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沙溪古镇看建筑遗产修复的整体观

    周书涵
    147-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整体观的角度出发,以世界建筑遗产云南省大理市剑川县沙溪镇复兴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的方法进行探索,以期为后续类似建筑遗产修复提供借鉴.基于对遗产价值的判定,通过分析古镇现状,梳理当地建筑遗产本体与周边环境等要素的关系,从建筑遗产中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识别性和可逆性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保护和修复设计方法,总结保护经验,并提出批判思考,从而更好地使遗产修复融入历史环境,回应地域特性和历史特性.

    建筑遗产修复整体观真实性沙溪古镇

    刘家琨作品中的新地域主义类型学思想探析

    沈巧蕊王琳冯钰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西方新地域主义建筑类型学背景下,研究我国西南地区代表建筑师刘家琨作品中的新地域主义建筑类型学思想,有助于建筑学者在设计实践中更好地将本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进而创作出具有我国传统气息的本土建筑.文章以新地域主义建筑类型学为切入点,用类型学观点分析本土建筑设计师刘家琨的实践案例,分别从场所空间、建筑造型及材料肌理三部分,系统全面地探讨解析其各部分的西南本地原型提取及现代转译.总结发现,刘家琨多数实践作品中的建筑类型学原型借鉴于市井民居.

    建筑类型学新地域主义刘家琨本土建筑

    南京明孝陵享殿建筑仪礼空间研究

    梁振西李国华张哲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京明孝陵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寝,深远地影响着明清数百年帝王陵寝的发展.享殿是明孝陵陵宫区内的主体祭祀建筑,兼有日常祭祀和大规模祭祀的双重功能,具有开创性的时代特点.通过对皇陵享殿发展历史脉络和明陵祭祀制度及空间特征的梳理,阐明时代文化需求对陵寝建筑仪礼空间的影响.对孝陵陵宫区建筑仪礼空间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明初帝陵的祭祀文化,而且可以为明孝陵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明孝陵享殿仪礼空间祭祀空间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记忆延续路径研究——以兰州市白塔山—中山桥轴线为例

    魏娟霞
    157-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记忆的断层现象是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兰州市白塔山—中山桥轴线空间的功能演变、街巷发展和城市记忆要素进行解析,对兰州市白塔山—中山桥轴线空间的城市记忆要素延续路径进行探索,最终认为城市记忆延续应当从城市轴线的功能定位、街巷空间肌理,以及各类文化符号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从而明确城市记忆的延续路径,并最终成为城市空间和文化构成最集中的体现.

    城市记忆白塔山—中山桥轴线街巷空间文化延续

    基于PCA的城市湿地公园中医养生文化景观综合评价

    唐心怡尹建强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受访者对城市湿地公园中医养生文化景观的认知度和期望度.结果表明,受访者对城市湿地公园中医养生文化景观的认知度整体较高,中医养生文化在景观中的运用正在慢慢为人所知.在受访者对城市湿地公园中医养生文化景观期望度分析中,选取了6个主成分作为主要成分,其中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中医养生主题内涵、净化空气功能、景观可达性、科研科普教育价值,以及养生服务设施配置的荷载量较高.这表明人们有着较强的养生防病意识,并希望通过城市湿地公园满足日常养生需求,以及学习中医养生文化的知识与内涵.因此,将中医养生文化运用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可为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城市湿地公园中医养生文化认知度期望度主成分分析

    温州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构建历程

    林瑞翔庄宇
    164-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州是典型的以水网密布为主要地形特点的城市.当代温州城市空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导中,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具有特色的依托水网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以温州中心城区(面积70 km2)为例,通过对其滨水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文脉、形态的考察,回顾其构建历程,试图寻找对以水网为主要地形特点的广泛城市,在自上而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设计、实施中的借鉴意义.

    滨水公共空间城市设计温州公共空间系统

    城市口袋公园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以聊城市知秋园为例

    王星菡郭瑞芳马一杰崔群...
    172-17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口袋公园为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提供了载体,城市居民的活动使袖珍公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过对使用者的满意度调查,探究场地环境及园内设施是否达到使用者满意的程度,满意度越高,场地使用率越高,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越高.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的方式分析出使用者对聊城市知秋园的满意度评价,并寻找口袋公园亟须解决的问题,从园林景观设计层面提出相应的优化处理策略.

    城市口袋公园满意度优化策略

    LID城市道路植物配置评价与优化——以青岛市市南区为例

    徐宁漫陈菲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道路绿地中植物的科学配置对建设低影响开发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以青岛市市南区典型的6段城市积水道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单元法进行调查分析,并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LID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评价体系,其包含5个评价项目和12个评价因子.结果表明:Ⅰ级道路3条,生态单元5段;Ⅱ级道路1条,生态单元4段;Ⅲ级道路2条,生态单元3段.综合评价指数在2.52~3.82之间.因此,研究对道路整体及生态单元分段提出植物配置优化设计方案,以期未来为LID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城市道路植物配置LID综合评价指数法生态单元优化改造

    寒地滨水空间形态与生态关系关联及优化研究

    李俊荣刘代云
    179-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对城市生态问题认识的逐渐深入,关于空间形态与生态关系之间的关系思考日益受到重视,着力于探求空间形态与街区外部空间生态关系的关联性.基于此,以大连市马栏河下游区段为例,分别确定空间形态特征及指标和生态因子特征及指标,通过实测所划分街区的生态数据,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和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到各指标相关程度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从空间要素布局和生态关系调节两个层面提出寒地滨水空间的优化策略及马栏河下游区段的改造建议.

    空间形态生态关系关联性典型相关分析

    明代吴宽东庄园林复原及特征研究

    李朵陈慧
    18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庄"是明朝名臣、诗人吴宽在苏州的一所大型庄园园林,其园林风格、田园逸趣,不事雕琢,以田园山水为题材,既不缺乏浓厚的文人气息,也不失隐居的独特乐趣.东庄也由此成为后世庄园园林中影响最深远的庄园之一.通过对文献、古籍、园册的梳理与分析,绘制了"东庄二十一景拓扑图",从而推理"东庄平面图".从东庄得天独厚的造园环境、紧密的山水骨架、古朴的建筑风格、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具的植物景致,以及晴耕雨读的文化氛围展开分析.不仅要厘清东庄空间布局,也力求为明代江南庄园园林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明代园林东庄吴宽园林复原庄园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