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科学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科学与工程
交通科学与工程

张建仁

季刊

1674-599X

csjyxb@163.com

0731-85258183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路二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1办公楼804房

交通科学与工程/Journal Journal of Transpor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刊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反映本学科的科技先进水平及发展动态的论文。先后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应用文摘》、《美国数学评论》(MR)、《俄罗斯文摘杂志》(AT)等国内外数字权威文摘杂志及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羟基纤维素改良预崩解炭质泥岩工程特性研究

    伍雪梅周滔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羟基纤维素对预崩解炭质泥岩工程特性的改良效果,开展了无侧限抗压强度、干湿循环以及理化特性的试验,以分析掺量、养护时间、干湿循环次数对预崩解炭质泥岩力学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技术揭示了羟基纤维素改良预崩解炭质泥岩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在养护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改良后的预崩解炭质泥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羟基纤维素掺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当掺量为4%时,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当羟基纤维素的掺量保持不变时,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改良后的预崩解炭质泥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并在养护14 d后趋于稳定;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经羟基纤维素改良后的预崩解炭质泥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符合指数函数规律;改良后的预崩解炭质泥岩的pH基本保持不变,而TDS值、电导率及盐度均有所降低;羟基纤维素主要通过胶结颗粒和填充孔隙的方式来增强预崩解炭质泥岩的力学性能.

    路堤工程炭质泥岩羟基纤维素工程特性微观机制

    高桩码头群桩绕流水动力特性数值分析

    陈杰吴剑伍志元邓斌...
    8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高桩码头桩基础形式下的群桩水动力特征,基于Flow-3D软件对来流速度为0.25~1.50 m/s的3×3群桩阵列绕流的湍流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桩柱的两侧均形成高速区,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高速区范围显示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上游桩后方的回流区范围较大,而中游桩和下游桩的回流区大小基本相同,均小于上游桩的回流区.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剪切力和流体力逐渐增大,并随来流速度呈非线性增长趋势,且上游桩受力最大,下游桩次之,中游桩受力最小.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群桩尾涡核心区的涡量随之增大,中游桩和下游桩后方的尾涡强度明显比上游桩的弱,中游桩和下游桩的尾迹涡长度保持稳定.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漩涡强度显著提高,前桩与后桩之间的漩涡相互纠缠.研究成果对于理解群桩绕流的水动力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港工建筑物水力学群桩绕流水动力特性漩涡结构Flow-3D软件

    连拱隧道双向施工力学行为特征研究

    李如坚刘辉邓小钊陈沅江...
    99-10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连拱隧道双向单洞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特征,以湖南省安慈高速雷家台连拱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连拱隧道双向单洞开挖过程与传统工况下的单向双洞开挖过程,对比分析连拱隧道中隔墙的应力应变、隧道围岩压力及围岩位移.研究结果表明:双向单洞开挖工期约为单向双洞开挖工期的2/3;双向单洞开挖与传统工法的单向双洞开挖所产生的隧道围岩压力和围岩位移在数值上相差不大;施工结束后,两种施工方案的中隔墙应力大小相差无几,但在施工过程中,双向单洞开挖时中隔墙会产生扭矩力,应对中隔墙抗扭做出相应的有效支护;双向单洞开挖时中隔墙的两端均出现向开挖段横向偏移的情况,在后续中隔墙的优化中应着重考虑.

    连拱隧道双向施工中隔墙数值模拟

    聚丙烯纤维增强水稳基层抗裂性能评价及微观机理

    魏正红田港胜
    10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抗裂耐久性,可在其中加入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通过试验测试不同养护龄期下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确定了最佳聚丙烯纤维掺量;采用宏观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试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弯拉强度的影响;对掺入和未掺入聚丙烯纤维的两组试件进行了半圆弯曲试验,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对加载过程进行了全时域监测对比,得到其位移时间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水稳碎石基层中聚丙烯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10%,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提升水稳基层的宏观力学性能,延缓水稳基层裂缝的发展,并通过应力传递降低水稳基层的应变集中及位移激增.

    水稳碎石抗裂数字图像相关聚丙烯纤维

    高速公路人机共驾接管反应时间估计方法

    保丽霞姜滟王丹吴志周...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高速公路的智慧化建设,提升人机共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人机共驾接管反应时间估计方法.以高速公路封闭道路直线段为驾驶模拟试验场景,选取驾驶行为特征变量,基于随机森林法对接管反应时间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在13.56%以内,与其他回归模型相比,该模型的误差波动幅度和离散程度均处于较优水平;对特征变量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后发现,接管反应时间预算对接管反应时间预测模型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驾驶员熟练程度和周围有无车辆.研究成果可为智慧高速公路的发展和驾驶控制权接管策略的评价、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交通工程高速公路人机共驾驾驶行为接管反应时间

    基于反步滑模方法的车辆纵向自适应控制

    黄益绍卞梦圆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辆纵向控制是自动驾驶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建立了复杂的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合适的控制算法,并构造了控制器,提升了控制性能.首先,在考虑道路倾角、轮胎形变和车轮滑动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复杂的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然后,综合运用自适应方法和反步滑模控制方法对所建模型设计控制器,并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作了证明;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自适应反步滑模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控制车辆以极小的误差以期望速度行驶.研究成果可为车辆自动驾驶及交通拥堵的缓解提供技术支撑.

    车辆纵向控制反步滑模方法自适应控制速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