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和可拓物元模型的干栏式 建筑安全性评价

    石若利袁晓蝶张军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影响干栏式建筑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将各种因素的特点进行整理,利用物元可拓法建立对干栏式结构的安全评价体系模型.最后选取三江并流区域西双版纳的干栏式建筑,对其利用本文建立的安全性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并评定其安全性,给出具体的评价数值.

    干栏式建筑安全性综合评价体系物元可拓法熵值法三江并流区域

    溯源·延续·融和·创新——昌乐县文化艺术中心建筑规划设计

    王伟龙陈兴涛左长安吴连壮...
    144-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昌乐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在满足整体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从城市需求、城市空间、场地关系和在地建筑4个维度进行设计表达,同时在设计前期运用CFD软件PHOENICS对建筑组团空间进行风环境模拟分析.设计过程中,注重最大限度地引入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积极探求在地性的集约化设计策略,在设计策略的引导下,寻求设计中的契合点,实现对建筑创作的指导意义.

    在地建筑集约化设计城市设计PHOENICS可持续发展

    巴渝地区半干栏式建筑符号提取与创新应用——以重庆市碚石滩山地建筑设计为例

    徐莹莹卫春青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地方建筑形式大多不能满足人们对空间功能和审美的需求.地域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地方为了地域而设计建造出不伦不类的 "假传统"建筑.创新是在优化功能和审美的基础上择长而用,怎样建设出优质地域特色空间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然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和思考尤为重要.巴渝地区的半干栏建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经济快速发展用地资源紧缺与传统建筑样式可持续发展存在矛盾.本文通过案例法分析原有半干栏式建筑的优缺点,提供几种创新性的角度和方法,在保留原有建筑形神的基础上鼓励设计师大胆革新使得不断萎缩的半干栏建筑焕发新的生机.

    半干栏建筑空间设计传承发展地域文化

    体验经济背景下的书店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曲敬铭杨鸥翯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冲击及消费文化影响下,读者关于书店的消费需求也从物质商品趋向于文化价值感知.传统书店将经营模式从书店拓展到"书店+",书店空间也从单一的售卖空间演变为多样化的复合空间,向体验型书店发展.本文在体验经济视角下,从体验型书店功能空间的设定和体验型书店的精神功能表达两方面探究体验型书店的空间设计研究.

    体验经济书店消费文化建筑空间

    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

    张健鹏袁红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改变了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要加强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对建筑业企业在工业化建造中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因此,本文从我国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入手,简单阐述装配式建筑的特征和优势,以及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预制构件生产、装配式建筑施工及装配式建筑运营维护四个阶段的应用,为今后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建筑行业信息化、工业化发展.

    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建筑设计应用

    面向智能建造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建设

    吴杰李怀健
    161-16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建造专业是以土木工程为基础,融合建筑学、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的新兴交叉学科,传统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智能建造专业的培养需求.同济大学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了面向智能建造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相关措施和成果可以为高校智能建造专业的制图类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智能建造工程制图BIM课程建设

    基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原则变迁的乡村生产性景观存续思考

    刘梦瑶王江萍任亚鹏
    165-16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生产性景观蕴含着经济、生态、文化等重要价值,其保存与发展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阐释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含义,分析其现有问题及成因,并透过对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原则变迁趋势中所反映的延续性、真实性、人地关系等要点进行分析,发现作为普遍意义上遗产的乡村生产性景观现状问题与之存在耦合关系.由此认为乡村生产性景观保存与发展应该从延续性维持、功能性保护、人地关系重构三个维度出发,结合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乡村生产性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体系,即内生性与外源性资源有机结合,进行生态生产、审美培育、文化自信提升.

    风景园林乡村生产性景观存续策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趋势

    开放公园入口广场使用后评价——以温州市球山公园入口广场为例

    陈新雅张彬施卫省
    170-17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放公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活动场地,入口广场是公园内的初印象和第一序列,本文通过观察和访谈,对浙江省温州市球山公园的太极广场进行使用后评价分析,了解人群活动行为、绿植生长情况、广场的安全性与通达性、公共设施情况等情况,并通过分析使用满意度和不满意内容来总结该公园入口广场存在的问题,对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意见.

    使用后评价入口广场满意度植物养护

    陕西沿黄公路旅游风景道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

    刘晗丁华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西沿黄公路风景道是陕西省按照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的"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和"黄土高原风景道"建设的一条南北纵向的高标准旅游风景道.但沿线生态环境脆弱、景区开发程度低、基础设施欠缺等问题突出.为更好地推动陕西沿黄公路旅游风景道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本文针对陕西沿黄公路旅游风景道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大文化主题片区"建设的空间布局优化策略.未来陕西沿黄公路旅游风景道应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完善旅游风景道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区域内旅游资源,打造品牌特色、激发旅游新动能.

    陕西沿黄公路旅游风景道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线性空间作为高密度环境下城市地景的启示——以高线公园和首尔清溪川为例

    秦雯钱锋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中公共场所呈现出碎片化和个体化形态.在日趋高密度化发展的城市环境中,线性空间为都市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其连续和动态的空间特征对开展步行体验式的休闲娱乐活动具备潜在的空间优势与开发契机.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城市中处于闲置状态的线性空间如何通过可持续设计手法进行改造,升级为城市景观,以此激发公共场所活力,为提升高密度栖居环境的宜居性提供有益参考.

    城市高密度环境线性空间休闲娱乐场所可持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