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管子》中城邑规划思想的探求

    何俊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子》中所蕴含的城邑规划及建设思想内容丰富且具有实践性,至今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运用文献参考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我国当代城市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管子》中的城邑规划及建设思想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寻了《管子》对我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启示,最后提出了《管子》中的城邑规划思想符合现代城市规划的理念,其城市规划及建设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管子》城邑规划城市建设

    文创产业引导下的北京老城区历史街区更新模式研究——基于南锣鼓巷与杨梅竹斜街的更新比较

    任雪冰彭思淼金意欣太海涛...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历史街区面临着保护传统空间和人文活力的双重挑战.如何为历史街区注入新的活力成为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以文创产业的发展为视角,通过描述引入文创产业后历史街区的发展情况,分析在文创产业引导下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提出关于历史街区更新的当下问题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

    文创产业历史街区南锣鼓巷杨梅竹斜街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生与死"——以霍去病墓园区规划与汉茂陵石刻廊房设计为例

    邱雅茹宋辉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大浪潮冲击下,中国本土建筑受到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古代建筑蕴含的传统建筑文化营建理念是独属于我国的现代建筑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只有最大可能地解读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才能更好地为现代化中国建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本着寻找古代建筑文化营建根源的目的,文章分别从霍去病墓园区的规划设计及其内部的茂陵石刻廊房建筑设计两大设计入手,解读其中蕴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剖析仍存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以期探索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共存的新型现代建筑道路.

    霍去病墓园区汉茂陵石刻廊房中国传统文化轴线文化秩序文化道法自然

    教育功能视域下寺院藏书建筑研究——以明清江浙寺院建筑为例

    杨娜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建筑教育功能的角度出发,以江浙地区寺院的藏书建筑为例,梳理了其自明清至现代的建筑类型、建筑布局,以及建筑形制的演变,以期从这一维度阐释寺院藏书建筑的历史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教育功能藏书建筑寺院布局方式建筑形制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演变的时间和空间稳定性特征研究

    黄广龙郑妙玲吴荔杨力维...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结构体系的演变的归纳,以及对中国古典建筑与欧洲建筑结构体系演变的过程的对比,分析了中国封建时代建筑结构变化的特征,并对其在两千年内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稳定性进行探讨,得出导致这种演变特征的原因主要有政治制度、建筑教育和市场、社会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以及朝代的更迭.

    结构体系演变空间时间稳定

    以历史文化建筑遗产保护为导向的云南古镇重构之路

    张瑶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以历史文化建筑遗产保护为导向的云南古镇重构之路进行探讨,以丽江古镇为例,首先分析了目前丽江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其次探讨了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导向的丽江古镇的重构思路,最后探讨了具体的重构路径.探讨结果表明,云南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每年都会汇集大量游客,旅游业也是云南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旅游业的发展,虽然促使了云南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但也给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以此为导向是云南古镇持续发展的核心,值得高度重视.

    历史文化建筑遗产建筑规划云南古镇遗产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张爽吴奇兵陈庆红徐德超...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历史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环节凸显出其独有效用,我国各城市开始将历史文化街区所具有的特殊资源进行极大程度传递,为文化旅游等多个行业带来新颖的前行空间.新时期下,老城街区管理尚未达到智慧高效和建管结合,基层工作者负担较重,问题较多,应本着"科技惠民、改善民生"创新模式,为老城街区管理及保护性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利用智慧应用系统+智慧运营管理打造一个贴近生活,连接用户、商家、管理者的智慧街区,从而达到促进公共服务管理、提高街区管理的效能、提高公众服务水平的目的,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利用智能化管理模式,切实解决目前历史文化街区所面临的发展问题,突破现阶段发展瓶颈,让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跟上时代进步潮流.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问题对策智慧管理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街区可识别性保护策略

    王璐杨阳范伟张佳...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街区是一个复杂的、具有自组织特征的整体性的社会环境,其建筑空间关系与交通结构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发展而成的,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较为复杂.传统的空间分析方法以空间结构分析和经验判断为主,缺乏对空间关系与建筑属性的量化分析.本文通过使用基于GIS的城市网络分析工具(UNA)对武汉市昙华林历史街区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分析历史街区空间网络的新方法和发掘城市问题的新途径.

    历史街区可识别性空间句法城市网络分析(UNA)昙华林历史街区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街区保护策略研究——以大连为例

    武一双李琳肖彦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街区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是城市特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当受到良好的保护.但近些年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许多位于城市中心的历史街区遭到破坏,城市特色逐渐消失.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平衡城市经济发展和历史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大连市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大连历史街区保护和发展现状,分析了这一现状出现的原因,并从城市结构的角度提出大连历史街区的保护策略.

    大连空间结构历史街区保护策略

    基于地域文化在城市街道更新中的应用实践——以大庆市世纪大道东城区行政文化段沿线概念性方案为例

    郭伟梁静徐晓丽薛婷...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趋同问题逐渐显现,城市特色地域文化遭受巨大冲击,街道作为城市骨架,在更新过程中其地域特色的表达对彰显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大庆世纪大道东城区行政文化段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域文化相关理论并针对研究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为街道更新提出新的视角和改造方式,营造具有市民高度认同感的城市街道.

    行政文化地域文化文脉传承街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