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出土文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出土文献
出土文献

季刊

2096-736

出土文献/Journal Excavated Document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释甲骨文的"()"字——兼论卜辞中"()(())"地的地望

    李聪
    1-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骨文中的"()"字,近来学者多据楚简中的"樊"字释其为"樊".考察"樊"字的早期字形,可知"()"与"樊"当无关系.根据战国玺印中从"网"的"()"字及甲骨文中作"()"形的"(冒)"字,可知"()"从"(收)"从"网","网"亦声,是为"网捕"这一词造的专字."()"字的异体"()""()",在卜辞中用为地名,可读为"盟",即古书中常见之"盟津".

    殷墟卜辞()

    殷墟卜用龟腹甲中甲形态研究

    李延彦
    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描述了殷墟卜用龟腹甲中甲齿缝片的形态,结合钻凿、形态特征组合,将中甲齿缝片残片分为十四大类,并简要论述成因.

    殷墟龟腹甲中甲形态

    人工智能引导人类直觉产生的甲骨新缀第21-30组

    李霜洁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运用"知微缀",以人工智能引导人类直觉的交互方式,带动研究者高效地发现新的甲骨缀合.本研究还融入新的可视分析方法,通过提高人的注意力表现进行加速.

    人工智能"知微缀"甲骨拼缀

    子尊自名考

    徐晓美慧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尊自名长期以来颇受学者关注,尤其是对于其右上部形体的分析,学界多有争议.对该自名的阐释长期以来也存在多种意见.本文通过对字形更为细致的分析,结合器物形制及其功能,以及(耑)卣自名多方面证据指出,子尊自名应读为"同",是觚形尊的自称,为筒形器的共名.

    商代晚期自称

    试释清华九《治政之道》的"(鼠)"字

    季旭昇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华九《治政之道》简19、21有个疑难字"()",原整理者释为"(鼠)(一)",但是右旁的字形比较特殊.其他学者有"丁""乙""一(变体)"等说法,放到简21-22,对简文的释读都不是很理想.本文以为此字右旁从义符"L(同(土),读与隐同)",有"隐藏""隐忍"的意思,左旁为声符"(鼠)(一)".此字在简19读为"一"、简22读为"抑".

    (鼠)(L)

    据清华九考释疑难文字三例

    单育辰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收录五篇先秦佚籍,其中一些字的写法可以为疑难文字的释读带来新的突破.本文讨论了其中三例:清华八《治邦之道》的"()"可据清华九《治政之道》相关字确定释为"(或)";上博二《容成氏》的"()"可据清华九《祷辞》相关字确定释为"冥";上博九《举治王天下》的"()"可据清华九《祷辞》相关字确定释为"丘".

    清华九考释疑难文字

    据出土文献说"言""谳"同源兼及郭店简《六德》"狱誊"的释读

    刘晓晗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博六《景公疟》简4"听狱",传世文献异文作"治言".邬可晶先生指出"言"读为"谳",表狱讼义.本文在此基础上,从语音、字用和语义方面详细论证了"言""谳"应该是一组同源词."言"从"言语"义引申出"讼"义,"谳"应是战国秦汉时期从"言"分化而来的."谳"继承了"言"从下言上的核心语义,但其整体语义域比"言"缩小很多,是一个专用于司法刑狱的综合性动词."言""谳"亦可以从动词引申为表示动作关联的对象名词"狱讼".本文还讨论了郭店简《六德》中的"狱(大言)",认为"狱(大言)"当读为"狱彦(言-谳)".

    同源词综合性动词六德

    据《管子·枢言》释读安大简《仲尼曰》一则

    孙永波
    49页

    释战国楚文字中的"(角牛)"

    张峰
    5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战国文字尤其是楚文字中有一"(角牛)"及从"(角牛)"之字,过去或释为"触",或释为"解"之省形.通过与战国文字"解"字形对比之后,发现确定的"解"皆从刀/刃,"(角牛)"应释为"触".上博简《孔子诗论》简20、清华简《心是谓中》简4的"(角牛)(触)"如字读,前者训为触犯,后者训为狂妄抵触.从"(角牛)(触)"之字也应从"(角牛)"之读音去解释,其中荆门左冢漆梮"(角牛力)"可能读为"歜",训为盛气怒;上博简《曹沫之阵》简16的"(绛)"可能读为"孎",训为敬或善;清华简《汤在啻门》简8的"(绛)"可能读为"属",训为足.清华简《治邦之道》简14整理者释为"解"的不清楚之字,可能读为"絓",训为"结";或从"(角牛)"声读为"属",训为"结"或"聚".

    楚文字(角牛)

    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幼蠪""钦鬼"补说

    范常喜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睡虎地秦简《日书·诘》篇中"幼蠪"与"欦鬼"两个鬼怪名一直未得善解."幼蠪"在胡家草场汉简《诘咎》篇中作"黝龙",故知"幼蠪"当据"黝龙"读之."黝龙"即被视作北方之神、水精的黑龙.由于北方之神多司冬、司水,若居于人之室中或内中,即使夏天可能也会导致寒冷异常.简文所云"夏大暑,室毋(无)故而寒,幼(黝)蠪(龙)处之",应即这种情况."钦鬼"之"钦"可读作"歆","钦(歆)鬼"即食气之鬼神,所以简文中将"人之六畜毋(无)故而皆死"的原因归之于"钦(歆)鬼之气入焉"."歆""钦""贪"有同源关系,均有"贪羡""爱欲"之义,所以"欦(歆)鬼"也可能即贪于饮食的"贪鬼".

    睡虎地秦简《日书》幼蠪钦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