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熟期资源型小城镇产业转型路径探索——以山西省保德县为例

    孟贺王峥罗隆城韦向东...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源型小城镇普遍面临资源枯竭、产业转型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1],因此及时避免产业结构"锁定效应"深化,为城镇转型发展做好铺垫便是关键所在.本文以保德县为例,通过剖析现状产业问题,梳理既有资源型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提出保德县产业转型路径,并结合保德县的现实基础,提出具体的转型策略建议.

    成熟期资源型小城镇产业转型保德县

    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编制实践研究——以广州市花都区瑞岭村为例

    赵红杰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瑞岭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为例,在明确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编制主要原则的基础上,从深入实地展开现状调查、了解村民发展诉求、分析村庄的经济发展方向、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依托村民主体的意见调整规划内容这几项工作入手,阐述了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编制思路与实践策略.

    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思路产业策划

    基于高密度理论的上海老城厢改造策略研究

    黄曼姝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密度是城市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趋势下,城市中心的合理利用和改造成为了城市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选取上海最早开辟的城区——老城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城市高密度的必要性,结合对上海老城厢的调研和思考,针对上海老城厢地区的改造和活力激发的难题,提出对老城厢改造的思考和方法.

    高密度城市老城厢旧城改造

    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乡村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李晶李琳梁骁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建筑作为历史的沉淀,是乡村不断变迁的"见证者".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一个村落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也体现了该地的地域特色.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建筑可以加深人们对于村落的认知程度,也可以增强村民对于"家"的归属感.目前有很多乡村建筑的设计,既传承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又在展现文化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了当代极具特色的乡村建筑.

    乡村建筑地域文化建筑保护创新

    历史城区的韧性更新研究——以汉阳古城为例

    罗岑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城区具有人口、资源密度高,空间肌理丰富,历史遗留问题多等特点,是城市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自然灾害影响的防控重难点地区,尤其需要加强城市韧性建设,提升对各类灾害的适应能力.本文以汉阳古城为研究对象,从构建"文化+安全"开放公共空间体系、复合利用地下空间和老旧小区微改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更新策略和建议.

    历史城区韧性更新汉阳古城规划策略

    "旧貌新颜":历史文化风貌区更新中现代公共建筑的风貌演绎——以西安大明宫周边街区为例

    邓潇潇
    59-6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仿古浪潮"和"嫁接风格"的泛滥,显示出建筑风貌的地域性和传承性的缺失,而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建筑风貌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的双重考验,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可实施的风貌管控.本次研究借助西安大明宫周边街区的风貌研究,探索历史文化风貌现代公共建筑的风貌控制策略.分析历史风貌基因,结合现代公共建筑的空间需求,总结历史建筑元素与现代公共建筑结合的4种方式,提出建筑风貌分区的"二八原则"策略、风貌结构的"系统控制"策略、建筑立面的"三段控制"策略,以及地标街区的"黑白清单"策略,并为各街区制订建筑风貌图则,对建筑的尺度、高度、色彩、材质、界面等方面提出控制要求.通过以上策略,以期实现兼具传承性与创新性,既能体现地域特征,又能适应全球化下城市功能需求的"旧貌新颜"建筑风貌.

    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更新建筑风貌大明宫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民居改造——以昆明五岳村太宅改造项目为例

    李健杨健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农村空心化的情况正在日益加剧,伴随着大量劳动人口流失,农村经济失去了活力和生机.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政策背景,开展云南昆明五岳村太宅的改造项目.改造设计的初衷是探索一套适用于云南传统民居的设计思路.以尊重传统生活习惯,用亲民的造价来开展建筑实践.希望五岳村太宅改造项目的完成,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一种新的建造思路.传统民居不代表落后的生活方式,相反传统民居中蕴含着祖祖辈辈生活的智慧,通过合理的改造和设计,也将会创造更加现代舒适的生活空间.

    乡村振兴民居改造在地性构造结构

    遵义地区传统村落民居冷摊瓦屋面节能改造研究

    周羽舟龚鑘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护传统村落对传承我国农耕文化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在不破坏风貌的基础上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是保护的根本.冷摊瓦屋面曾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的传统村落中普遍使用,但其热工性能与现代人居环境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以遵义地区的传统村落为例,基于对冷摊瓦屋面材料和构造的分析,提出了几种节能改造措施,并进行计算机模拟验证,以期为广大夏热冬冷地区的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夏热冬冷传统村落冷摊瓦节能遵义地区

    公园模式下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以素可泰国家遗址公园为例

    车欣宴赵梓尧翟辉
    72-7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城遗址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建筑遗产,世界各国对古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方式均有所不同.遗址公园模式是目前国内外都比较认同的方式,对古城遗址进行良好保护的同时可以合理利用其资源,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的公共空间.本文首先通过文献阅读的方法,研究公园模式下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再利用,分析泰国的古城遗址保护方式;其次通过现场调研对泰国素可泰国家遗址公园进行考察,思考其保护的方法及优缺点,并与国内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模式进行对比,探讨遗址公园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古城遗址保护经验.

    古城遗址遗址公园保护再利用泰国

    新农村住宅外墙保温系统及经济厚度研究

    周兴瑜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下的城乡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目标是构建现代化农村环境,通过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将传统农村建设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住宅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基于对环境、经济、人文等因素的综合考量,研究外墙保温系统及保温层经济厚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外墙保温系统的构成、影响住宅外墙保温层厚度因素以及新农村住宅外墙保温系统的优化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并进一步结合新农村住宅建设的要求和特点,探究确定新农村住宅外墙保温层经济厚度的方法,以此来提升我国新农村住宅建设质量,实现住宅建设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双赢.

    新农村住宅外墙保温系统单位面积热损失材料传热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