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能利用技术高层住宅建筑外表皮一体化研究与设计应用

    曹茂庆邢宇凝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绿建通风性能化分析与风在建筑表皮的聚集效应简介,推进风能利用技术在高层住宅设计中的运用,通过环境风在建筑外表皮的聚集效应、风压效应、狭管效应的原理运用,实现高效率收集风能;风能利用技术与高层住宅建筑外表皮一体化设计,以及完善绿建风能利用新技术的创意构思,给高层住宅建筑外表皮带来风能利用新技术,推进我国绿色、生态美好家园建设,实现国家提出的未来"碳达峰""碳中和"建设奋斗目标.

    风能利用高层住宅建筑外表皮一体化

    家用新风系统对室内氡浓度的控制作用研究

    黄欣婷郭雨彤杨钰梁谢焱石...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使用RAD7测氡仪测量了衡阳某新装修住宅在关闭门窗、使用新风系统和打开门窗三种条件下的室内氡浓度并研究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关闭门窗的情况下室内氡浓度最高,约是启用新风系统时的3倍,是自然通风的8~10倍.关闭门窗时室内氡浓度最大值高达145 Bq/m3,超过了我国新建住房目标水平.关闭门窗和使用新风系统时客厅浓度均高于卧室,可能与客厅氡析出面积大、地面装饰材料瓷砖放射性高于木地板有关.室内氡浓度与温度不具有简单的负相关关系.该住宅在三种通风条件下,年有效剂量均低于国家控制标准,其中密闭条件下最大,启用新风系统时明显降低,自然通风时最低.使用新风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氡浓度,减少氡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氡浓度有效剂量家用新风系统通风条件新建住宅

    西安市高新区CBD商业区夏季热环境测试研究

    陈薇赵廿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恶化现象也日益加剧,CBD商业区由于具备人流聚集、高强度建设特征,热环境情况十分复杂.本研究选择高新区CBD内的锦业时代区域作为测试对象,并在其中分别选取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和建筑空间这3种典型城市空间共布置6个测点进行夏季热环境实地测试.通过测试数据分析研究不同空间类型及其下垫面材质、建筑形式等空间构成要素对CBD商业区热环境的影响,得到测试期间平均空气温度最低、平均相对湿度最高的空间类型,以及下垫面材质和建筑形式分别为广场空间、草地和建筑开阔布置形式,为CBD商业区的热环境优化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CBD商业区空间类型热环境

    绿色建筑理念下高校工业遗存再利用设计研究——以兰州理工大学旧锅炉房为例

    毕晓莉王兴伟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了高校工业遗存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在绿色建筑理念下,以兰州理工大学旧锅炉房再利用设计为例,结合地区气候特征,借助PKPM绿建节能软件,模拟分析现状室外风热环境和室内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及建筑节能等物理性能,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改进和优化,并模拟分析验证,让消极空间转变为健康、适用、舒适、节能的绿色高效空间,最后提出绿色建筑理念下高校工业遗存再利用的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理念高校工业遗存再利用设计策略

    基于缓解热岛效应的城市冷却铺装新技术

    陈志刚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自然植被和土壤减少,城市的下垫面被逐渐硬化,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大量研究与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冷却铺装是城市建设中缓解热岛效应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分类介绍了适用于城市道路、广场等硬化铺装的最新冷却铺装新技术及其缓解热岛效应的机理与效果,分析了各自的特点与适用性,为我国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热岛效应冷却铺装透水铺装新技术

    兰州老旧小区被动式建筑改造策略模拟

    苏蓬石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旧小区建造之初,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并未成为设计依据与遵循标准.调研结果显示,兰州老旧小区在室内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等方面存在问题,不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满足居民对室内热环境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建筑能耗,便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大问题.文章运用Climate Consultant软件对兰州当地气候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老旧小区现状问题得出适应当地气候的被动式建筑改造策略,最后通过DeST-h软件对策略进行定量模拟.结果显示,在保温、外窗、遮阳、通风等方面采取的被动式改造措施,能保证室内热环境舒适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同时,对单一被动式改造策略与组合被动式改造策略的定量模拟,可为当地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参考与借鉴.

    气候数据老旧小区被动式改造策略软件模拟

    基于文化资本的社区更新研究——以呼市老城墙片区为例

    马嘉翼白洁
    29-3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城市发展正处在增量增长逐渐转为存量更新的阶段,而社区作为城市的载体,也处在存量更新的阶段.社区文化是社区更新的重要动力之一,其既有资本的自身特征,也承载着社区居民的精神回忆.本文从社区文化资本这个理论的物质属性出发,以呼和浩特市老城墙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该片区现状问题提出了更新策略.结果表明,运用文化资本更新该片区,需围绕物质空间、片区治理结构及文化活动等进行,以期达到片区空间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文化资本老城墙片区社区更新

    欧洲城市形态学研究综述:存量规划下城市设计转型的理论支撑

    吴嘉琦杨潇郑颖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当下的存量规划转型期,城市设计也正转向针对存量空间资源的品质提升.作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核心理论,城市形态学在21世纪成了欧洲先发国家城市设计的重要支撑,但目前中国对城市形态学最新理论的引介仍不足以有效指导转型期的城市设计实践.为此,本研究从概念框架、实践经验和理论发展三方面概述了欧洲城市形态学研究的相关进展及其对存量规划中城市设计的重要意义,指出城市形态学作为方法论对中国当前的精细化城市管控与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应用价值.

    城市形态学城市设计存量规划存量空间资源规划转型

    城市剩余空间更新对社区日常生活影响探析

    陈卓哲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剩余空间不仅是城市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地居民日常活动的空间载体.本研究基于相关城市更新理论和已有案例的整理与分析,从老旧社区在地居民日常生活视角切入,对城市剩余空间与在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关联性进行研究,以探讨城市剩余空间的更新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和价值.经分析,本研究得出,城市剩余空间更新在物质上可为日常生活提供更便捷、更有意义和更多样的场所;在精神上使在地居民与空间构成熟人关系,提升双向安全感.

    剩余空间在地居民社区更新利用价值意义场所

    生活圈视角下丘陵城市居住用地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李健丁雅琳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丘陵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差异化的社区生活圈地理区位模式,进而影响居住用地空间形态建构.本文以具有典型丘陵地貌特征的大连市为实证研究对象,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空间研究基本单元,通过内部地貌特征、近邻环境条件共同作用,归纳不同社区生活圈地理区位模式,分析居住用地空间演变过程与空间形态特征,并提出居住用地发展策略.研究表明,社区生活圈地理区位模式分为山谷式、边坡式、山麓式、城鞍式、近港式;不同地理区位模式的居住用地在空间演变过程与形态特征方面构成着对应关系,以此提出生态补偿与查漏补缺、地域要素向城市渗透、因势附形与虚实结合、整合预控与高效供给并置的适地性居住用地发展策略.

    丘陵城市社区生活圈居住用地空间形态演变地理区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