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空间句法的高校历史校园空间形态现状分析——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为例

    李瑾庄葳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历史校园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见证,记录了高等院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侵蚀,一些优秀的历史校园面临着功能空间利用率低、缺乏活力和生机等实际问题.研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为研究对象(以下简称为"徐汇校区"),采用空间句法作为研究方法,对徐汇校区的校园空间形态和历史建筑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历史校园轴线的可理解度进行分析,对历史校园视线的聚集系数、整合度和视域深度进行视域分析,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当前徐汇校区历史校园空间的优化建议,旨在为高校历史校园的更新规划提供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分析思路和研究方法.

    空间句法历史校园校园空间空间优化

    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沿街立面更新设计研究

    王璐瑶高瑞宏薛晓娜张欢...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缺少历史文化载体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沿街立面如何设计为问题导向,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沿街建筑入口、门窗、墙体、细部构件等立面展示部分进行设计研究,对有价值的沿街立面,尽可能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加固修缮;对于已改变原来建筑的墙体材质、门窗、檐口等要素的建筑,修缮则以更新设计为主要手法.以期为缺少文化载体的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区更新、街区环境更新、街区建筑更新提供新思路.

    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立面修缮更新设计

    青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模式及措施研究

    纪晓东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岛现存的大量工业遗产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历史和发展进程,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工业遗产,对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文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全面分析了近十多年来青岛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具体实践,总结了青岛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措施,通过开展多途径、多方位的保护模式,以期形成可引导模式,为其他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提供示范作用.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模式措施青岛

    苏州高新区交通拥堵问题与改善策略——以建林路与兴贤路段为例

    胡喻璇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住宅小区,尤其是学校周边的住宅小区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城市交通工具的数量和种类也随之增加,为城市交通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同时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本研究基于苏州市高新区建林路北段和兴贤路东段的交通拥堵情况,通过分析道路构成、交通流特性和周边现状等因素总结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从宏观调控和微观策略两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保障居民特别是学生的出行安全.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改善策略苏州高新区

    秦巴山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研究——以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村为例

    刘媛徐悦颖田永刚
    100-10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景观基因理论视角出发,通过识别秦巴山区传统村落景观的外在表达和内在特质,建立片区内独特的景观基因谱系,为地域景观文化的研究提供新路径.在对秦巴山区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景观基因理论对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进行识别与提取,从传统村落外在营构过程和内在文化形成两个层面,构建了双层(营构—文化)、六维、二十二类景观基因图谱体系,同时基于景观基因识别四原则,定性分析梳理了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村景观基因特征.研究成果为秦巴山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研究提供借鉴和科学依据,为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特征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秦巴山区传统村落"营构—文化"双层景观基因老县城村

    历史风貌街区自建民宅的形式及功能价值研究——以潮州古城为例

    杨之懿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潮州古城中自建民宅与传统民居共同构建了历史风貌区街巷的历史肌理与空间尺度,营造日常化的本地生活.在古城腹地自发更新背景下,自建民宅在改建内容和风貌形式上均展现出自身价值:为旅游业态发展和本地消费提供双重支持;为传统民居典型形式补充辨识性延伸拓展.风貌区的保护和发展,不仅需要重视历史建筑的价值和作用,还有自建民宅提供的弹性和多元化,尤其是在地域性特征生长方面的表现,同样值得讨论和关注.

    历史风貌街区自建民宅民居商业转型传统形式

    广州市紫坭村传统民居特色探析

    袁玉康黄凯雷华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紫坭村广府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考察及民居测绘对紫坭村民居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对紫坭村民居的平面形制、外观形态及建筑装饰等方面开展调研分析,以求更加深入地探究广府传统建筑的特色与文化底蕴.

    紫坭村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徽州祠堂的保护修复与再生——以安徽省祁门县马山村敦本堂为例

    汪子周博
    113-11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徽州大小各异的古祠堂是珍贵的建筑遗产,其具有独特的公共属性,亦在徽州村落中居于核心地位.从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五个角度进行分析,它们均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但现今仍有很多古祠堂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或修缮.本研究以安徽省祁门县马山村的敦本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和测绘的方法,分析它的现状问题,并根据建筑遗产保护的相关原则,提出具体保护与修复策略.基于解决防潮、建筑完整性、保护意识及可识别性等现状问题所提出的可行性策略具有现实意义,希望能够以点带面地为同类型古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与思路.

    徽州祠堂建筑遗产保护修复再生

    豫东农宅建筑屋顶形态特征研究

    毕晓莉杨阁文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豫东农宅建筑屋顶为研究对象,借鉴类型学研究方法,应用统计分析法,找出屋顶形态特征的基本规律和深层内涵.结果显示:豫东农宅建筑屋顶普遍注重功能布局,讲究构图比例,适应建造技艺环境.建造年代和建造技艺等是影响豫东农宅建筑屋顶形态的重要因素.研究对豫东农宅建筑屋顶形态特征的传承和应用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服务乡村振兴建设.

    豫东农宅屋顶形态特征研究

    永顺土家传统民居研究——以一轩街两进院子为例

    张凌寒陆衍安陈克强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顺县芙蓉镇一轩街"两进院子"保留了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营造技艺.本研究通过两次调研和匠师访谈,以一轩街两进院子为例,从平面布局和建筑构架两个方面介绍土家族传统院落型民居的建筑形制,对土家族传统建筑技术——升山和乍墨进行研究.同时,从建筑保护视角出发,简要说明传统建筑的保护现状,并提出传统建筑保护策略.

    一轩街两进院子永顺地区建筑形制建筑技术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