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江县传统民居建筑构造分析

    邓梨方冯光澍
    1-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江县传统民居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居住舒适性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传统民居消失在人们的视野.本文以三江县程阳八寨和丹洲镇的传统民居为例,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调研的方法,从构造形式、房屋布局、屋顶形式、承重体系、台基、门窗六个方面对传统民居的建筑构造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三江县传统民居因地制宜、装饰细节暗含美好生活愿望的构造特色,为三江县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同时提出传统民居的构造特色要和现代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以期为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传承另辟蹊径,促进传统民居的延续和发展.

    三江县传统民居建筑构造构造特色保护与发展

    青岛市农村住宅空间发展演变与改造策略研究

    解旭东蔡耀光赵维全侯宇...
    5-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响应国家新时代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号召,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推进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通过对青岛市农村住宅营建特征的三个自然演变时期(传统延续期、传统过渡期与现代起步期)的总结归纳,进一步探究其演变发生的内在逻辑与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从建筑节能、功能补足、功能划分、特色保护四个方面优化空间,为改善青岛市农村住宅人居环境提供新思路.

    农村住宅发展演变优化改造

    多民族混居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郑志明刘凡诗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聚居体现了民族间曾有过迁移与融合的过程.村落空间是村落生活的容器,通过对多民族混居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解析,分析该类型村落空间特征,揭示各民族活动的内容和特点,以及民族融合的方式.以松潘县大屯村为例,构建了包括村落选址与格局、景观环境、街巷空间、公共空间、宗教空间、民居建筑空间五个维度的空间分析方法体系.

    传统村落宗族空间形态民居建筑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高质量发展方式探索——以洪洞县秦壁村为例

    王雪松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对秦壁村的特色资源及主要产业进行系统梳理;其次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对村庄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再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村庄资源禀赋及村庄发展现状,将秦壁村规划为"三园两区,联动发展"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并结合秦壁工业园、秦壁现代农业观光园、洪崖人家文化园、农贸市场发展片区、传统农业发展片区的空间特色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最后结合村庄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以促使规划方案能顺利落地,以期秦壁村能尽快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特色资源高质量发展秦壁村

    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村庄片区规划——以西安市鄠邑区石井片区为例

    李铖铖刘丽丽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预计在2022年底培育11个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特色的美丽村庄片区.本文立足于西安美丽村庄建设和乡村振兴大背景,依据西安市美丽村庄片区建设专项中提出的六个连片建设要求,提出美丽乡村片区建设发展策略.在现有的环境基础上对石井片区进行规划、道路、设施、资源、产业、旅游六个连片建设,为美丽村庄片区规划提供思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片区规划石井片区乡村振兴

    三生空间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协同共生策略研究——以陕西省孙塬村为例

    刘艳成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千年之智慧结晶,对其文化价值研究的研究经久不衰,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变迁,传统村落内部的空间关系、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选取孙塬村为例,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方面来分析传统村落所保留的优秀历史基因,使其在本土新建住区的空间营造中得以传承,实现区域范围新老村协同共生发展,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协同共生

    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规划路径探索——以西安市牛东村为例

    姬天骄雷可馨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文化是乡村宝贵的资源与财富,与乡村的发展息息相关.地域文化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互相促进的结果.因此,在当前经济与社会背景下,挖掘乡村区域范畴内的地域文化特征,对其进行有目的的、精准的规划设计,建设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是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地域文化的视角下,对具有特殊地域文化资源优势的西安市牛东村从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规划策略,探索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路径,以期使我国的乡村规划具有更宽广的眼界与新的突破点.

    地域文化乡村规划路径牛东村

    区域融入视角下西安石井片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娄媛蓉刘丽丽陈盟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提出,乡村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单个村庄的资源有限,产业模式单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境,使其不能全面且持续地发展.本文以区域一体化为切入点,提出在一定片区内构建"点—线—面"综合旅游网络体系,而后以西安石井地区为例,客观分析和深入挖掘其区域背景和村落资源.最后提出在区域融入的视角下石井片区旅游业重构与实践的路径,明确村庄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从空间布局、产业集群、人居环境、历史文脉四个方面为石井片区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建议.

    区域融入乡村旅游联动发展

    韩城清水村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陈嘉璇王超石立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中,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农耕文明的见证者,承载着底蕴深厚的地域文化.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研究是学术界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对空间形态特征的有效认知是进行传统村落保护的关键和基础.本文以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的韩城市清水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并运用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对清水村古村空间形态进行解读,以此为清水村村落空间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传统村落空间句法空间形态清水村

    渭南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马婧婧刘甜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地处关中平原东部的渭南市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通过对选定的18个传统村落的长宽比和形状指数的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讨论渭南市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渭南市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表现为团状倾向的指状村落、带状倾向的指状村落、无明确倾向的指状村落、团状村落、带状倾向的团状村落和带状村落六种形态.它们整体上受到地理环境、传统观念和人为观念的影响,从而呈现不一样的特征.

    传统村落长宽比形状指数空间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