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社区养老共享空间设计探究

    耿慧方刘治龙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居家养老模式难以承担社会养老功能.针对这一现状,文章运用文献总结、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养老方式,同时借鉴先进的适老化社区案例,例如美国的"太阳城中心"、日本的养老建筑体系,以及国内重庆龙湖的颐年公寓、北京乐成恭和家园,再结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空间及生理需求空间进行设计引导,针对社区养老进行预设共享空间设计探究,让老年人可以在这里学习、娱乐、医护、购物,提供更多样化的空间引导,构建一个老有所依并拥有多元文化交流途径的灵活共享生活空间.

    城市社区养老共享空间模式养老综合区中国养老问题

    老龄化背景下未来社区设计策略探析

    李彧辉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未来社区的设计必须适应并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文章阐述了老龄化未来社区的特点和设计原则,从住区规划、建筑设计、景观环境塑造、社区配套完善、健康与绿色设计、便捷性设计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未来社区建设的关键策略.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老龄化社区发展的前景,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未来社区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健康需求和社交互动,以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环境.

    老龄化未来社区便捷性设计健康与绿色设计建筑设计

    基于"新陈代谢"理念下的长春老旧小区改造设计研究

    杨贺天宇高婷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背景下,引入"新陈代谢"的理念来解决城市现代化发展与老旧小区"四老一差"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文章以吉林省长春市所存在的老旧小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长春市老旧小区改造设计中的现存问题,目的是从老旧小区的建筑适应性、可持续性、本土性、人性化及适老化等设计追求中,寻求适合老旧小区改造设计的方法,从共生、绿色、可持续方面为更多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以满足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延续老旧小区的区域文化,实现老旧小区与时代、城市、居民和谐共生的目标.

    "新陈代谢"理念老旧小区改造设计可持续性

    斯卡帕古堡博物馆遗产干预的历史分层

    黄恒郑静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遗产概念的不断发展,逐渐发现遗产的价值不是任何单一要素能决定的,其复杂性和活态性使保护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斯卡帕古堡博物馆的修复片断进行分析,从时间层次总结了古堡博物馆的建造历史及斯卡帕的修复过程,从遗产干预方式选择上讨论斯卡帕修复的社会性,探讨了关于建筑遗产干预方式的修复与保护、完整性与历史性之争,总结指出斯卡帕对历史的断代和历史分层的社会性选择展露,以及设计后验的工作方式,可以作为应对复杂性历史建筑遗产的干预参考,以期对复杂性遗产领域的研究有所启示.

    遗产修复斯卡帕历史分层

    工业遗产改造后现存问题及提升建议——以合肥市"长江180"艺术街区为例

    王淑毓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与老工业区转型的背景下,以已改造完成的工业遗产——"长江 180"艺术街区为研究对象,回顾了老厂区的历史背景及价值,调查了厂区更新及使用情况,从业态融通、功能提升、废旧厂房、机器设备利用四方面探讨更新的优势、特色,并从建造中、使用后两个时间段分析了工业遗产改造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忽视职工生活区一体化改造、照明系统不足、生成弱势空间等问题提出了提升建议,为同类型工业遗产的可持续提供借鉴.

    工业遗产现存问题生活区改造照明系统弱势空间

    上海市民间淮剧团剧场空间与文化研究——以新兴淮剧团为例

    冯子亭成丽梅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上海市民间淮剧团的数量急剧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民间淮剧文化的衰落.因此,对上海市民间淮剧团的抢救性研究迫在眉睫.文章以新兴淮剧团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和建筑实录的方法,对其建筑空间和行为模式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建筑空间背后的文化内涵,认为淮剧团是苏北人的情感寄托和乡愁载体.最后,文章总结出民间淮剧团的存在对于城市建设的启示,以期为民间淮剧团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考.

    上海民间淮剧新兴淮剧团剧场空间苏北人

    建筑文化视角下的广州传统骑楼街地域表征

    侯夏娜袁玉康陈可豫周伟强...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进技术的标准化趋势及环境适应力形成了城市的外在趋同,沟通与传播的加强也消磨了城市内在的地方性.为更好地避免城市发展的同质化,研究选取骑楼街这一岭南城市的标志性界面形态,立足广州,探讨骑楼街对外来建筑文化及城市更新的应变.并从建筑文化现象视角,剖析其与岭南地域、社会、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及所表现的生态特征、指向特征、阶段特征和层次特征,以期对岭南骑楼街的内在地域性作出理论梳理.

    传统骑楼街地域特征建筑文化

    长沙传统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策略的本土化研究——以西园北里街区为例

    王瑶张旭东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有机载体,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本土化设计是保护和更新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重要方法.文章以长沙古巷西园北里的改造背景为切入点,从西园北里街区的街巷空间、建筑空间、文化符号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对其更新改造中所应用到的本土化策略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传统历史街区更新中的本土化改造提供有效途径.

    本土化历史街区更新策略西园北里

    创意城市背景下工业遗存盘活策略研究——以苏州胥江姑苏段为例

    邵文玉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更新进程加快,工业遗存失去活力的问题屡见不鲜,创意城市作为苏州市的重要发展战略,其发展路径与工业遗存的更新模式契合,如何盘活工业遗存以促进创意城市发展成了重要议题.文章基于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空间聚集特征,以苏州胥江姑苏段为例,依据该地段的工业遗存资源特征,研究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行性,并依托创意城市理论,从物质空间、创意产业、参与主体等方面提出工业遗存盘活策略.

    创意城市工业遗存文化创意产业

    霍尔建筑理论梳理与建筑现象学发展反思

    韩茜
    128-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张照片中表现出的时空不对称,暗示了斯蒂文·霍尔对建筑的理解与追求.文章通过整理并归类霍尔的重要理论著作和建筑思想中的几对概念,反思霍尔的建筑现象学,发现一般观念中对于霍尔"受梅洛-庞蒂影响"并逐渐转向"知觉现象学"的标签式解读存在严重的片面性;霍尔的建筑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完成了"类型学""存在主义现象学""知觉现象学"的转化,并有了回归"存在主义现象学"的倾向,并提出在理论研究中应整体看待建筑现象学的思路.最后,文章依托霍尔的谈话,反思现象学在建筑领域发展中有可能打开建筑设计过程"黑箱"的突破口.

    斯蒂文·霍尔建筑现象学建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