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保护与发展视角下城市设计传导体系探索——以西安市东西轴带城市设计为例

    杨彦龙步茵万婧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我国多层级城市设计之间的衔接存在问题,导致核心的战略意图和控制要素传达不下去,大大削弱了城市设计的控制和指导意义.文章以西安市东西轴带城市设计为例,以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为基础,研究如何建构上下层级紧密衔接的纵向传导体系.宏观层面搭建整体框架,确定核心管控思想和要素;中观层面将要素进行分区段细化,形成分区段控制导则;微观层面深入详细节点设计,形成能够指导具体城市建设的规划文件.

    城市设计传导保护发展管控

    城市中心区城中村更新改造规划探索——以厦门湖里区塘边社为例

    邱上哲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把城市更新视为其核心议题之一,各类针对城市更新的支持政策和规范性法规也接连推出,城市更新的理念也逐步得到社会的普遍接受.而城中村更新改造是一项复杂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城中村,其更新改造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厦门湖里区塘边社区为例,总结中心城区城中村面临的共性问题,探寻更新改造的策略和模式,并构建城中村更新的规划技术框架.总结厦门城中村更新改造实践经验,为其他城中村的更新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城市更新城中村厦门湖里改造规划塘边社

    养老住宅社区设计研究——以北京君康顺义新城养老社区项目为例

    张志博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依托君康顺义养老社区项目及国内目前老龄化现象加剧的现状,对养老住宅社区进行深入的设计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养老住宅社区进行查找梳理,吸取优秀项目的设计经验及成熟的设计手法,其次针对适老化设计板块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及文献,将养老住宅设计进行详细的子项细分及模式分类,最终选取较为合适的设计手法用于其中.针对国内老龄化发展较为迅速及顺义新城的地理位置和项目的自身特点,采用现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CCRC)的养老社区模式.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主要针对总图规划、功能分区、产品设计及造型立面等模块进行逐一专项设计,在保证满足适老化规范的前提下更好地营造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复合型高端养老住宅社区.

    适老设计CCRC养老公寓公建化立面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山地城市山水格局保护初探——以莆田城市为例

    张邹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城市竞争不再单以规模作为主要标准,塑造城市特色、注重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形象成为新型城市竞争的重要抓手.文章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探寻山地城市整体山水格局保护和特色塑造,指导山地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建设,塑造具有地域空间特色的城市山水格局.

    景观生态学山地城市山水格局保护

    日本中心城区商务办公区城市更新研究——以丸之内公园大厦·三菱一号馆项目为例

    李燕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位于日本中心城区商务办公区城市更新案例的介绍,阐述日本在城市更新项目中采用的环境友好设计策略和绿色低碳技术,包括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水资源利用,以及采用热交换气流窗、高反射率涂料的凉屋顶、太阳能发电板、超高效率型照明器具、区域供冷与供热系统,分析日本中心城区的城市更新在绿色低碳方面对我国的城市更新的启发,包括顶层设计、政策法规制度引导、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等.

    绿色低碳技术中心城区城市更新

    健康乡村研究综述与展望

    邓力凡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乡村理论最早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经过学者不断的研究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健康乡村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的内容标准都有相应的研究和界定.通过研究和实践对其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及内容指标都有相应的梳理,其内容从居民的身体健康出发,发展到身心健康,其影响因素也从周边物质环境展开,拓展到社会经济等方面,并且相应的指标也更加全面.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健康乡村理论研究,对健康乡村概念内涵理念进行分析明确,研究分析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影响因素,以及理清相应的各项评价指标,为后续理论的构建与完善及将来与规划实践结合发展打下基础.

    健康乡村影响因素评价指标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数字电商型"完整产业社区"更新策略研究——以广州市大源村田新街区为例

    刘凌云李昕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电商型产业社区面临人居环境受制于产业发展的困局和挑战,在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社区人居环境需协同电商产业整体提质,构建产居融合型产业社区.文章基于"完整产业社区"理念,以广州市大源村田新街区为例,依托"完整产业""完整街道""完整社区"三个路径探究数字电商型"完整产业社区"的更新策略,为我国产居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电商型产业社区营造路径提供参考.

    高质量发展数字电商产业社区更新策略产居融合

    茶马古道云南大理州段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以诺邓、喜洲、寺登村为例

    段彦琪刘鸿宇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茶马古道等线性文化遗产研究兴起和传统村落保护两大背景下,对茶马古道沿线的古村落研究应运而生.大理州村落在茶马贸易及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空间形态表现出独特性与差异性.明确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结合大理州的地理人文环境背景,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空间形态特征.依据村落在茶马古道线路中承担的不同职能,将村落分为三种功能类型,选取三个典型村落分别探讨不同类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依据村落空间形态特征,提出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建议.

    茶马古道传统村落村落空间形态

    宏村核心区声景观时空差异初探及优化研究

    夏炎杨熙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景观是传统旅游型村落整体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旅游型村落的声景观进行研究,有助于解决传统空间形态规划和旅游管理保护维度单一、优化视角老套的问题.文章以宏村核心区为研究区域,采用主观问卷与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测量方法,综合聚类分析、空间插值等分析方法,首先对声景观的类型进行聚类分析,接着对研究区域内的三种声景观指标(背景噪声、瞬时声级和等效连续声级)进行一日之内、工作日与非工作日,以及旅游淡季、旺季的时空差异分析,最后给出相应优化策略.评价结果表明宏村核心区的声景观可聚类为三种类别,且声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南北差异与时间差异,为宏村景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声景观宏村空间插值聚类分析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瘦西湖景区使用后评价研究

    陆程辉开考辰周冬晖郭红霞...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瘦西湖景区是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是扬州市最重要、最典型的城市公园.文章从大数据分析的视角出发,以"使用后评价"理论为切入点,面向旅游电商、社区论坛和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平台采集网络点评数据,并构建城市公园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对瘦西湖景区网络点评数据开展中文分词、词频统计和语义网络等文本分析,评价瘦西湖景区的受众满意度,为瘦西湖景区的改造提出建议.

    瘦西湖景区网络点评数据使用后评价大数据分析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