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旅游小镇商业空间布局与城镇空间结构的相关性研究——以喜洲古镇为例

    杨颖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的城市研究表明,城市空间结构与商业设施布局具有相关性.而近年来随着旅游城镇化发展,旅游小镇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研究利用空间句法(Depthmap)与ArcGIS中的核密度估算法对喜洲古镇的商业聚集与城镇空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旅游小镇商业布局与道路空间的整合度、选择度呈现明显正相关;②购物服务类商业分布受道路可达性、选择度的影响较明显;③餐饮服务类商业以线性分布为主,在选择度较高的路段形成聚集;④生活服务类商业受旅游商业的影响,空间分布较不均衡,在整合度较高的街区巷道形成聚集;⑤住宿服务类商业分布主要受交通条件影响,道路结构对其影响力较弱.

    旅游小镇商业聚集空间结构空间相关性

    客户需求导向下的健康社区规划设计策略——以嘉兴环汇臻怡府为例

    张文志叶志侨李晶王浩...
    53-5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社区"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根本落脚点,社区规划是建设健康社区的重要途径.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大流行,深刻改变了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也引发了设计师对健康社区规划的再度思考.文章从客户的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需求出发,结合嘉兴环汇臻怡府社区规划,探讨如何实现健康社区环境的自然化、土地使用的混合化、交通系统的体系化、公共空间的共享化,推动健康社区的规划建设.

    客户需求健康社区规划设计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湘乡市山枣村为例

    温宇灿刘坚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乡村公共空间文旅融合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策略,文章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文旅融合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公共空间设计规律以及公共空间文旅融合之道.提出乡村公共空间文旅融合的设计策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文化自信;采用本地文化资源,打造乡土旅游场景;挖掘本地民风民俗,营造乡土旅游氛围;提炼本地文化元素,升华文化旅游品质.最终以湘乡市山枣村为例进行应用.

    文旅融合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山枣村

    微更新视角下老旧社区交通体系优化研究——以崇州市金鸡社区为例

    李辉蒋蓉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备受关注,通过微更新解决其停车不便、通行困难、交通安全性差等一系列交通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区域活力以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选取崇州市金鸡社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其在交通设施、交通空间及交通管理等交通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原因,结合社区交通特点及发展要求,提出在"微更新"视角下通过"微改造"的方式优化交通体系,并从空间提升、人车友好、车行序化、街道活化、强化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具体优化措施.旨在为老旧社区交通体系优化方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以更有效地创造高品质街道空间,重唤老旧社区街道活力.

    微更新老旧社区交通体系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厂前区微更新策略研究——以华能青岛热电厂为例

    纪伟东吴新鹏李家鹏戴路斌...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为解决传统的工业厂区设计中出现的文化理论空白、布局单一和舒适性较差等问题,文章探寻工业厂区室外空间环境与企业员工生产生活的关系,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五个需要出发,循序渐进地提出改善环境感知、保障厂区安全、营造公共空间、提升文化品质、突破邻避效应五项厂前区微更新方法,以期为工业厂区注入活力.

    城市更新厂前区室外空间环境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城市微度假消费趋势下商业步行街空间设计研究——以西安大唐不夜城为例

    高歌于汉学
    69-7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疫情时代,随着"城市微度假"消费模式的迅速崛起,商业步行街成为旅居者休闲娱乐的新型空间载体,新消费群体的注入使得需要对商业步行街进行新设计语言的解读.文章以大唐不夜城为例,分析其文化资源转化、城市与街区界面贯通、建筑空间布局、业态构成、公共配套设施等设计要素,得出结论:地域文化应"活化"利用,贯穿设计始终,多元业态混搭新模式更好地满足新需求,公共配套设施设计深入细枝末节尽展人性化关怀度,通过深入思考"城市微度假"消费趋势下的商业空间设计策略,以期为商业步行街空间转型设计提供新思路.

    "城市微度假"消费模式商业步行街空间设计西安大唐不夜城

    传统村落礼俗文化活动空间研究——以蔚县北方城村为例

    徐乾益李春聚姜乖妮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自开展以来,已构建起比较完整的保护制度,当前正从"基本的物质本体保护"向"文化基因发掘和转译"转变.蔚县传统村落存在节庆、仪式和戏曲三类礼俗文化活动,并由此形成了文化内涵和结构特征鲜明的礼俗文化活动空间.文章以蔚县北方城村的礼俗文化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量田野调研,在梳理该村现存礼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从空间整体及点、线、面三个层次,对其礼俗文化空间的分维度、建筑秩序、线密度、面密度、空间渗透率和节点围合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全面呈现了北方城礼俗文化活动空间的形态特征.

    蔚县传统村落礼俗文化活动空间量化解析北方城村

    基于图式语言的陕南村落营建适宜性模式研究

    朱瑜张雪王旭辉甄瑞芊...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蕴含着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相适应的生态智慧.基于图式语言理论,文章分析陕南三种不同地理单元村落在营建过程中的景观空间特点和空间演化特征,从选址、布局、演进三个维度归纳出村落营建的适宜性模式.研究表明,陕南村落三生空间的景观可识别提炼为"55字—35词—21词组",景观要素通过组团、放射等形式形成多尺度的景观空间.村落的空间组合逻辑包括关联性、并列性、叠加性、网状化、组团化、线性化六种词法,以及尺度性、时间性、秩序性、本土性、修辞性五种句法.最后,村落营建适宜性模式可归纳为平原盆地背山面水积聚型、低山丘陵依势而建分散型、高山山腰河谷嵌入带状型三种.研究成果对于指导陕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式语言传统村落陕南传统村落空间营造适宜性

    川盐古道彭家寨聚落时空演变研究

    廖天翔陈慧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吊脚楼建筑是一种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传承下来的古老建筑,是特定的民族与特定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鄂西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带,盐道文化与土家族、苗族文化交融,形成了地方特有的吊脚楼建筑群.文章选取川盐古道鄂西南段典型聚落彭家寨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与历史文献结合研究,对彭家寨近200年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从彭家寨时空视角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对川盐古道鄂西南段传统聚落的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川盐古道形成机制形态特征古村落

    遗产型乡村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庄葳吉洁陈飞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舒适性理论作为解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概念,国内学者对其关注甚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乡村舒适性理论为此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通过梳理国内外乡村舒适性的相关研究,解析出自然、生活、生产、文化和社会5个一级指标,以及28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二级指标.针对遗产型古村镇的各类舒适物特点给出有针对性的保护与建设建议,以期为古村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舒适物乡村舒适性评价体系古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