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勘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勘测
城市勘测

沈志武

双月刊

1672-8262

cskc@126.com;cskc@21cn.com

027-85797220 85711307

430022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209号

城市勘测/Journal Urb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城市勘测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及时准确报道高层决策精神;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开展学术交流,推动技术进步,致力于勘测科学技术的普及、发展和提高;传递有价值的政策信息、行业决策信息、学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使读者真正有所获益,热情介绍城市勘测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促进城市勘测的科学管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朱旭红刘航羽陈骁黄鹏飞...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大量的市政基础设施开始建设并投入使用,市政工程普遍具有任务重、时间紧、投资大、场地环境复杂等特点.在建设前期密集的管网严重影响各类市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因此施工范围内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应进行全面的地下管线精细探测.不同类型市政工程管线,根据特定需求,对管线某项属性侧重点及疑难管线探测方法略有不同.针对以上问题,文中详细介绍市政工程管线分类和精细探测方法,为各类市政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地下管线市政工程精细探测基础信息

    矿产资源立体化管理研究与应用——以"透视山东"为例

    刘超吕三和刘春华冯永玉...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矿产资源管理方式的单一化和平面化,在"透视山东"项目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三维体块、倾斜摄影、三维钻孔建模和地质体建模等多种建模技术,建立矿业权、露天矿山、矿产钻孔和矿产地的三维模型,通过构建统一的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场景,服务于露天矿山监管、矿产钻孔分析应用和重大工程选址应用场景,打造矿产资源立体化管理新模式.

    矿产资源矿业权矿产地矿产钻孔露天矿山透视山东

    InSAR技术在成都市道路病害识别工作中的应用潜力分析

    孙晓鹏范兴华汪致恒王毅...
    18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不仅承载着交通运行的重任,同时也是各类管网、地下设施最为集中的区域,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城市路面塌陷会影响道路交通运行效率,威胁行车安全,造成财产损失.多数路面塌陷,往往不是突然发生的,其在发生前,可能已经经过了数月的缓慢变形,并最终达到临界条件发生塌陷,而时间序列InSAR技术能有效识别这种缓慢变形趋势.本文以成都市为例,使用InSAR技术对道路进行监测,探讨InSAR技术在城市道路病害识别工作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InSAR技术具有宏观形变发现能力,但在较为微观的道路病害发现方面存在较多技术限制,可作为道路病害识别的补充技术手段.

    StampsMTInSAR城市安全

    上海地区以密实砂土为持力层的预制桩桩基承载力参数取值及沉桩可能性分析

    栾兆富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上海勘察规范、上海静探规程中采用静力触探估算以密实砂土为持力层的预制桩桩基承载力参数,并结合静载荷试验结果进行验证,推荐了合理的桩基承载力参数.同时根据试桩沉桩成果进行沉桩可能性分析及施工建议,对工程勘察中合理提供桩基承载力参数及桩基持力层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静力触探法预制桩密实砂土桩基承载力沉桩可能

    多道瞬态瑞雷面波法在城市工程地下障碍物探测中的应用

    郑晓雯
    195-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工程施工中常常由于遇到地下障碍物而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在工程设计与施工前会对施工场地地下障碍物进行探测.与常规的地震反射波法或折射波法相比,多道瞬态瑞雷面波法因瑞雷波在垂向激震产生的波组中能量最强而易于识别、对场地的要求不高、有一定的穿透能力且浅层分辨率高等优势,在解决浅层工程地质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多道瞬态瑞雷面波法的探测原理以及在城市工程地下障碍物探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瑞雷面波法可以对工程场地地下存在的含混凝土块、抛石等不良地质体的杂填土层的分布和埋深进行了准确探测,在城市工程地下障碍物探测中有良好的效果及前景.

    多道瞬态瑞雷面波法地下障碍物混凝土块抛石频散曲线相速度

    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方金文
    200-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总结基坑开挖导致的围护结构变形规律,以广西某地铁车站深基坑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总结深层水平位移变化的普遍规律,并结合工程进度分析施工过程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分析得出:深层水平位移累计变化量与累计开挖时间基本呈现正相关,变形最大值位于开挖深度约3/5处,且由中部向两端递减;变形主要集中在开挖超过第二道支撑至底板浇筑阶段,占比接近80%;基坑无支撑状态暴露时间越长,累计变形量越大,内支撑的架设对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化速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深层水平位移变化与地表沉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基坑监测深层水平位移数据分析时空分布

    软岩嵌岩桩承载特性及承载力计算分析

    丁国辉蒋专成秦甜甜
    205-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京软岩分布地区,对于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估算,勘察设计单位采用的规范和计算公式不同,导致了估算结果差异较大.根据不同规范公式估算嵌岩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并通过其承载性状的对比分析表明,不同规范公式反映的桩基承载性状差异较大.经过与试桩结果对比分析,当岩石强度及嵌岩深度较小时,采用南京规范公式计算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与试桩结果较为接近;当岩石强度及嵌岩深度均较大时,采用两种规范计算结果的平均值更加接近试桩.对类似软岩分布地区嵌岩桩基础设计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软岩嵌岩桩承载特性单桩竖向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