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庆市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探索

    何汇域宋依芸江汶静张维...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重庆市已有的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标准已不能与之适应.为进一步科学有序地指导重庆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本文在深入分析新时代对村庄规划提出的新要求的前提下,深入分析调研,找准当前规划编制痛点、难点,紧扣重庆市村庄规划编制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已出台的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从五个方面提出重庆市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响应,以期为全市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依据和借鉴.

    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重庆市

    大城市边缘区价值认知与发展策略——以苏州市高新区太湖科学城地区为例

    欧阳郁斌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形体是大势所趋,而其普遍面临片面扩张带来的城市病,导致土地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大城市边缘区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首当其冲.在下一阶段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处理好大城市及其边缘区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大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及综述,并以苏州市高新区太湖科学城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梳理,提炼研究区域价值,进而构建功能配置、生态基础、便捷交通、产业链条、本地文化、弹性发展等六个方面的发展策略.笔者希望借此能在新型城镇化新的发展阶段为大城市边缘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自己的思考.

    大城市边缘区价值认知苏州太湖科学城边缘区发展策略

    生态博物馆理念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研究——以台州市天台县山头郑村为例

    向景花吴丽蔚张苗苗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众消费结构的转变及政策的支持引导,不少文化底蕴深厚的凋敝型传统村落开始进行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传统村落如何突破发展模式固化的"围城",成为我国乡村当下面临的重要难题.为探索传统村落复兴发展路径,本文以台州市南屏乡山头郑村为例,引入生态博物馆理念,提出以文农旅融合发展策略作为村庄主要发展方向,以"适度保护、适量开发"为原则,协调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三者间的关系,从产业、空间、文化、治理四个维度提出具体保护发展对策.

    生态博物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甘泉县产城融合对策研究

    唐艳艳陈开轩于国栋
    47-4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进行产城融合发展的探索,但在一些城市规划与产业区建设中还普遍存在着产城分离、职住不平衡的境遇,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本文着力研究甘泉县的产城发展现状与内在特征,从城市产业、城市整体与产业体系结构、区域城市整体与区域产业三个方面分析甘泉县产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推进甘泉县产城融合的对策机制,以期为实现甘泉县的产、城、人、境、业协调互动发展提供支撑.

    新型城镇化甘泉县产城融合产业结构

    混合型历史街区可步行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以碑林历史街区为例

    石立陈嘉璇
    50-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步行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的行为主体对混合型历史街区步行的影响.通过对碑林历史街区中的7个街道进行调研走访,拟合各潜在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构建适合本次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在定性描述各行为主体步行需求的同时,定量比较各感知因子对行为主体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混合型历史街区中,不同的行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对街道的可步行性具有相似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行为特征之间呈现出相关性,从而表明了各步行因子对其步行质量的正负影响程度.

    复合型历史街区可步行性影响因素

    基于POI数据的西安市地铁站点周边功能空间演变

    王芳胡江南赵烨
    53-55,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站点周边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周边要素的分布遵从TOD开发模式.本研究借助GIS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技术,基于POI数据,研究地铁开通前后周边空间演变的差异,总结归纳地铁站点周边功能空间演变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空间的开发与地铁站点的设立呈正相关.在站点影响范围内的功能布局促进城市空间的布局与演进.

    POI数据空间演变地铁站空间布局

    西特理念影响下青岛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戚迪房文博孙源祥李喆...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末青岛的城市建设受西方主流城市设计理念影响,使德制规划下的城市风貌处处展现着西特理念的艺术性原则.研究重点为在西特理念影响下的青岛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从城市街道、广场、公园绿地三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分析总结其艺术效果和设计原则,通过对当时城市空间建构艺术的总结,为青岛未来的城市风貌和品质的提升提供实践依据.

    城市设计西特理论德制规划公共空间城市艺术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蓝绿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孙杨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气候变化与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而韧性城市是目前国土空间优化与发展的新目标.蓝绿空间作为一个包括自然、水体及人工绿色空间的网络系统,不但能减少气候变化与人为建设影响,还能提供丰富的复合功能.本文以韧性城市理论为主线,通过提高水文生态的绩效及复合功能的服务,进一步推进美好城市的建设工作.

    韧性城市蓝绿空间规划策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神木市中心城区历史风貌优化研究

    吴丽蔚向景花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化建设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矛盾.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城市风貌缺乏有效控制和引导,历史风貌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未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导致城市特色丢失,文化自信难以树立.本文对神木市中心城区的山水格局、街巷空间、城市色彩、历史遗迹等历史风貌要素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现存问题,从维护城市格局、加强古迹保护、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居民保护意识四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促进神木市历史风貌的保护和传承,塑造城市特色.

    神木市中心城区历史风貌

    多孩与老龄化趋势下可变多适性住宅的再研究

    韩文兵费文洁周曦叶帆...
    66-7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我国家庭结构呈现多孩与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外部政策收紧,未来同一套住房要满足住户长周期使用的需要.20世纪发展起来的SI住宅能实现可变多适应性、长效使用的目标,其在新形势下需求增加.研究重新提出了可变多适性住宅的改进方案,首先在设计理念上分阶段改造,减少可变部分,降低技术难度,与建筑装配化、产业化相结合助力发展,并适当扩大套型面积以适应家庭结构;在设计方法中采用套型优化设计、卧室集约化布置、厨卫系统集中设置、公共空间分离等具体措施;在建筑的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设施部品等关键技术上局部创新以适应可变设计,并采用BIM技术进行管理.

    可变多适性SI住宅多孩老龄化家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