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原山地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以玉溪市为例

    王怡婷沈也迪贾莹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城乡关系历经"城乡二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多个阶段,新时期国家适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全面融合.文章首先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进行解析,然后以高原山地城市玉溪市为研究案例,从城乡体系、城乡流动、城乡产业和城乡设施四方面分析城乡发展的特征和问题,再针对性地提出玉溪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本地城镇化、以农业现代化和三产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以及以全域统筹推动城乡服务一体化三条路径为支撑,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西南山地地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城乡融合发展路径高原山地乡村振兴

    基于场景营造的社区综合体优化策略研究——以成都市清源社区综合体为例

    王巍王载波杨诗皓陈玲...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综合体是社区内以社区居民为核心服务对象,依托各种服务设施在社区公共空间里向社区居民提供多种生活服务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聚集体.在城市社区用地局限、人口增多的背景下,成都市中心城区现存大部分社区综合体出现使用低效、布局分散、设施不齐的问题,让其难以有效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作为解决空间聚集人力资本和新兴产业的城市研究范式,场景理论为城市社区综合体的场景营造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文章借助场景理论,以成都市中心城区的清源社区综合体为实际案例,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文献梳理,力求找到科学合理的场景营造优化策略,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为社区综合体在场景营造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补充.

    社区综合体场景理论场景营造成都市中心城区

    基于田园综合体模式的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研究——以桂林华侨农场为例

    曹世臻成小敏张慎娟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作为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协同融合的综合发展模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对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的解读,以桂林华侨农场为例,分析了华侨农场与田园综合体的契合性,并将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融入华侨农场,打造以休闲观光产业、会议会展产业、养生度假产业、创意创新产业为优先发展产业的农场文旅产业链,推动农场农业现代化.同时,在存量规划的发展背景下,优化农场空间布局、精化用地布局规划、亮化生态景观资源条件,营造特色"三生"空间,以期实现华侨农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城乡人居环境,并为其他地区华侨农场提供参考和借鉴,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华侨农场产业融合桂林

    特色地域文化视角下文旅项目规划策略研究——以云南弥勒太平湖项目为例

    夏森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升级和文旅地产时代的到来,文旅项目已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契机.项目依托弥勒太平湖水库和太平湖森林小镇,有一定的生态景观基础,未来将打造更大的生态旅游度假区.但是该区域面临着开发与环境保护平衡的巨大挑战,现有的策略有很大的局限和不足,因此需要更合理的规划设计开发策略.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现场调研法和照片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弥勒市太平湖旅游度假区的现状情况,结合分析和评价,提出规划设计策略,使弥勒太平湖项目基地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为文旅地产项目规划设计提供策略和经验.

    文旅地产特色地域文化产业融合规划策略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青岛滨海步行道优化策略研究

    于斐孙莉梅王少飞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岛市日益成为一线旅游城市,滨海步行空间的品质也需要大幅提升,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青岛滨海步行道是青岛市步行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使用后评价为理论依据,分析人们对青岛市滨海步行道的满意度与行人的空间感受,并借助实地调研、访谈调查、调查问卷等手段,分析滨海步行道使用者在空间感受、交通流线、公共设施、景观配置等方面的问题,从步行道整体对滨海步行道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青岛滨海步行道的改进策略,为滨海空间更新设计理论提供支撑和优化方向.

    步行空间滨海步行道优化策略使用后评价

    "城市修补"理念下的港城融合研究——以青岛老港区为例

    朴勋李慧王雨薇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岛老港区曾是繁荣的运输枢纽,近年来随着城市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历经产业升级变革和港口西移战略,老港区逐渐失去其原有功能,走向衰败.为重新激活老港区的发展,青岛市对老港区进行多功能、全方位的重新规划.研究从"城市修补"视角出发,在空间、功能及文脉方面探讨青岛老港区规划中的港城融合,运用空间句法量化对比分析老港区在规划前后的整合度,探讨规划对港城融合发展的影响,以期为青岛老港区和城市空间发展提供建议.

    老港区城市修补港城融合空间句法

    文脉延续视角下城市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策略研究

    陆佳敏张伟郁葛蕾秦臻...
    76-7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旧街道的部分建筑因建设年代久远,已经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以速度和效率为主导的改造模式忽略了城市原有的文化脉络,使城市街道风貌趋同、形式单调.文章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沿街建筑立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文脉延续视角为切入点,以塑造城市特色为目标,对沿街立面提出相应的改造原则和策略.

    城市街道建筑立面改造更新设计策略

    色彩性格分析下的社区养老室内空间营建策略

    李茜汪江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界面元素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对于老年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而空间色彩品质与色彩性格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养老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和适宜性,通过对社区养老室内空间中外向型性格、内向型性格及中性性格色彩功效进行分析,并从老年人生理、心理和行为研究出发,探索色彩性格设计与老年人空间感受之间的关联性,剖析不同功能空间对色彩性格的真实需求.利用NCS自然色彩体系对空间背景色、点缀色、家具色及陈设品的色彩配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外向型、内向型及中性三种性格色彩在空间中的营建策略及配色参考范围,以期通过科学、合理、精细化的色彩性格设计来实现社区养老室内空间品质的全面提升.

    色彩性格NCS室内空间营建策略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性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李欣程征张培峰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口和小区双重老龄化的背景下,文章以老旧小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以老年人为研究主体,分析研究老年人户外活动类型,梳理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探索老旧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更新设计策略,以期创造安全舒适、便捷可达、互动参与、优美疗愈的公共空间环境,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把老有所养落到实处,也为老旧小区更新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性更新设计策略

    微更新视角下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可实施策略

    李禹昂张舸扬熊启宇陈奕帆...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中存在的大量房龄很长的老旧社区,成为中低收入群体的聚居地,而且老年人比例偏高.这类社区对适老化改造具有最强烈的内在需求,社会呼声很高.但是由于改造后难以产生新的盈利空间,社会资本投入缺失导致改造的难度很大.文章通过典型案例的现状调研来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设定合理的目标明晰改造预期达到的结果,最后阐述了具体改造路径来提供可实施策略.

    微更新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可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