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优化策略探讨——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响水乡郑家村为例

    崔佳雯李施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化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提高当前农村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关注"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因此对其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首先对当前的政策及农村背景做出了总体的概括和分析,进而将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策略进行拆分探索.从自然、人文、人工三方面对郑家村人居环境优化方向做出了详细的论述.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响水乡郑家村为例,对其区位、背景、现实状况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在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和战略方向后,化零为整,从景观和房屋两大方面考虑,并从水体、植物、道路、房屋等小方面对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规划方案.

    郑家村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环境改造路径探析

    空间生产视角下城中村传统文化空间变迁研究——以广州猎德村为例

    戚路辉李彦陈苑仪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构建了资本、权力与空间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等方法,识别猎德村改造前后的文化空间及变迁,分析变迁背后的资本和权力作用,构建空间生产路径.研究发现,从空间的表征到空间实践,权力与资本共同推动文化空间的生产,权力导向下的多方博弈促成了文化的保护,丰富的文化本底激活产生了文化消费空间;表征的空间阶段,居民感知空间并促使文化空间再生产.首先,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导致文化感知的差异.其次,资本主导的猎人坊商业化改造促成了精英消费,导致本土化缺失.最后,村集体和政府对失落空间进行文化性转向,提升城市景观效果的同时传承地方文化.

    空间生产城中村传统文化空间变迁猎德村

    大城市老工业区有机更新策略研究——以青岛市胶州湾碱厂片区为例

    凌琳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城市中心区用地资源日益紧张,城市存量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大城市老工业区面临拆迁收储与更新改造,城市空间品质亟待提升,生态空间亟须治理复育.文章旨在研究大城市老工业区有机更新的策略,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经典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出现阶段老工业区有机更新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对青岛市胶州湾碱厂片区的有机更新进行实践探索,深入剖析其有机更新的资源优势和潜在机遇,思考有机更新的重点与难点,最终提出工业遗存保护、生态空间治理、产业体系升级、土地整合利用、城市意象塑造五个方面的有机更新策略,以激发老工业区的新活力,打造大城市老工业区有机更新的样板工程.

    大城市老工业区有机更新更新策略

    山水画视角下的青山村公共空间景观提升研究

    周依霖李兵营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水画作为一种以描绘自然山川为主的中国画,与传统村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山水画中的景观与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景观之间具有关联性和契合性,两者的布局结构都可用点、线、面来表示.文章以青山村为例,在山水画视角下对其公共空间的景观现状进行审视和分析,并总结出其存在的问题.借鉴山水画的景观绘画章法和审美理念,探索青山村公共空间景观的提升方法.通过打造村落"画眼",营造步移景异、富有意境的公共空间景观,彰显青山村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其人居生活环境.

    山水画公共空间景观青山村现状分析提升策略

    适老化视角下老旧社区室外活动空间改造研究——以平顶山沿西社区为例

    马嘉阳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快.面对老旧社区现有空间环境老化与老年人日常活动诉求之间的矛盾,社区环境更新改造已迫在眉睫.研究基于"适老化"视角,以平顶山市沿西社区为例,采用访谈、观察行为活动轨迹和问卷调研的方法,对沿西社区的街道、广场等室外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归纳总结老年人室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从老年人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老旧社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老年人的自身活动特征,提出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策略,着重探究老年人活动空间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问题,为老年人活动空间的设计提供可行性改造建议.

    老旧社区适老化活动空间

    老龄化社区改造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以宜昌市西陵区船柴社区为例

    刘柳胡强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龄化社区面临适老化基础设施缺乏、社区居民年龄结构固化、社区更新可持续性较弱等诸多问题.结合宜昌市船柴社区改造更新设计案例,提出完善社区适老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社区特色文化并融入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吸引年轻人入驻社区,从而打破居民老龄化人口结构;建立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体系与全民参与的社区建设机制等设计策略.从而增强老年人社区归属感、文化认同感与社会参与感,多维度增强老年人幸福指数.同时,通过建设多龄混居社区,激发社区活力,形成社区建设持续更新迭代机制,旨在为老龄化社区改造与更新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社区更新老龄化多龄混居社区适老化设计

    生活圈视角下拉萨市公园广场可达性研究

    滕俊哲王泽辉彭家凯李胜男...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园广场是展现城市建设水平和体现居民幸福的重要指标,其可达性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使用Python爬取高德地图中住宅小区和风景名胜类型中的公园广场的POI数据,分析住宅区与公园广场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交通路网数据,以生活圈内公园广场可达性为研究对象,使用网络分析法分别对步行与骑行两种交通方式可达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5分钟生活圈内公园广场的步行可达性覆盖率为77%,骑行可达性覆盖率为95%.

    社区生活圈网络分析法Python抓取可达性

    以乡村可持续运营为导向的田园综合体规划研究

    郭晶
    74-7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国家相关鼓励政策的大环境下,乡村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乡村合理的规划方法还比较缺乏.本次研究项目位于漳州市长泰区科山村及附近的乡村.通过对乡镇之间的差异化进行研究,着眼于与各产业发展相结合,突出资源整合与利用,利用田园综合体进行以城乡统筹一体化为目标的乡村旅游整理与策划,立足长远,为厦门近郊农村发展建设提供合适可持续规划理念与方案.

    乡村振兴农村规划可持续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

    以文化和生态为导向的凤翔复兴之路——基于《法国开发署贷款凤翔县东湖雍城湖湿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赵婷婷罗威邢西玲李文波...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凤翔秦雍城遗址与雍城湖构筑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景观,而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其主要功能剥离了文化源点,历史遗迹遭遇"被动保护"而无法发挥其使用价值.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文化景观,并与当今城市功能融合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文章基于《法国开发署贷款凤翔县东湖雍城湖湿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凤翔文化景观进行深入挖掘、梳理,提出不同层面的定位与发展策略,甄别实施项目,并对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安排,以点带面重点建设,以示范和触媒效应盘活凤翔的文化复兴.

    文化景观生态修复雍城遗址示范项目

    公园与人口系统互动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以我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为例

    郑梦雅刘志强余慧洪亘伟...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背景下,科学认知公园与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实现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文章以中国251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探究2006—2019年公园系统与人口系统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①公园系统与人口系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人口系统对公园系统的影响程度较高;②人口规模是公园总量增加的最基本驱动力,公园总量是人口规模扩张的重要支撑;③人口生活水平是公园服务水平提升的调控外力,公园服务水平是人口生活水平提高的外在动力.研究由表及里定量揭示公园与人口系统的互动关系,以期为制定"以人为本"的公园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公园系统人口系统互动关系典型相关分析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