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晋商文化对碛口黑龙庙的影响研究

    冯瑞萌任莅棣赵鸣
    161-16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晋商发迹于明,兴盛于清,衰微于民国.黑龙庙的营建历程正如晋商的发展历程一般,起创于明,庙宇规制完善于清,随着交通发展,晋商衰落,黑龙庙也逐渐鲜为人知.本研究在历史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黑龙庙的营建历史进行梳理,从庙宇的选址、布局到建筑单体的形制及细部装饰着手,探讨晋商文化对黑龙庙的影响.研究发现,黑龙庙营建与晋商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黑龙庙在清末民初逐渐由"水神祭祀场所"转为"晋商的活动中心",由"娱神"转为"娱商",展现出以晋商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融合风格.探讨晋商文化对黑龙庙的影响,可为不同地域水神庙的建筑文化挖掘与历史传承提供一定参考.

    碛口黑龙庙水神庙地域建筑晋商文化建筑文化

    近二十年国内遗产廊道研究特征与热点——基于文献统计与知识图谱分析

    赵伟光张文辉王青青杨凯...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关于遗产廊道的研究自概念引入、逐步深入已过20年.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与文献计量统计,将CNKI数据库中2001—2020年的国内遗产廊道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绘制.文章从文献时间分布、研究机构,以及作者、研究热点及演变过程分析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表明:国内关于遗产廊道的研究是一个渐进过程,较大的文献量出现于2014年,近几年持续增温;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构建策略等主题是研究的热点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遵循了从早期理论辨析,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再到更加细致化、系统化的基本规律,同时强调将遗产廊道与区域宏观发展战略结合也是其重要的趋势.

    遗产廊道CiteSpace文献统计研究热点研究特征

    从梦溪园到小盘谷——大运河文化视野下的建筑文化在地性研究

    莫非奇贾洪梅顾琦珏李余...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考察扬州时,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在全球化的今天,以大运河文化视野选择具有极强在地性的建筑文化来观察,具有特别意义.文章精准选择镇江沈括故居"梦溪园"和扬州周馥故居"小盘谷"为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及数字化模拟等方法,从时代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其建筑文化进行在地性研究,并探讨数字化传播的必要,从市场需求角度提出价值变现的多种可能,以期在数字化社会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播、为我国城市的建设提供一点思路.

    大运河梦溪园小盘谷建筑文化在地性研究数字化传播

    唐代文人园林中的夜间活动与园林空间探析

    孙婧王晓晖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繁盛的经济背景和开放的社会风气下,唐代文人的夜间活动愈发丰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宅园的营建和园林内夜间活动的发生.文章从唐时文人园林中主要的夜间活动与园林空间之关系入手,在解读史料的基础上辅助以复原图等图像研究,探究二者间的具体影响和互动关系.希望透过夜间这个特殊的视角,探究园景的设计营造,为古典园林史的研究从微观角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为当代园林夜游活动提供启示.

    唐代文人园林夜间活动园林空间

    建筑生成式设计的程序语言及其有机性研究

    刘昊金承协杨颖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形态发生高度符合遗传信息的预示,环境力则需通过自然划定的机制作用于这些信息,进而引导生物向更具适应性的方向发展.在这里,有机物质仅作为信息获取实体的基础,重要的是信息本身对环境展现出一种积极回应的有机特征,而这种特征同样隐藏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并且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加以运用.从历史中出发,将建筑设计生成过程类比生物形态发生过程,试图指出信息科学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与探索过程所中展现出的一种 "有机设计"的可能性.

    建筑生成形态发生参数设计有机性建筑算法有机建筑

    富水砂层盾构穿越铁路技术研究

    徐旭
    187-190,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地铁建设的飞速发展,盾构下穿各种运行中的铁路施工已成为几乎每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必须应对的问题.为了解决在富水砂层的地质条件下盾构施工穿越铁路时的施工难题,对复杂风险下的盾构施工带来的穿越风险和接收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复杂风险下的盾构接收时的安全控制问题.结果表明:施工时的工序安排非常重要,穿越和接收连续施工是成功的关键;破除洞门和拆除钢套筒存在重大风险,应提前准备随时可供使用的填充材料,并采用弧形钢板焊接进行封堵.通过盾构施工技术的研究,能很好地确保在富水砂层条件下盾构穿越铁路时的安全,此次施工为以后面对更为复杂的类似工况提供一次借鉴.

    穿越铁路风险叠加盾构接收安全控制

    移植中的接纳衍生与在地呈现——近代日籍建筑师在青岛建筑风格解析(1914—1945年)

    成帅马洪哲刘珊
    19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1914年以来,日籍建筑师在青岛开展建造设计,建造类型多样与风格各异的建筑,建设活动一直持续至1945年.在此时段建造、遗存至今的建筑反映出日籍建筑师对于青岛1898—1914年在地风格的接纳与重构,当时日本风尚和国际潮流的移植与投射.不同风格交织衍生,在地呈现纷繁各异的图景.文章内容属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定建筑遗产的群像描绘与风格阐释解读.

    近代青岛日籍建筑师建筑风格

    青岛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研究——以芝罘路71号为例

    徐飞鹏原明健蒋正良
    196-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文章通过总结青岛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对《青岛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技术导则》的具体解读,并以芝罘路71号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设计为案例,对青岛近代建筑保护利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为青岛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导则主要立面主要结构平面布局芝罘路71号

    基督教堂建筑的风格类型及特征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

    秦臻张伟郁温雅馨陆佳敏...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对象是南京地区基督教堂建筑,通过对南京地区基督教堂建筑的现状进行走访、调研和分析,分类总结出该地区基督教堂建筑的风格类型,同时从朝向选择、平面形式、立面形式、内部空间等建筑特征对该地区基督教堂进行分析,同时也是对传统基督教堂和当代基督教堂在南京的现状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

    南京地区基督教堂建筑风格类型建筑特征

    基于服务设计的医疗建筑空间绿色发展策略分析——以澳门科大医院为例

    薛亦清邢亚龙
    20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服务设计的理念,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以澳门科技大学附属医院为例,对医疗建筑内部空间及周边环境的绿色发展策略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场地观察法,以实景照片呈现空间现状,通过对就诊人员及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当前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活动现状和满意度,发现医院内部空间及周边环境存在的痛点,通过制作用户旅程图,总结呈现调查结果.最终针对空间规划不合理、设备陈旧、环境压抑等问题,提出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方案,继而提高医疗建筑空间效度,优化就诊环境.

    服务设计医疗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