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统村落建筑形态分析与保护更新设计研究——以通江县梨园坝村民居为例

    刘吉宇杨毅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2年国家开始收录传统村落名单以来,传统村落的民居研究与保护更新设计逐渐步入大众视野.本文通过对梨园坝村进行实地调研与测绘,深入挖掘其村落文化与建筑内涵,结合川东北传统建筑案例,对梨园坝村民居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希望为今后国家传统村落的研究提供思路.

    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形态空间保护更新

    传统村落的更新与可持续旅游开发研究——以张家楼村为例

    李芳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传统村落更新与开发为切入点,结合张家楼村的现状,分析了村落的空间特色、建材特色、建筑特色和文化特色,提出了张家楼村落更新与开发应结合当地的建筑文化、磁州窑文化和佛教石窟文化等内容来开展,取得保护与开发双赢的效果.

    传统村落可持续旅游开发

    近代武汉的城市民生类建筑探析

    孙燕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汉作为近代中国从传统到现代转型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其近代城市建筑的兴起与发展也深受这一转型过程的影响.从电话、电报、电灯公司的兴建,到东西合璧风格的里分民居的兴修,近代武汉的城市民生类建筑也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与融合过程.

    近代武汉城市民生类建筑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平遥古城街巷式商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李承来刘曦子齐天雅吕刚...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遥古城作为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以别样的风采展现着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中,古城内居民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不断有居民搬离古城.古城居民需要快速适应旅游经济,并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本文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对不同人群视角下的古城分别进行建模分析,结合北方传统民居特性和实地调研成果,对古城内所有街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古城街巷式商业空间进行分类.本文研究对平遥古城居民自组织的商业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对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平遥古城空间句法街巷商业空间

    建筑遗产与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与开发研究——以五台山佛光寺和闫家寨村为例

    闫艺赵志阳
    105-10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传统村落活化并且展示新作为,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成为遗产保护的重要趋势.本文以五台山佛光寺和闫家寨村为例,从村落风貌与历史建筑的协调、适应,传统村落发展对旅游体验的提升,基于古建筑旅游的乡村振兴等方面探索传统村落与建筑遗产整体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优化路径.

    整体保护开发传统村落遗产活化乡村旅游

    遗产旅游下的少数民族老城区有机更新策略研究——以伊宁市喀赞其少数民族老城区为例

    宁岩松艾斯卡尔·模拉克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华夏文明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老城区犹如一本鲜活且珍贵的民族历史书,记载了民族传承的悠久历史,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既保留了蕴含民族风貌的建筑文化遗产,也延续着许多少数民族的特色风俗,因此少数民族老城区社区成为当下旅游项目中的黑马.本文结合伊宁市喀赞其老城区旅游开发项目案例,以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为基础,以有机更新理论为指导方法进行研究,同时纵向对比国内外经典老城区社区参与旅游案例,探究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型老城区保护与有机更新策略.

    遗产旅游少数民族老城区改造有机更新

    气候因素影响下的民居地域性形态——以川西高原藏族碉房为例

    别烨李莉萍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是地域建筑形成不同地方风貌的重要成因,气候对建筑的布局、形态、功能、空间、建造都有一定的限制.民居建筑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本文以川西高原藏族碉房为例,对藏族碉房的空间模式进行分析,归纳这一气候条件下民居的地域性特征,并且试图从更加具体的尺度、技术、细节方面体现这些空间模式语言的地域性特点,希望能对川西高原的现代地域民居的设计建造有一定的帮助.

    地域气候民居空间形态地域性模式语言

    三维空间的交互——一种改善高层住宅居住空间环境的方法

    张军杰谢秀丽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高层住宅建筑居住空间的局限性,通过论述三维空间交互的概念及存在的必要性,并结合相关案例探究三维空间交互的表现形式及如何通过三维空间的交互对其优化,来达到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目的.

    高层住宅居住环境公共空间三维空间交互

    体育建筑地域性当代表达的设计研究——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全民健身中心设计为例

    吴娇娇杨毅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我国各地新建了大量的体育建筑.本文通过对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全民健身中心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展开研究,深入挖掘维西县地域性文化,从总平面布局、功能组织、整体造型和细部形式方面阐述当代体育建筑的创作思考.

    全民健身中心地域性体育建筑傈僳族

    集合住宅的"集约化"与"离散化"辨析

    刘雪婷王冬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居住人群对居住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集合住宅设计方会更多反思以单一复制与高层堆叠的设计手法带来的弊端.当今,国内出现的集合住宅设计中的一部分更趋向重视居住空间的"透空性"与"呼吸感".文章从柯布西耶马赛公寓集约性反思开始,以贵阳花溪"梦溪笔谈"和深圳美伦公寓为例,探讨集合住宅在21世纪人居环境要求下集合住宅设计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集合住宅集约性马赛公寓"透空性"住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