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后生产主义语境下中国乡村空间发展模式初探

    解旭东耿晓宇闫永韩文斌...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乡村逐步进入后生产主义的语境下,乡村空间为响应发展诉求发生了变化.为探究后生产主义乡村的发展模式,本文融合"城乡连续谱""城乡融合区"的理念,结合经济政策与实施现状,从宏观城乡空间关系、中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微观具体乡村功能空间三方面总结后生产主义乡村空间的发展特征,即城乡融合区出现与发展、乡村聚落结构体系整合、乡村聚落空间多元化发展,并提炼当下后生产主义乡村的发展模式,对认识后生产主义乡村空间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后生产主义乡村空间空间重构空间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半山酒店"民族化设计路径研究——以滇藏松赞绿谷山居为例

    王冉袁哲曹宇慧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政府强调要打造民族化"半山酒店",来推动滇藏经济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滇藏传统碉房的研究,来讨论如何实现民族化"半山酒店"设计,为旅行者提供有民族特色的、优美舒适的旅居酒店.并通过"绿谷山居"酒店案例,说明了开发"半山酒店"对后疫情时代滇藏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总结了滇藏民族化"半山酒店"的设计路径.希望本次研究能为之后的云南美丽乡村建设和民族化"半山酒店"开发提供新的建设思路.

    滇藏乡村振兴"半山酒店"绿谷山居

    碳中和视角下洋县生态空间优化研究

    燕为任刘艳成
    10-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不同场合中,中国政府多次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对中国土地空间格局中生态空间的划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秦岭被誉为我国的"中央空调"及"中央水塔",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支柱力量.本文以碳排放模型为基础,以洋县为例,构建碳中和的实施路径和可能情景,并依此对我国秦岭地区生态空间的优化、生态空间分区管控进行研究,以方便规划制定者与决策者对生态空间的保护和修复进行识别和分类管理,有效指导、完善生态空间范围划定流程.

    碳排放碳汇碳中和生态空间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探讨——以鹤壁市矩桥镇郑常村村庄规划为例

    罗文硕周家宝付宇欣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村庄规划也变得更加重要.通过严格控制"三区三线"等规划原则来控制村庄规划的编制,使得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建设更加规范.但村庄规划不能千篇一律,规划从业者在严守底线思维的同时需要根据村庄类型及村民诉求,对村庄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本文将以城郊融合型村庄鹤壁市矩桥镇郑常村村庄规划为例,探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的编制内容,主要从土地利用、居住环境、建筑改造、田园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切入.

    乡村振兴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城郊融合型村庄

    兼备城市与自然体验的德国可持续住区设计——以弗莱堡市里瑟菲尔德项目为例

    刘姝宇欧阳皓月宋代风
    18-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现代质量管理理论视角,以德国当代大型城市住区的典型代表弗莱堡市里瑟菲尔德项目为例,从规划挑战、开发策略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导向下兼顾城市与自然体验的高品质城市住区建设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住区质量改进的内涵不仅在于提高其内部居民需求满足程度,更在于通过开发目标的升级、开发策略的创新来实现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价值的全面提升.

    城市体验自然体验可持续住区德国里瑟菲尔德

    厦门鸿山公园雨天声景观优化研究

    闫盛康王波李渊李芝也...
    22-2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声景角度出发,以厦门鸿山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声景漫步、实地测量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公园的声景构成、景观节点的声环境及公众主观评价进行研究分析,结合视觉与听觉的交互影响,探讨鸿山公园声景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优化策略,在突出地域声景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声景优化措施,以期对城市山地公园声景观优化建设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鸿山公园声景漫步雨天声景声景优化

    厦门南普陀寺景区声景优化设计研究

    龙歆王波李渊绕金通...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强调视觉而忽视听觉的缺陷,本文针对寺院园林声景组成及特点,以厦门南普陀寺景区为例,采用声景漫步法,通过声景漫步各节点声学测量、问卷调查、数据归纳、图表研究等,总结南普陀寺景区声景的营造效果,通过视听结合与绘图还原对其进行优化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对提升南普陀寺景区声景品质提供借鉴与参考.

    南普陀寺景区声景声景漫步法优化

    城市转型背景下工业建筑遗存更新改造研究——以兰尖机动车间为例

    宋佳滨李顺吴欣怡潘晓函...
    31-3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城市转型背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工业建筑遗存,文章浅析国内工业建筑遗存的改造模式,并针对攀枝花市的城市转型原因与攀枝花市兰尖机动车间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探索该类工业建筑遗存的更新改造策略,以及其与城市转型相适应的方法,为其他工业建筑遗存的更新改造提供可参考的思路和应对方式.

    工业建筑遗存城市转型更新改造

    基于AHP法的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以漾濞彝族自治县人和广场为例

    蒋斯祺翟辉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存量时代与城市更新语境下,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与改造项目日益增多,其社会价值与研究价值也愈加凸显.本文以漾濞彝族自治县人和广场为研究对象,采用AHP法构建由5个准则层、21个指标因子组成的评价体系,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获取相应指标的满意度评分.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计算并比较人和广场使用后评价体系的因素权重和评分,剖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从活动人群多元行为、感知与心理等方面出发,提出广场公共空间适宜的改造与更新策略.

    人和广场层次分析法使用后评价

    在地安养下社区养老设施户外空间优化研究

    刘鑫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井喷期,成都市老年人口比例显著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社区养老设施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在地安养需求,而城区用地紧张,设施户外空间面积小且未得到充分利用.为探究老年人在社区养老设施户外空间的环境需求与行为模式,本文从使用者需求出发,通过对成都社区养老设施的实地调研,分析老年人户外活动类型,并对户外空间进行现状研究,提出了各类型空间在实际使用中的问题,从平面再优化、利用可拆卸装置、人为引导等方面提出优化设计策略,使户外空间满足老年人聚集、停留、交往、徘徊等活动需求.

    在地安养社区养老设施户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