公地”事业缺乏可持续性,“五水共治”面临着体制机制困境.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五水共治”体制机制创新,则从优化政府在“五水共治”中的职责权限,完善“水市场”,平衡“水利益”,引入第三方参与“五水共治”的监控机制,建立“五水共治”的水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五水共治”体制机制创新的框架和路径.

    外部性“五水共治”体制机制创新

    滴水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季节变化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刘超毕春娟陶征楷陈振楼...
    38-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市滴水湖作为目前国内在滩涂上开挖的最大的人工湖泊承载着重要的景观生态功能,研究滴水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季节变化和影响因素,对城市人工湖泊的环境监测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样品测定、单因子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滴水湖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和季节变化趋势,探讨了其影响因子,并评估了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显示,4个季节沉积物中的Hg、Zn、Cr、Cd、Cu、Pb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7、86.28、77.12、0.17、29.35、19.11和6.97 mg/kg;沉积物中5种有毒重金属均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Hg、Cd、Cr和As含量从春季到秋季逐渐增长,Pb无显著规律.滴水湖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主要受有机质、粒径、总磷和总氮等因素影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滴水湖4个季节中Hg的生态风险较高,Cd为中等生态风险,滴水湖沉积物重金属总体为中等风险.

    沉积物重金属季节变化影响因子生态风险滴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