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夏热冬暖地区高校校前广场微气候改造策略研究——以广州大学校前广场为例

    杨嘉豪赵阳季可夫刘旺...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疫情时代,部分高校实施封闭式管理,校园环境质量的好坏密切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以往高校校园空间比较注重轴线布局的形式感,对空间的舒适性关注不够,也忽视了景观要素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未充分发挥校景观要素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作用,对场地的热舒适潜力挖掘不足.在既有校园空间中,校园前广场作为校园的重要空间节点,其形象在师生意识中已根深蒂固,在不影响校园前广场形象的前提下,有必要对其当前的热舒适性进行研究,并通过热缓解策略发掘其热舒适的提升潜力.本文通过ENVI-met模拟软件对不同改造情景下的校前广场进行微气候模拟,并分析各改造策略在冬夏两季对广场热舒适的改善效果.

    校前广场室外热舒适PETENVI-met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策略探究——以武汉市关山街道汽发社区为例

    孙雯
    48-5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武汉市积极推进老旧社区改造,到"十四五"末,武昌区预计完成老旧社区改造282个.本研究从武汉市武昌区老旧社区的典型代表汽发社区的现状出发,通过访谈与现场调研,总结城市老旧社区中现有的问题,依托绿色建筑技术,从场地环境、建筑单体、新能源的利用等多个维度提出适用于汽发社区的适老化改造策略,以期为武汉市乃至整个湖北地区的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老旧社区老龄化绿色建筑技术适老化改造

    码头滨水区的开发经验与更新研究

    艾登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滨海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其滨水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更新改造的命运,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把城市设计从物质改造转向文化营造,从而保证空间环境品质、增强城市活力和归属感,成为目前各国城市开发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对各国城市码头区更新方案进行分析,归纳出从物质和文化层面进行保护活化的共性改造策略,提出码头区未来发展的改造建议.

    码头滨水区综合治理城市更新文化保护

    基于人本感知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优化策略——以成都市城南金融城片区为例

    余欢赵春容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逐渐被忽视,人们对城市的感知逐渐模糊,城市空间要素逐渐不再明显.文章运用城市意向五要素的基本原理,从人本感知角度出发,分析成都市城南金融城片区的山水空间、绿化景观、街道、公园广场、标志性建筑等公共空间的感知要素.经研究发现,场地内"人本"思想下的建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人性化布置缺失、空间通达性不完善,以及文化底蕴不突出.因此,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人性化节点、智慧化设施、层次化交通以及城市文化协调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为该片区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优化助力.

    城市公共空间人本感知空间优化成都市

    城市公园发展目标与时俱进的策略调整研究

    宋佳音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城市公园既定的规划目标与现实出现偏差的情况很难避免.为了使城市公园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有必要适时而恰当地调整其发展目标.本文以上海市部分城市公园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与提出调整城市公园既定目标与时代发展之间偏差的对策.在把握尺度的前提下,全方位评估城市公园所处内外环境变化,划出可能的调整范围和边界线.整个流程和步骤包括调查、分析研究、构建及对新目标的确定与评估等,产生的新目标应具备整体性、时效性、专业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等特征,同时符合社会客观规律,彰显历史文化的时代特征.

    城市公园目标偏差调整

    基于Building EXODUS的地铁站疏散仿真模拟及优化设计

    王仲周庆杨艳王海涛...
    63-6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疏散模拟软件Building EXODUS,对地铁站实际项目进行火灾安全疏散模拟,研究地铁站疏散时间、疏散者行为、疏散路线及各个关键节点的通行能力等问题.根据模拟结果和数据优化地铁站流线组织和建筑布局,大大缩短地铁站安全疏散时间,提高其服务水平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火灾情况下的安全疏散应考虑疏散者心理及火灾产生的影响,合理布置楼梯、闸机等可提高疏散效率,引导设施(如栏杆等)的设置可优化疏散路线,避免关键节点拥堵对安全疏散产生负面影响.

    地铁站火灾仿真模拟安全疏散BuildingEXODUS

    社区健康公园评价方法探析

    陈思敏罗志华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是生活的基础,社区公园作为普惠性的户外空间,使用频次高,与居民生活品质息息相关,但目前社区公园以传统实用功能为主导,数量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与健康相关的评价方法还十分缺乏.本研究在社区公园与健康的联系框架基础上,提出采用健康性因素量化方法评价社区公园的思路,选取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社区公园健康评价的探索,为后续社区健康公园的评价提供参考思路.

    社区公园健康评价方法模糊综合法

    天津城区洪涝风险识别与公共空间韧性承灾

    倪丽丽梁雨晨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极端气候条件下城市洪涝灾害频发,而城市在应对灾害时呈现出抗扰性弱、自然调蓄空间不足、应急管理能力不强的特征,本研究利用ArcGIS分析现状河流流量和流向,提取洪涝廊道与战略点,计算洪涝淹没区,并针对天津市主城区的河流水系构建三级缓冲区域,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安全格局,并划分低、中、高三级洪涝安全格局.同时,参考相关文献构建洪涝承灾能力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城区洪涝安全格局,将洪涝淹没风险区域与低安全格局区域叠加,最终选取四个不同的公共空间节点进行分析和实例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公共空间韧性承灾策略,为城市综合韧性的提高提供研究基础.

    洪涝风险格局公共空间承灾韧性评价

    社区防灾规划现状调研与存在问题——以唐山市路北区乔屯街道草场街社区为例

    徐柏刚唐建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国内现存"社区防灾规划"作为调查与研究对象,首先对"社区防灾规划"的研究背景、研究成果、现存政策及规划模式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唐山市草场街社区为例,通过对社区防灾规划、防灾设施进行现场实地调研,同时辅助社区普通居民的问卷调查,找到当前中国社区防灾规划在编制过程、管理结构、防灾教育及防灾物资储备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社区防灾规划政策研究现状调研

    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行为研究——以上海人民广场为例

    杨楠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社会学中人在公共空间中的交往和"日常"为视角,以上海人民广场为案例,以不同时间段抽样的方式,对通过性、停留性和参与性三种活动类型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人数变化情况进行一次空间行为调查,搭建城市人群在广场空间中的行为模型.通过综合比较发现:物质要素对人的行为影响较大,从交往的角度,足够的空间、可沿边、倚靠的设施、吸引人的事件是影响人群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而时间因素相对较弱.从"日常"的角度,人群构成中,休闲、无明确目的性形成的自发性活动,决定了公共空间/广场生活作为一种常态机制.

    社会学公共空间行为人民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