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技术在传统村落中的传承与发展——以苏州堂里村堂里为例

    李晓晗吴捷沈景华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在营建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绿色观念和节能措施,然而当代村落的不当发展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研究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的绿色技术对当地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对比等方法,对建筑群、建筑单体等包含的绿色技术及节能手段进行了提炼.以苏州堂里村堂里为例,通过结合夏热冬冷地区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适应性气候的典型特征,分析了苏州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的本土化传承方法,力求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村落绿色技术可持续发展生态宜居

    嘉兴市乡村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路径探究

    吉淑奇张萍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嘉兴市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船精神的起源地,嘉兴市乡村红色文化遗产种类多、历史久、范围广,做好对乡村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促进嘉兴市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结合建筑学、文化遗产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采用实地调研、测绘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嘉兴市范围内红色文化遗产村落保护现状及落实情况,尝试总结出嘉兴市乡村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主要的三种发展模式:科技农业带动产业型、数字赋能文旅融合型、红色线路联盟共赢型,并对这三种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建议.

    嘉兴市美丽乡村建设红色文化遗产发展模式保护利用路径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周甜甜梁晓慧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有着数不胜数的传统村落,而传统村落作为载体能够更加有力地诠释一个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在广西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里,具有特色的村落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有着自身独特的优点.本文以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高定村以及程阳八寨为例,讲述了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现存问题以及保护措施,以保存传统村落的真实性,减缓其消亡速度,实现长远发展.

    传统村落高定村程阳八寨保护与发展

    陕北窑洞民居潮湿成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析

    杨瑞杨红霞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窑洞作为陕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形式,不仅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沉积,也充分体现着黄土高原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但窑洞在修建和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潮湿问题尤为严峻.本文以陕北地区常见的靠崖式窑洞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和大量资料查阅,总结分析出陕北窑洞潮湿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气候、窑洞构造及其他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窑洞防潮改进措施.旨在通过合理的改善措施来提高窑洞的居住性能,使陕北地区窑洞建筑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陕北窑洞潮湿改进措施

    国内近十五年遗产与认同的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

    李坤钰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遗产与认同的相关研究在国内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认同视角下的遗产研究能够扩展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将CNKI数据库中国内2005-2021年的516篇以遗产与认同为主题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绘制与分析,研究发现:①研究数量在2010-2012年爆发,作者与机构之间的合作潜力很大;②研究热点集中在文化、地方与身份认同等视角下对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各类遗产研究中;③研究阶段包括族群等部分遗产与认同类别的初步探索阶段,不同领域、类型、尺度的基础研究阶段,以及多元融合的发展研究阶段.未来研究应更注重遗产与认同的学科交叉与动态融合,建立遗产与认同的研究体系与路径.

    遗产认同CiteSpace知识图谱研究综述

    里弄与里弄之外——上海老城厢近代居住建筑类型研究

    张劭祯
    125-12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对上海近代居住建筑类型的研究层出不穷,尤其是在里弄建筑的研究中,相继出现了从风格、原型和空间要素角度出发的三种分类方法.但是,这些分类方法大都建立在对两租界所在区域的调查和概括上,对经历了不充分近代城市化过程的上海老城厢缺乏有力的解释.本文聚焦于明清时期上海县城所在的老城厢地区,尝试从建筑利用方式的角度,辨析出老城厢常见的公馆建筑、出租里弄和沿街市房三种居住建筑类型,进一步阐释它们的特征,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上海老城厢居住建筑里弄公馆建筑

    基于行为分析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规划研究——以厦门市中山路为例

    陈忠良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街区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数据源与技术方法的限制,现有研究缺乏量化的行为分析支撑.本文通过行为分析手段对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规划进行研究,以此支撑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结论 呼应研究目的 ,将行为数据分析与规划方法结合应用于实践,为今后的规划研究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历史文化街区行为分析旅游规划GIS中山路

    色彩心理学视角下麻达卡村传统民居色彩研究

    贾祥龙
    134-13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色彩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表达语汇.在传统民族建筑中,藏族建筑色彩极富特色.本文以色彩心理学为基础,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麻达卡村的传统民居色彩定性、定量分析,初步提出传统民居建筑色彩的建档方式,并对麻达卡村传统民居建筑色彩信息建档,从色彩心理学角度对麻达卡村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常用色,即白、红、黑、蓝、绿、黄的心理象征意义和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对于日后修复、新民居建筑单体设计和规划设计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藏族建筑色彩心理学麻达卡村村落保护

    沈阳近代铁路建筑遗产特征解析

    王倩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沈阳近代铁路建筑遗产经历了东北沦陷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重要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东北近代铁路建筑遗产的缩影.本文通过田野走访和文献查询等方法统计沈阳铁路建筑遗产点的现状及等级,对沈阳近代铁路建筑遗产的建筑特征进行梳理研析.从建筑功能布局特点、建筑风格发展趋势、建筑结构技术特征三个方面,探究沈阳近代铁路建筑的设计手法及特征,解析建筑风格的起源与演变历程,总结建筑构图的比例关系,希冀为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沈阳近代铁路铁路建筑遗产建筑特征解析

    社区博物馆理念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共营策略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西秦村为例

    姚岚陈稳亮阳洁璐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博物馆建设作为乡村文化遗产在地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手段,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同时也为乡村社区治理模式构建提供平台.本文通过梳理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西秦村文化遗产资源,并对社区博物馆规划建设进行分析,试冈在物质空间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将博物馆自上而下的文教职能与村民自下而上的营建行为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多方力量与价值,更好地实现文化遗产传承,并探索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治理与发展协同策略.

    社区博物馆乡村文化遗产乡村治理社区共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