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中心区空间影响研究——以上海市南京东路为例

    叶成康武敏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中心区是城市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对全市空间组织有着核心影响.它包含了商务商业、休闲观光、居住生活和交通通行等多样复合功能.受限于传统调研、抽样调查方式的样本量和真实性问题,历来对城市中心区内使用者行为和功能影响的特征认识较为模糊.本文选取上海市南京东路这样典型的城市中心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到访人群类型、时空分布范围,分析不同使用者的行为影响区域,旨在揭示中心区内部居住、就业、消费和交通等功能的空间变化特征.

    城市中心区手机信令功能影响特征

    校园与城市边界空间研究现状综述

    曾飞徐皓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用地拥挤,空间用地紧缺的快速城市化阶段,高校与城市的空间用地的矛盾日益凸显,应当思考校园边界是否该依旧高墙林立;如果不该,又要如何进行创新性优化改造.本研究重点对校园—城市边界空间影响因素和设计策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对边界空间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梳理关于校—城边界空间的代表文献,了解目前研究内容,总结影响校—城边界空间的相关因素.最后,对研究现状进行评述.

    校园边界空间边界理论研究现状影响因素综述

    基于社会公共安全的绿色健康住区设计——以西咸新区某住区方案设计为例

    孙雨刘启波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受到极大的影响,住区成为人们对抗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重要场所.面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住区的健康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将绿色建筑与健康住宅结合,塑造新的绿色健康住区.通过对现有住区问题的分析,从住区布局、生态空间、住宅户型、智慧化服务设施四个方面进行绿色健康住区的设计与运用,旨在为后疫情时代提供更加绿色健康的住区设计方案.

    绿色健康建筑住宅建筑住区生态空间

    绿色生态视角下的建筑理论研究及其设计应用

    刘晓彤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明确论述"绿色"与"生态"的建筑理论思想的基础上,探寻绿色生态视角下建筑设计的侧重方向,并从绿色生态视角出发,围绕总平面设计要以生态安全及资源有效保护与利用为前提,方案设计要突出通风与采光的自然性,水资源规划设计要将非传统水资源和雨水高效利用为主体,场地设计要将植被和铺装视为重点,结构优化设计要考虑人居与办公行为与心理特征五个方面,明确论述建筑理论的设计应用路径.

    绿色生态建筑理论设计应用

    广西传统古村风貌演变研究

    王翌铭龚克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鉴民系概念和历史地理学方法,整理出广西汉族民系文化影响地理范围,进一步以数据统计方法对广西70个国家级传统古村的聚落选址、规划布局和建筑单元布局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广西古村风貌差异成因复杂,为民族学、建筑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等综合作用之结果.较先前研究不同之处在于提出"门甲"概念,并用图示演绎了门甲式规划布局和建筑单元布局的演变过程.民族政治理论视角介入有助于广西民居特色研究范式优化.

    传统村落风貌演变门甲广西

    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节能优化设计研究——以五大连池市龙泉村住宅示范项目为例

    张赞讴裴雷
    59-6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热舒适性差、节能技术水平较低、建筑整体能耗大的客观现状,通过问卷访谈及实地环境测试的方法,针对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的节能优化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以提升室内环境舒适性为目标的节能设计策略,并对建成的示范工程进行实测及验证,以期推动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节能的发展和推广.

    严寒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室内环境舒适性

    数字化形状文法在传统民居中的协调分析——以广东潮汕民居为例

    温熙睿方费尔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汕头市濠江区珠浦村潮汕传统民居原型为例,对住宅建筑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本研究的假设是,潮汕传统民居是空间构成规则系统的结果,可以通过计算生成设计方法进行描述和复制.通过建立数字化系统生成房屋布局的算法不局限于重建现有的潮汕传统民居类型及其变体,相同的算法可以允许根据从特定位置和区域提取的设计变量来生成和调整新的住房方案.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正在进行的关于计算生成设计方法如何促进对遗产建筑的理解的讨论,有助于建筑空间的数字化并揭示其独特性.

    形状文法计算生成设计潮汕传统民居遗产建筑

    文化传承语境下楠溪江古村落保护策略研究

    胡天蕾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枫林古镇作为楠溪江古村落具有代表性的村落,是耕读文化和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对枫林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既要重视对传统文化载体的保护和利用,更要重视对耕读文化、宗族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文章通过保护整体格局、实施分级保护、明确建筑分类保护与整治方式、制定历史建筑保护导则、调整用地结构和活化历史建筑等措施,对枫林古镇进行保护与利用.

    耕读文化枫林古镇楠溪江历史文化名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十堰市黄龙古镇规划研究

    杨慧群江文陈博仡
    74-7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北省十堰市位于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处,而黄龙镇位于十堰市城区西大门,发展愿景较好,且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条件.编制保护性开发规划既有利于促进城镇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和村镇居民就业,也有利于保护古镇的风貌格局和古建筑.本文充分梳理古镇建筑、空间、产业基础,通过问题导向方法,系统性地提出古镇转型、升级、发展的三大策略.

    新型城镇化十堰市黄龙古镇保护性开发特色小镇农业现代化

    豫北民居院落空间格局探究——以新乡市获嘉县中和镇为例

    沈晨阳李嘉华龚彦俊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以合院形制为主的豫北民居,其院落承载着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储存物资等基本生活功能,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以新乡市获嘉县中和镇传统村落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对当地一进制式民居院落的建筑材料、空间构成要素、空间人居行为及空间布局与保护进行分析研究,期望对豫北地区民居院落空间格局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豫北民居院落构成空间序列布局演变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