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部建筑设计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钟中孟祥茹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深圳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不断扩大的医疗需求与深圳不断缩紧的医疗用地产生了矛盾.本文对8所深圳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部案例进行规划、布局、流线三方面的对比分析、归类与总结,并提出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部的设计策略.

    大型综合医院门诊部布局流线设计研究

    共享:近郊TOD开发的创新模式——近郊区域轨道交通综合体开发模式的创新研究

    韦舒懿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近年来我国大型城市发展的扩张阶段中,近郊区域轨道交通站点存在的人流潮汐问题,本文提出以经济学中的"共享经济"概念与建筑学中的"共享空间"概念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近郊轨道站的三个影响范围实现经济上和空间上的共享,最终形成新的"共享TOD"模式.该模式使站点能够在清晰地解决不同时间点的交通接驳的同时,使开发空间在不同时段中保持高效利用状态,从而提高其商业机会和社区活力.笔者通过提出该模式,探讨了新的经济模式和传统的TOD开发空间如何相互结合的问题.

    共享TOD模式共享空间城市近郊区地铁站点

    智能工厂环境的视觉优化设计探索

    刘超熊静波华歆张昊...
    145-148,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制造业的兴起,如何优化设计智能工厂视觉环境成为新的挑战.为了探索和提升此领域,本文以某先进航空制造厂房为对象,通过理论研究、案例学习、问卷调查与实地探访等多种途径,确认设计目标与原则,对智能工厂的视觉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形成规范指引.此工作方法和结果可以为将来的新型工厂视觉设计提供借鉴,助力我国的科技产业升级转型.

    色彩设计视觉导引工业5.0智能制造智能设计

    超现实氛围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以MAD建筑实践为例

    曲敬铭孙文健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MAD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实践与设计方法为例,简析超现实氛围在建筑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结合MAD建筑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设计语言来解析MAD在不断探索的建筑设计实践中超现实建筑语言的表达,并对超现实主义的建筑氛围所表达的形态特征、文化内涵进行简要的分析.

    MAD建筑超现实主义空间氛围未来建筑

    关于改善灾后群体心理障碍的室内设计手法分析

    唐建孙美琪陈杨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难以抗衡的自然灾害不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财产损失,还给灾后群体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为此,设计师开始不单单关注空间设计,试图通过色彩、家具、灯光、材质等设计手法打造出一个适合居住和疗愈身心的空间,引导灾后群体心理、生理健康的生活.本文以环境心理学、循证设计理论为导向,主张设计师要根据灾后群体受创的实际情况来定向设计不同的疗愈空间环境,希望通过疗愈空间的打造,能够帮助灾后心理障碍群体减轻痛苦.

    心理疗愈灾后群体心理环境心理学循证设计理论

    桥阴海绵体颗粒物ENVI-met模拟及水景观改善研究

    秦凡凡殷利华
    155-15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结合雨水就地收集管理的桥阴海绵体建设,减缓桥阴颗粒物污染.以武汉高架桥为研究对象,通过ENVI-met软件建立桥阴水景观的颗粒物PM2.5、PM10消减模型,对比10 %、45 %、80 %3种不同的水体占比的模拟结果,研究发现:适当增加水体面积,匹配桥阴空间灵活设置雨水、水体管理形式,桥身安装水箱对雨水就地收集净化和喷淋等措施,有助于改善桥下颗粒物环境和提升空间景观质量.

    风景园林城市高架桥颗粒物ENVI-met模拟水景观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使用状况评价——以普洱市梅子湖湿地公园为例

    黄颖王颖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保护湿地的一种有效手段,城市湿地公园的打造既有助于保持并改善湿地的生态功能,也能够为民众提供消遣娱乐的场所,本文将目光聚焦于普洱市梅子湖湿地公园,通过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使用后评价(POE)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调研形式,对公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搜集来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形成调查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策略与建议.

    梅子湖湿地公园环境行为学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使用后评价(POE)

    合肥市巢湖滨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满意度研究

    黄安琦叶小群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滨湖国家湿地公园游憩满意度评价研究.本次研究旨在协调巢湖滨湖湿地的建设和管理,维护其生物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生态景观多样性,推动合肥市滨湖区域的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周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湿地公园游憩者游憩满意度评价因子满意度分析

    历时性与共时性理论下住区景观设计探索

    陈岩孙弋宸李书博周啸飞...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住区景观建设现已成为住区建设总体评价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如何科学推进住区景观设计全面、高效发展,是我国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提出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理论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与学科交叉等研究方式,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全面认识住区景观设计,为今后的住区景观设计提出有效导向与成功经验.

    索绪尔共时性历时性居住区景观设计

    基于PSPL法的城市街道公共空间品质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北路(桂林路—宜山路段)为例

    陈元清史争光
    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丹麦建筑师扬·盖尔先生提出的PSPL调研法,对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北路(桂林路—宜山路段)街道进行城市街道公共空间调研,尝试以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评估该城市街道路段的公共空间质量和市民公共生活状态.经分析研究后,提出该城市街道路段公共空间品质的改进设想和建议.

    城市街道设计公共空间品质PSPL法公共空间分析公共生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