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章堰村金泾桥保护与修缮

    曹䶮文曹永康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的保护再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保留住不同地域传统村落的独特风韵成为日益重要的议题.在上海市青浦区章堰村整体保护更新的背景下,因年久失修,村内现存唯一的石拱桥——金泾桥亟须进行保护修缮.调查阶段发现江南水乡的石拱桥作为传统村落的重要文化景观,与其周边环境密不可分,应作为整体进行保护.因此,以金泾桥及周边环境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及历史文献查证,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分析其法式特征与病症病害,提出保护修缮方法,并对江南水乡典型文化景观"小桥流水人家"的保护提出建议.

    文化景观章堰村金泾桥保护修缮

    乡村振兴下电商赋能的"宜业宜居"数字乡村发展策略

    林昕刘凌云李昕郑颖生...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电商的迅猛发展对提振都市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现阶段乡村振兴下的数字乡村普遍存在空间扩张无序、人居环境差、用地紧张等问题,如何在延续电商赋能模式的情况下探寻数字乡村振兴新可能成为焦点议题.文章以广州市"百亿淘宝村"大源村为例,从数字乡村的电商、物流及人居环境三方面展开分析,梳理大源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结电商产业主导型城中村存在的共性问题,构建乡村振兴下电商赋能的"宜业宜居"数字乡村发展策略,为我国数字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宜业宜居电商赋能

    上海郊区保留型村庄农宅翻建意愿分析与政策启示——基于嘉定区若干村的实证

    苏兆阳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速度的放缓和超大城市郊区乡村地区土地整治工作的深入,保留型村庄的农宅翻建已由原来的政府整体拆迁模式逐步转型为村民自发的农宅翻建与更新模式.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若干个村庄的农宅翻建意愿的实证研究,对翻建意愿的结构性因素,以及个体性、地方性因素进行探析,总结翻建意愿的综合机制,并探析其相关政策启示.

    上海郊区保留型村庄农宅翻建政策启示

    当代公共艺术介入历史保护街区——以上海多伦路历史街区再开发为例

    王雪睿沈晨思
    106-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上海多伦路历史文化街区再开发为例,从街区的在地特征入手,追溯多伦路百年来的历史与社会变迁,探讨城市空间形式的演变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回顾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发展,以及 2019 年以来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主办的"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系列项目,探讨公共艺术介入历史保护街区的可行性与策略,为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实践提供案例与理论参考.

    多伦路公共艺术历史街区再开发多伦现代美术馆

    复州城永丰寺与永丰塔营建历史考略

    刘静雯孙蕾石安玥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丰寺是大连市的宗教建筑之一,位于寺东侧的永丰塔是大连市现今仅存的一座辽代密檐砖石塔.文章在对永丰寺与永丰塔的实地调查测绘数据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辨析、考证寺内碑文,阅读古籍资料及其他相关文献,梳理了永丰寺与永丰塔的营建历史,为此后对永丰塔的研究保护,以及辽代密檐砖石塔的研究提供相关历史资料.

    永丰塔永丰寺营建历史

    史前遗址活化利用策略——以内蒙古赤峰地区为例

    宋晋于家兴周觅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史前遗址普遍存在的观赏性差、认知度低、展示利用方式单调等问题,以内蒙古赤峰地区为例,从分析史前遗址的特殊性与保护利用现状入手,结合地方实际,提出建立情景化遗址体验区和遗产廊道、创新阐释手段,注重游客参与、推进区域协同,实现文旅融合三个方面的活化利用策略,促进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社会、文化、经济协调发展,为相关地区史前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史前遗址活化利用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产文旅融合

    黄冶唐三彩窑遗址赋存环境适宜温湿度参数研究

    赵莎莎闫增峰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巩义黄冶唐三彩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窑址土体的物性的测试分析,预测提出温度剥蚀、裂隙、盐析酥碱、微生物损害为最易发生的病害种类,并依据这四种病害与温湿度参数的定量关系综合提出黄冶唐三彩窑址文物保存温度建议为 13.5~18.9℃,相对湿度为 78%~80%.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地区土遗址文物保存适宜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黄冶唐三彩窑遗址病害预测适宜温湿度参数

    基于结构方程的延安革命旧址空间环境研究

    吴蔚吴农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红色旧址建筑、景区及所在城市的视角,对延安革命旧址空间环境进行游客满意度的网络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参观者感知与延安旧址建筑、景区及所在城市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环境氛围营造"和"配套服务设施"对游客满意度有着显著影响.由于延安红色景点多且分布较广,大部分游客对延安革命旧址的空间感知是整体性的,因此要提高延安革命旧址的环境氛围、改善配套服务设施,应以整个红色景点景区为单位来统筹考虑,从城市规划角度全方位打造延安红色旅游景区.

    延安革命旧址空间环境结构方程模型游客满意度调查

    接触扩散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危机研究——以郑州市德化街"老蔡记"为例

    张雯龙岳靓周嘉涛杨露露...
    128-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学者认为,人们难以感受到郑州市厚重的历史气息与博大的中原文化,郑州市面临着文化危机.本研究意在从接触扩散的视角探究城市文化危机的内因.通过空间句法、核密度分析法、人群热力分析和人物访谈等,对郑州市德化街"老蔡记"蒸饺店 2000 年和 2021 年两个时间点上所处区域的外部空间与自身经营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在 2021 年所处区域的外部空间质量和经营能力较 2000 年低.研究认为二者的降低导致人们对该文化资源的接触情况变差和认同度降低,进而阻碍了接触扩散,影响了其文化的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郑州城市特色文化传播的问题,对郑州城市文化危机的滋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接触扩散外部空间经营能力接触情况认同度

    西部县域高中教学空间量化指标与模式优化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周鸿霖罗琳刘越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部县域地区既有高中校舍空间指标滞后、模式陈旧,受经济及资源等制约品质提升形势严峻.探讨既适应创新人才培养之需又适应地方办学的建设标准成为重要课题之一.研究参照国家及各地区已有校舍标准,以陕西省为例选取一定数量代表性学校,采用建筑计划学中空间与行为相互影响关联的调研分析方法,对校园主要教学活动与空间环境进行定性定量的实证分析,揭示其主要使用问题,探讨教学空间的量化指标测算、典型案例实施,以及空间模式的优化路径.为既有校园更新改造进行设计指导,为地区适宜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亦为优化现有国家建设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西部县域高中教学空间量化指标模式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