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滨水步道美景度评价分析——以福州闽江公园北园为例

    许春如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水步道是滨水区域串联水面和周围环境的线性空间,其景观优化有助于滨水区域的环境质量的建设和改善.本文以福州闽江公园北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评判公众对滨水步道的审美偏好,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首先,空间延伸感对美景度影响最大,占比为29.9%;其次,安全设施15.3%、植被色彩丰富度13.1%、边界路牙13%、主要植被11.6%、步道材质11%、绿视率6.1%.针对滨水步道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进一步促进滨水空间景观质量提高,对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滨水步道美景度评价闽江公园景观优化

    公共健康视角下城市绿道景观营建策略研究——以西安市灞河右岸绿道为例

    俄沂彤刘丽丽
    194-196,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快速发展及新冠疫情爆发使公共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城市绿道作为连接度高、覆盖率广的城市重要绿地空间,参与居民日常生活,对促进公共健康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对灞河右岸已建成绿道现状环境进行分析,从创建便捷通达的绿道网络、构建安全完善的配套设施、塑造适宜优美的景观环境、营建舒适多样的开放空间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公众健康的绿道景观营建策略,为城市绿道建设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城市绿道公共健康绿色公共空间慢行系统

    观赏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商洛市商州区为例

    党邻倩赵思琪刘思煜
    19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商洛市商州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内观赏植物资源状况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商洛市商州区内共有观赏植物88种,分属48个科,其中乔木39种(44%)、灌木30种(34%)、草本14种(16%)、藤本5种(6%).在此基础上,按照观叶、观花、观果等类别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观赏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对策和建议.

    观赏植物城市景观设计商洛市调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市公园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黄晶晶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城市生态保护的政策,城市空间生态价值愈发被重视.因此,以成都为首的很多城市开始将公园城市理念运用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但几乎都只是进行了试点研究,并未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公园城市发展新范式.本研究通过分析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和空间发展模式,立足于成都规划建设公园城市的探索与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提出统格局、助产业、明中心、塑形态四大发展战略,以期为公园城市运用于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

    新型城镇化公园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成都市

    地域文化视角下秦岭北麓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研究

    陈盟刘丽丽娄媛蓉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秦岭北麓隧道洞口景观为例,从地域文化视角下,总结和思考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方法.首先对不同类型的隧道洞口及其视觉美学特点进行研究归纳;其次提出了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六个基本原则;最后对秦岭北麓隧道洞口地域文化进行概述,提取该地区特色文化符号,进而总结秦岭北麓的隧道洞口的在地性设计手法.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地域文化秦岭北麓

    城市广场亲水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以重庆三峡广场为例

    陈子豪施红
    207-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广场在城市活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设计师通常会在设计中布置亲水空间来丰富广场元素,而设计意图和实际使用情况之间会产生偏差.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重庆三峡广场亲水空间使用后评价进行调研和相关信息反馈收集工作,从使用者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出发,通过在现场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的方式,研究市民对三峡广场亲水空间的使用需求,归纳总结出三峡广场亲水空间使用后评价,为创造市民更加满意的广场亲水空间环境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和相应解决策略,通过优化设计来改善亲水空间的使用感受,从而提升城市广场的整体形象.

    使用后评价三峡广场亲水空间

    陕西历史博物馆地域性设计研究

    赵敏豆琳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精神层面需求的增长,博物馆的建设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博物馆建筑不仅是文物资源保存和陈列的场所,更是一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拥有独特的地方人文风情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本文以地域性设计为切入点,探索博物馆建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对区域资源的传承利用手法;选择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分析案例,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技术材料三个层次阐释了地域性概念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方式,以期为之后的博物馆地域性设计工作做出必要的指导和借鉴.

    博物馆设计陕西历史博物馆地域性

    秦岭北麓长安区佛寺建筑空间分布初探

    范珂珂
    21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安区现存佛寺数量众多,是我国几大佛教祖庭的发源地,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秦岭北麓山明水秀,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受秦岭北麓地域文化及传统佛教文化因素的影响,多数佛寺选择秦岭北麓作为建寺地址.本研究主要分析秦岭北麓长安区一带佛寺建筑空间分布,以长安区佛寺分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及地图分析的方法,从佛寺空间形态的视角对这一地区佛教建筑群的分布进行了梳理,分析长安区佛寺建筑分布的类型和选址原因,对研究传统佛寺建筑营造理念和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以为现代佛寺建设发展提供合理的选址和设计理念.

    秦岭北麓佛寺选址空间分布

    青岛老城区社区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以南山公园为例

    杨建楠王少飞
    21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青岛市南山公园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公园的使用现状和使用者对公园的使用后评价,并利用SPSS软件对各研究因子和满意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给出优化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今后社区公园的建设提供合理化参考.

    使用后评价南山公园社区公园改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