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谭林田娇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为城乡规划专业带来新的挑战和历史机遇,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案例,从培养目标定位、优化培养计划、凸显专业特色和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出发,探讨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响应策略,为我国高校规划专业教育提供启示.

    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

    基于城市意象五要素的校城边界空间优化——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为例

    何沁洋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高校建设已经步入存量时代,基本稳定的校园空间结构与日新月异发展的城市空间之间存在割裂.为缓解校城边界空间出现的断层,本文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为例,借城市意象五要素解构边界空间为道路、边界、节点、地标、区域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边界空间要素之间的平衡逻辑:秩序与被秩序.从而通过边界开放封闭的动态平衡改善区域割裂现状,提升校城边界空间活力.

    边界空间校园城市城市更新城市意象

    城市水运空间转型的类型学思考

    陈波姚冠杰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中的水运空间为例,以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探讨城市滨水空间更新中水运空间转型的设计方法与类型学意义.研究回溯了城市水运空间发展的历程,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归纳城市水运空间更新中的类型学特征,并针对设计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重点进行总结,提出了结论和启示.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复杂的城市条件、功能条件和社会矛盾梳理更新条件并阐述设计方法,为类似项目的 设计提供参考.

    码头水运空间空间转型类型学

    沈阳市铁西区公共服务设施可步行性评价

    黄荣鋆吴文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步行作为一种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如今更加受到大众的重视.分布在居住区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人们步行出行的主要目的 地之一,其种类、数量和空间位置布局影响着人们对出行方式的选择.本文通过采用步行指数算法,评价沈阳市铁西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可步行性,以及区域内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铁西区公共服务设施可步行性水平整体较高,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主要位于老工业基地铁西区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种类与数量及位置布局基本满足了小区居民日常步行出行的需求.铁西区经济开发区可步行性沿沈辽路分布,整个区域内可步行性程度主要受交通因素影响.

    步行指数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交通因素

    老旧小区街道空间共享设计策略研究

    佘乐乐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兴建大量封闭小区.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当时兴建的住区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发展的需求.于是大量封闭小区逐渐打开,向社会开放,这种共享街道的方式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闭小区带来的危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享街道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现实情况,结合成都市小通巷街道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运用修复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时空"共享性"原则对老旧住区进行更新改造.

    共享街道时空间共享内外使用者非正规性商业空间

    "城市美化运动"的本土化认知与实践——基于近代报刊文献的研究

    单瑞琦杨谦君
    55-5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近代报刊文献为研究素材,通过文献综述、词频统计与词云计算,发现诞生于西方的"城市美化运动"在近代时期的本土化认知和实践具有阶段性特征:认知的进程经历了"觉醒—丰富—骤减—重归"四个阶段;实践进程经历了"缺失—极少—爆发—多元"四个阶段.认知在觉醒期和引入期明显超前于实践,在爆发-转折期的前半段与认知相一致的综合性实践全面开启、爆发,在爆发-转折期的后半段理念的讨论骤减、实践也转由日伪政府主导.到丰富期,理念与实践间的统一性和针对性均有所加强,且与都市计划、市容整饬密切相关."植树"议题贯穿本土化认知与实践进程的始终,是最为核心的实践手段.

    城市美化运动实践近代报刊植树词频分析

    居民自建房对城市的影响及建议

    关维刚程朝霞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居民自建房地处中心城区,却为集体土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转移中心城区,租房热导致自建房无序化发展,对城市带来了很大影响.结合运城实际,分析了自建房无序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提出了加强自建房管理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中心城区自建房规划管理

    城镇化视域下的古民居产业化

    梁变凤杨怡凡徐强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镇化进程中古民居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必然趋势,古民居产业化既保护了传统文化,又拉动了经济发展,是实现良性循环经济的良好途径,也是实现城市和乡村生活更美好的软实力.由于城镇化建设正处于高速扩张期及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等种种因素,全国各地许多古民居濒临拆毁和放任坍塌废弃的命运,古民居产业化的形势严峻.随着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存已成为发展共识.当前,探索和研究古民居产业化显得尤为重要.

    城镇化古民居产业化城市扩张

    山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分类及文化旅游可行性研究

    姜乃彬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对山东省公布的35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详细调研分析.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与市中心距离、用地性质、重要性—表现程度(importance performance analysis,IPA)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对街区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街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于街区分类及评估情况提出山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文化旅游的对策和建议,为街区改造及城市更新发展提供指导方向及参考依据.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城市更新

    甘肃地区民居民宿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

    蔡萍孙来忠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甘肃地区的民居民宿为研究对象,从甘肃地区的民宿民居发展现状出发,分析研究甘肃地区的民宿民居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提出了有效且有操作性的整改措施.根据目前的发展状态对甘肃地区的民宿民居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希望本研究在甘肃地区民居民宿发展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以甘肃地区的民宿民居发展带动整个甘肃地区乡村经济的整体繁荣.

    民宿民居甘肃民居发展民居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