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运用

    曾朝银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生物反应技术是对污水进行科学和快速处理的先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将污水处理的整体质量做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可有效解决环境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为此,技术人员对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运用优势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基于该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类型提出几点运用的建议,希望能给环境工程建设带来可借鉴的价值.

    膜生物反应技术环境工程污水处理运用

    低能量强夯法在吹填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俞晶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能量强夯法在吹填土地区的地基处理中应用比较广泛,尤其在辅助降水施工时,地基处理效果更为显著.上海某场地是吹填形成,至今约为15年,本文通过此工程,阐述低能量强夯法在本工程中的应用.通过静力触探试验和平板载荷试验结果分析地基处理效果,并通过理正软件分析了工后沉降量.结果表明:低能量强夯法在本工程中地基处理效果明显,可以满足设计对承载力和工后沉降的要求.

    地基处理强夯法静力触探试验平板载荷试验工后沉降

    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空间可持续效益研究——以淮北市南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潘若怡冉桃滔蒋园谢淑婷...
    150-15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省淮北市是煤炭资源型城市,长期煤炭开采带来大量的废弃矿山和采煤沉陷区,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淮北生态修复试点市的建设,大量的废弃矿山和采煤沉陷区得到生态修复治理,淮北市从煤城转向"绿城".由采煤沉陷区改造而成的南湖湿地公园是淮北的"掌上明珠".本文以南湖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调查咨询、大数据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手段,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分析南湖湿地公园的空间可持续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居民满意度,探析公园建设成效与吸引力,最后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南湖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建设提供借鉴.

    湿地公园采煤沉陷区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

    以"公园城市"理念促进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提升的探索——以南京为例

    陶修华张彦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按照公园城市新要求,通过"公园+"和"+公园"路径,实现公园功能丰富化、城市建设"公园化",使城市成为一个"大公园",提高城市宜居幸福感.以南京为例,通过形成城绿交融的大美公园形态,构筑绿道串联的全域公园体系,在公园内植入更加丰富的功能以及生活生产功能"公园化",以此促进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提升,带动城市建设整体提升.

    公园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南京

    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城中村城市更新——以宜昌汉宜村为例

    李东
    157-159,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园城市"理念已成为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绿色发展与城市更新转型的重要手段,而城中村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遗症",对城市"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文章以宜昌最大城中村汉宜村为例,通过协调自然本底、提升城市功能、优化交通体系、营造城市风貌四个方面,以绿色生态优先、城市脉络织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为城中村改造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规划途径.

    公园城市城市更新城中村汉宜村片区

    设计思维导向的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初探

    张英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思维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美术基础强、理性思维薄弱的特点,以环境设计专业景观方向本科二年级设计初步课程为例,结合设计思维特征及教学内容,提出"直觉式—逻辑式—综合式"设计思维与"设计理论—设计实践"教学模块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建立"发现—解释—构思—实验—进化"的设计思维实践训练流程,展开以设计思维为导向的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初探.

    设计思维设计过程环境设计专业设计初步教学模块

    景观作为研究中国建筑的新视角——中国当代地域性的"自然建造"

    孙志健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西方景观理论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现当代建筑实践中关于建筑和景观、城市、地形的处理逐渐呈现出新的状态,景观逐渐成为塑造新时代批判的地域性的重要元素,本文以中国当代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线索、典型案例和产生影响三个角度简单探讨中国当代建筑实践中面向地景的自然建造,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地景景观当代地形建构自然

    山水人文视角下甘泉县景观系统规划研究

    韩宇婷党旭尧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是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避免景观同质化设计弊端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山水人文为视角,探索甘泉县中心城区的景观要素,针对现状问题,提出规划目标与重点,并从点、线、面三个维度提出规划策略,以期通过规划手段将自然山水与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建设,营造更具场所识别性、文化认同感的城市景观.

    景观系统山水人文空间规划甘泉县

    谈如何加强市政工程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管理

    齐颖张博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市政工程中,为保障道路桥梁的工程质量,做好施工质量的全面管理非常关键.而道路桥梁的工程施工往往较为复杂,施工时会面临不小的挑战,因此如何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理需要更多管理人员重点考虑.本文分析了市政工程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尝试总结加强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如做好施工规划、材料管理、监督管理等.

    质量管理道路桥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高速铁路富水黄土隧道二衬裂缝整治技术研究

    陈彦马禧祥李全慕建龙...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铁路是我国关键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国家长远发展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随着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高速发展,隧道工程规模和数量突飞猛增,但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隧道二衬混凝土裂缝问题不断凸显,给工程质量带来较大危害,同时也给列车运营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富水黄土等特殊地质条件下高速铁路隧道二衬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对质量缺陷整治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并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和探索价值.

    富水黄土特殊地质二衬混凝土裂缝缺陷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