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立西北工学院旧址空间布局研究

    陈斯亮周政元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立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是著名的"西北联大"于1938年拆分后形成的独立院校,其旧址位于陕西城固县古路坝镇,是抗战时期教育建筑的重要代表.运用书刊文献、历史档案、历史影像及早期卫星地图,梳理了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发展脉络和空间格局的变化历史,还原了古路坝校区的整体布局,对古路坝校区空间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归纳出校区入口、院落和廊道的空间特色.研究成果为了解西北地区早期教育建筑和开展后续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必要支撑.

    教育建筑空间布局建筑特征

    南京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转型策略研究

    吴晗丁炜
    196-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遗产是城市工业记忆的物质承载者,它揭示了近现代城市工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调查与总结南京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南京工业遗产的转型可以归纳为结合城市休闲文化的遗址公园、结合城市文化传播的展览馆与博物馆、结合城市工商业的创意产业园区和结合城市空间结构的综合利用文化园区四个方向.在进一步分析南京各类工业遗产转型特点的基础上,文章从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整合地区特色、丰富活动类型和融合城市服务与区域更新四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南京工业遗产转型的改进策略.

    工业文化工业遗产转型特点改进策略

    南雄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的策略研究

    梁毅朱雪梅
    20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保护与活化历史文化街区关乎民生幸福,是彰显地域风貌和保留地方记忆的重要途径.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文章通过分析珠玑古巷发展现状,梳理自然山水、驿道、姓氏等特色历史文化价值,针对保护与活化面临的现状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历史文化街区珠玑古巷历史文化价值保护活化

    士绅化背景下的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研究

    惠晨阳
    206-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大道作为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保留着一定的地域性的空间形态特征和传统的邻里文化.但随着街区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街区内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旅游士绅化现象,大量游客涌入街区,造成了对街区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侵入和占用.基于日常生活,观察与记录游客与本地居民在五大道街区城市公共空间内的活动行为,进而挖掘本地居民与游客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或利用上的共生策略,为现阶段国内普遍出现士绅化现象的历史街区更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五大道街区公共空间士绅化日常生活

    短视频背景下建筑遗产的网络化建构

    张佳敏
    210-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动我国实现从文物资源大国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的背景下,短视频作为当下拥有较大流量的主流社交媒体,其内容呈现方式的直观性和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为建筑遗产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自"遗产活化"这一概念出现后,建筑遗产活化一直是从业者关注的重点.然而,大部分研究偏向对遗产活化的概念性方向的论述,研究同质化的成果较多,目前缺乏对细化遗产活化措施的研究.文章旨在分析短视频背景下建筑遗产网络化建构在遗产活化方面的优势和措施,讨论建筑遗产的网络化建构在促进文化遗产活化方面的价值,并为其未来进一步发展指出方向.

    遗产活化建筑遗产短视频网络传播

    红色文化景观中的叙事性表现研究

    赵智贤水瑾艳
    21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时期产生的特有的历史文化形态.红色文化景观作为我国特殊文化的载体,需要结合景观设计学理论和文化背景来考虑.通过定义红色文化景观的性质,探究叙事性表现对红色文化景观设计的积极作用.由于红色文化景观性质特殊,其景观叙事性和受众情感互动相辅相成,所以对红色文化景观叙事性设计与受众的情感互动进行分析,再将其叙事性表现的设计思路及设计限制进行分类讨论,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景观叙事性表现对促进红色文化传播、革命精神传承的重要意义.

    风景园林红色文化景观叙事性景观思维模式

    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困境与思考

    蒋征玲林之璇赵钰辉
    21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现代运动的产物,现代建筑遗产是国家身份的象征,也是城市文化和记忆的组成部分.然而,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无声见证,许多现代建筑遗产由于一些原因仍然缺乏保护.如今,现代建筑遗产问题因未受到重视而面临极大隐患.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需要科学的保护方法,而其保护方法又应该建立在准则基础上.文章通过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重要性进行研究,阐明中国现代建筑遗产的基本概念和价值体系,回顾遗产管理制度和法律,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案例进行评估,对中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问题、困境和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现代建筑遗产困境挑战保护遗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