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的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

    张晓磊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包括加热、翻松、添加再生剂、混合和压实等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翻松深度,以及再生剂掺量等参数,确保旧路面材料的性能满足要求。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了解国内外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总结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道路改造提供有效参考与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具有显著价值,为实现城市道路的高质量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

    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隔震节点构造研究

    胡军锋
    197-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结构隔震设计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程实践之中。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作为大跨度复杂结构的典型案例,通过结构隔震技术运用,有效减小地震作用并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当然,结构隔震技术的运用会给建筑设计带来难度,特别是可位移的墙体和柱头等,给建筑墙体封堵和管线布置都带来新的挑战。文章以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为例,分析结构隔震技术运用对建筑封堵的新要求,梳理隔震节点构造设计的要点与难点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案例提供参考。

    建筑隔震封堵要点难点节点构造

    绿色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评估与应用前景

    孙毅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具体工程项目为例,探讨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优势,并通过绿色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具体运用,评估材料的环保性能,同时探讨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前景,最后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对策。

    绿色建筑材料环保性能评估应用前景

    新型环保材料在给排水领域中的应用

    杨兆恒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分析新型环保材料在给排水领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新型环保材料在给排水领域中的应用,探讨其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新型环保材料的类型、发展现状及应用趋势进行初步研究。同时,分析新型环保材料在给排水领域的具体应用举措和关键技术要点,可以发挥出新型环保材料显著的环境效益。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正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可以满足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更高要求。例如,可降解塑料、生物基材料等新型环保材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含量,改善污水处理效果。文章认为新型环保材料在给排水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实现给排水领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应加大新型环保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力度。

    新型环保材料给排水环境保护

    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与应用

    车小霞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建筑电气工程的建设效果,文章以智能化技术为着力点,探讨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及应用,首先分析了建筑电气设计的几大原则,如节能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其次探讨了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应用范围,如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等。最后,文章结合工程案例,探讨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与应用,比如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结果表明,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引入智能化技术,能提升建筑电气设计效果,实现能耗的实时监测与管控,有助于提升住户的生活体验。因此,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升建筑电气工程的建设效果。

    智能建筑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电气设计

    基于ENVI-met微气候模拟的城市森林游憩活动策划研究

    曹则煜王振坤马超
    21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对户外游憩活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微气候则是影响居民游憩舒适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重点关注城市森林中微气候和环境行为的关系,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提取了场地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森林的环境行为,运用ENVI-met对城市森林微气候条件进行模拟,并依据不同环境行为对应的代谢当量对研究区域热舒适度进行模拟。旨在为城市森林的游憩活动策划提供理论指引和方法参考。

    微气候环境行为ENVI-met热舒适度城市森林

    城市公园绿视率对游人主观热舒适度的影响——以成都市人民公园为例

    宋昊翔钟彦萍
    218-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成都市人民公园为例,旨在探讨城市公园绿视率如何影响热舒适度。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计算和测量了公园内29个点位的绿视率,将公园空间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广场空间、滨湖空间、茶歇空间和树荫空间,分别选取其中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微气候因素(空气温度、风速、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的测量。此外,研究共收集了375份问卷,详细收集受访者的主观热舒适度和微气候感知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绿视率与游人的主观热舒适度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绿视率的提高能够降低人们对太阳辐射的感知,从而提升主观热舒适度。

    城市公园绿视率深度学习热舒适度微气候因素太阳辐射

    科学绿化视角下高等学校生态校园景观环境分析

    庞希玲黄浩
    224-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科学绿化视角,分析了生态校园建设中高等学校校园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对生态校园的景观环境营造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共生、共享、共育"的校园生态规划方法,创新了"森林校园、湿地校园、海绵校园"的生态校园设计策略,赋能生态校园景观环境设计方法创新与新路径和新探索模式。

    科学绿化生态校园校园景观环境生态建设

    基于上海市绿地规划的花海景观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王艳可李小双
    228-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海景观作为城市绿化中重要的植物景观专类,对满足城市居民审美、游憩等生活需求、丰富绿地景观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缺少花海景观综合效益量化评价方法,不利于景观综合效益提升。文章以草本植物花海作为研究对象,将花海景观纳入研究范畴;基于上海市绿地规划,运用层次分析法融合植物应用评价与景观效益评估模型,并邀请专家打分得出各指标的综合权重,构建出花海景观综合效益指标评价体系。选取9个典型花海景观点位进行评价,论证其可行性,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为对花海景观进行科学的效益量化评价提供参考基础。

    城市绿地规划层次分析法花海景观综合效益评价

    书讯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