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京市高淳区幼儿园布局规划实施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

    周裕红叶如海严铮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以及"二孩"政策的开放,南京市高淳区幼儿园入学率达到高峰,就学矛盾日益突出,目前的布局规划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就学需求,亟需进行布局规划的调整.文章在对高淳区幼儿园布局规划的实施进展与落实情况分析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教育资源需求与实际供给,深入分析就学矛盾,研究高淳区幼儿园布局优化策略,提出应在对学龄人口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弹性"选取规划标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并建立动态的布局管理系统,以实现高淳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实施评估布局规划高淳区

    城市住区街道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以郑州工二街为例

    李晨范欣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转变的过程中,城市住区街道更新设计成为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街道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在街道发展方向转变的背景下将街道现存问题梳理概括,并选取郑州市工二街为研究案例,分析其街道更新过程中的亮点,借鉴宝贵的实践经验,将街道设计要点进行提炼,为城市街道更新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住区街道街道更新活力人性化

    基于数值模拟的社区建筑排布对小气候环境影响研究

    李超杨鑫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居住功能是城市功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环境的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对居住社区内生活体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居住社区内小气候环境直接影响了居民的舒适体验.研究发现,社区的建筑排布形式对社区小气候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虚拟建模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ENVI-met软件对同一社区内不同建筑布局方式进行小气候动态模拟,进而得出不同的建筑布局方式对社区小气候环境各项指标的具体影响机制.通过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所得结论可以指导未来社区的更新改造及新建社区的规划设计,从而整体促进城市社区环境的健康发展.

    居住社区建筑布局热舒适度小气候环境

    基于Landsat8影像的昆明市主城区热岛效应空间识别

    牛航程海帆
    60-63,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对城市气候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城市气候学、城市设计学共同的研究热点.应用遥感数据对研究区的热岛效应进行探究识别,对下一步实现城市气候合理性的城市设计以及提升人居环境将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以昆明市主城区为例,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平台ENVI对遥感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应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定量分析各冷热岛区的分布特征,总结各冷热岛区分布规律,对后续城市设计提出实现气候合理性的建议.

    热岛效应昆明市空间识别遥感影像数据

    对大理白族古镇民居保护传承的思与变——以大理喜洲古镇为例

    白若兵杨大禹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自然与社会的双重选择和调适下,大理白族传统民居体现出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原生性的空间形态及其独特建构技艺,反映了白族人民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体现了白族人民兼收并蓄的开放进取精神.随着城镇化建设和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大理白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思想追求也在发生转变.结合当前云南特色小镇建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以及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的旅游发展战略,以大理喜洲古镇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如何在古镇现有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兼顾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针对性策略和方法,探讨在古镇整体保护与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同步发展前提下的适应性转变思考以及大理白族古镇民居的保护传承的可行方法.

    喜洲古镇白族传统民居保护传承适应性转变

    基于文化传承的传统村落空间景区化建构研究——以云南省可邑村为例

    钱祎车震宇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承载了宝贵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中,传统村落也面临人居环境无法满足现代人居要求、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全球化背景下,很多居民对传统文化失去自信,这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挑战.本文以可邑村为例,从点、线、面3个维度对文化传承下的村落物质空间环境建构进行分析,探讨乡村旅游与文化保护的相互作用.在乡村旅游受到扶持的同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使得传统村落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接受,形成了改善环境—促进经济—保护文化的良性的正向循环,最后得到文化传承下传统村落的空间景区化构建策略,以期为同类型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提供借鉴.

    文化保护与传承空间景区化正向循环可邑村

    粤中东莞市西溪村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曾碧惠姜省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东莞市西溪村的整体空间布局,以街巷空间为分析重点,对其界面特点、街巷比例与尺度、空间节点等进行梳理分类,总结街巷空间的等级与分布关系,分析对照粤中广府村落的特点,认为有目的的预先规划和商业空间的营造决定了西溪村的街巷空间形态.

    传统村落广府村落街巷空间节点空间商业街巷比例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传统村落理水智慧——以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王峰村为例

    时梦娇刘亚茹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的理水有低能耗、绿色可持续的特点,近年来,因为传统村落原有住宅不能满足人们的现代化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原有传统村落附近进行了新村建设,但在新村排水方面,现代措施多是埋设大量排水管线,忽视了传统村落让自然做功的理水智慧.文章借鉴海绵城市理念,运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法,以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王峰村为例,从沟渠系统、道路排水系统和院落排水系统分析王峰古寨的理水智慧,对王峰村新村建设提出相应的理水建议,并进一步展望未来海绵乡村的建设.

    传统村落理水智慧海绵乡村王峰村

    民族与创新、保护与利用——南京民国建筑之调查研究

    徐佳怡蒋维乐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京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段的代表性近代建筑,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了南京民国建筑的类型以及如何保护和利用等内容.南京民国建筑分为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新民族主义形式建筑和西方现代形式建筑等4种类型,并且各具特色.南京民国建筑应予以充分的保护和利用,但方式和策略不尽相同,有的需要保持建筑物的原有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有的则需要有效地利用好建筑资源,以经济利益促文化价值,达到保护与利用的和谐统一.

    南京民国建筑类型保护利用

    历史街区的保护策略研究——以高安市贾家村为例

    杨扬
    82-8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对贾家村景贤大道历史街区进行研究,总结出贾家村历史街区存在建筑质量较差、环境破败、开放空间不足、文化特色消失等诸多问题,通过建筑重要性、历史街区节能设计原则、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等几个方面,研究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问题,利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法提出贾家村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具体措施,从而为贾家村历史街区的发展提供建议,将贾家村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特色传承下去.

    历史街区保护策略高安贾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