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丽奇

半月刊

1673-0232

uazazhi@vip.163.com

0451-51857755

150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街640-1号金爵万象1期1号楼2309室

城市建筑/Journa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城市建筑》(简称UA)(国际刊号ISSN 1673-0232,国内刊号CN 23-1528/TU,邮发代号14-23,半月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建筑规划学科等领域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学术期刊。《城市建筑》始终秉持创新创优、引领未来的办刊理念,以推介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为己任,提倡科学民主的学术作风,促进当代建筑创作繁荣,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触媒理论下的红色记忆——以青岛"五月的风"为例

    栾学臻孙浩然解旭东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月的风"作为青岛的文化地标性建筑,具有树立城市地标、推动经济发展、传承红色记忆、延续城市肌理及提高公众参与等多方面作用.本文从城市触媒理论视角出发,解读青岛"五月的风"这一文化地标建筑,试图为今后地标性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红色五四运动五月的风城市触媒理论

    伟人故里的场所精神营造——以广东中山翠亨村为例

    邵亦文孙瑶郑志如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孙中山先生的故里广东中山翠亨村为实证案例研究对象,在充分解读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伟人故里的场所精神要素提取和营造方法,从而帮助参访者更好地感知其伟大人格和革命精神的锻造过程.首先,利用踏勘考察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描述了翠亨村的村落格局、街巷组织和建筑风格形态;其次,根据中山先生青少年时代展现出的个人抱负和思想情怀,对翠亨村进行场所精神的总体定位,并围绕此定位提取了8个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场所;最后,针对性地论述了翠亨村语境下场所精神的营造方法,包括应用景观叙事重现场所空间,统筹故事碎片串联场所故事线,以及应用智慧科技讲述场所故事.

    场所精神伟人故里翠亨村孙中山

    赣南红色建筑特征与价值研究——以于都县城为例

    李诗娟刘伟淇段亚鹏张小平...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建筑是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于都县作为中央苏区巩固的后方基地,红军长征前夕的全红县,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于都县存留有大量承载着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历史的建筑旧址.本文将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入手,以建筑类型学的视角,剖析于都县城红色建筑的平面形态和立面特征,探索红色建筑的特性及对当代的价值意义,挖掘其背后的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希望为后期研究赣南地区建筑特色提供资料基础.

    红色建筑文化建筑类型学建筑特征于都县城

    红色文化背景下的展陈建筑探究——以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为例

    王硕杨倩倩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国上下对红色文化的宣传铺天盖地.展陈类建筑是最能承载文化、传承历史的建筑形式.本文通过分析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对它的发展历史、设计概况,以及红色文化的体现3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新时代红色文化背景下的展陈类建筑的创作提供参考.

    红色文化展陈建筑建党100周年党史纪念馆

    发展红色旅游,献礼建党百年华诞——以峨山县觅池冲村为例

    向婷慧钱东洋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革命发展历程,既是物质成就积累攀升的过程,也是精神文明赓续闪耀的过程.而红色旅游是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重要抓手.本文以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觅池冲村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策略,并围绕红色主题,结合当地特色,提出觅池冲村"四日研学"路线规划,最终落实景观设计方案,从而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觅池冲村

    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社区营造实践研究——以北京百万庄小区为例

    王暄孟娟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万庄小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的国家公务员小区,留存着我国早期城市建设、人居生活环境的岁月印迹,可以说感受百万庄小区的沧桑变化,就能感受到70年来我国人居环境的变迁,这里凝聚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强大的精神力量.百万庄小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的里程碑.本文通过分析百万庄小区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出其红色文化传承的意义,并对百万庄小区的文化保护、文化传承和人居环境的社区营造工作提出策略和思路,以期为同类型地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社区营造百万庄小区

    东莞三江六岸红色遗产普查及游径规划研究

    龙敏智侯叶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市三江六岸红色遗产的现有状态及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及现状进行探究、统计、调查、归类、整合并进行数据库建构,根据现有发展状态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出红色游径的规划策略.

    红色文化遗产东莞三江六岸数据库建构发展策略

    基于红色文化印记的工业片区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以昆明市普坪村电厂片区为例

    李佳静王暄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时期的昆明凭借着其西南门户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成为中国抗战的坚强后盾,也迎来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创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近年来,随着昆明城市发展的不断扩张,城市外围的工业遗存也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工业建筑面临着文化保护与功能更新的双重压力.本文以昆明市普坪村电厂片区为例,探究了带有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印记的工业遗存地区的保护和活化利用的规划策略.

    工业遗存历史文化传承城市更新红色文化利用

    "二七"罢工事件与纪念馆的情感表达设计

    张好真李登殿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七纪念馆不仅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事件的历史记录,也是传达"二七"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在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与党的生日只差两岁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事件在党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都担任着重要的先导角色.本文从长辛店、郑州和武汉的二七纪念馆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该类建筑的纪念性意义在建筑设计的空间、材料、展览流线、声光电等方面的体现."二七"纪念性建筑在情感表达方面的设计能深入挖掘人们内心的情感,唤起人们对历史场所精神的感知,推动红色精神的挖掘和当代传承.

    "二七"罢工纪念馆情感表达

    西江地区红色革命文化旅游线路开发分析

    翟鹏程颜玮辰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9年以前的西江地区红色革命活动相当曲折,活动中心经历了多次变动,留下了丰富的活动故事和遗迹,形成了一条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的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其独特的红色文化遗产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发挥重要的文化.

    西江地区红色革命文化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