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新
创新

杨德辉

双月刊

1673-8616

cxbjb0771@163.com

0771-5530721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东宝路3号

创新/Journal Innov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科理论刊物,本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研究和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等实践的热点问题,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服务。读者对象为社科理论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领域制度建设探索

    何利娜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方位下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提升国际话语权.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以顺应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机遇、响应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诉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标,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新时代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方向引领;要坚持制度规约与相对自主相结合,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价值立场与激发活力相结合,凝聚文化共识,充分发挥文化主体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制度建设

    科技创新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与实践路径

    陈丹丹封潇
    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正确认识科技创新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不断探索科技创新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一是要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保证科技创新发展方向;二是要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三是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四是要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深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五是要坚持科技赋能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路径

    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国际意义与现实路径

    郭瑞萍刘宁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国际舆论环境和国际传播能力有待提高的挑战,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有助于驳斥西方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污名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要求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要通过各级领导人、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留学生、华侨作为讲述主体扩充传播途径;通过打造文化品牌、多元文化符号以小见大等多样化的讲述形式丰富传播手段;通过寻找情感交汇点,以讲述内容的情感共鸣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传播效果.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故事对外传播

    数字赋能:数字政府建设的三重向度

    陈万球张源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政府数字化转型.新时代以来,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在价值向度上,数字政府建设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现实向度上,数字政府建设仍面临器物层面的治理超载、区域失衡的协同困局、公众参与的效度偏低等治理难题;从路径向度上,数字政府建设的框架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优化,主要包括夯实技术治理,推动共建共享;注重区域平衡,统筹协同建设;激发公众活力,完善参与机制.未来数字政府建设应进一步推动数据共建共享,缩小区域差距,鼓励公众充分参与,使人民群众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

    数字技术数字政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空间正义实现的三重实践机制

    孙全胜
    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间正义成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在实现空间正义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三重实践机制,包括公平的空间经济运行机制、公平的空间政治权力分配机制、公平的空间资源分配机制.首先,在公平的空间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政府要克服市场机制下的空间经济不公,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市场机制下的空间经济公平;其次,在公平的空间政治权力分配机制方面,政府要解决权力分配机制下的空间正义问题,实现空间政治公平;最后,在公平的空间资源分配机制方面,政府要消除空间资源分配不公,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尤其是要实现土地资源利用中的公平,为城市空间正义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基础.

    空间正义空间经济空间政治资源配置公平机制

    场域再造与惯习重塑:"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的困境与突破

    贺芒王文文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改居"社区由于场域要素变迁,居民惯习遇到一系列适应性问题.研究以X市L社区的实地调查为例,以"场域—惯习"理论为分析视角,从制度场域、社会场域、文化场域分析"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困境的生成原因.为打破居民参与困境,需从场域再造、惯习重塑两个方面推动"场域"和"惯习"要素的匹配同步,以期提升社区治理中居民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和认同感.

    场域惯习居民参与

    老年人口流动对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杨风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养老服务保障水平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综合分析老年人口流动对山东省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为促进老年人口流动与养老服务资源相协调,要重视人口流动对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同时发挥后者对前者的导向作用,多元主体协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养老服务均等化.

    老年人口流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基本养老服务山东省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小微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

    郭峦屈银木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为区域产业经济增长注入活力.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衡量企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重要维度.文章以阳朔20家乡村旅游小微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程序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确定了乡村旅游小微企业在产业优化、增收致富、生态保护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的社会责任维度,构建和分析乡村旅游小微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并基于研究结果和存在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乡村旅游小微企业企业社会责任乡村振兴

    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与机制创新

    李斌蓝丹丹
    8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实践产物,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动能.文章通过对在杭州市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调查发现,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整体向好,但仍存在政策障碍需突破、体制机制需理顺等问题.文章在梳理借鉴国内先行城市政策创新做法和国外典型研发机构机制创新经验的基础上,从宏观战略导向把握层面、地方政府政策优化层面和机构自身治理运行机制完善层面,提出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加强统筹规划、坚持分类施策、改进投入机制、创新激励政策和优化服务环境等具体建议,以期为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促进政策治理机制

    西方人权观念的历史发展及批判性思考

    严存生
    9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以来,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提升和生产关系变革,早期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等级特权制度,使所有的人成为"自由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外殖民与征服,建立了全球性的资本主义体系,从而把人类社会联结成一个整体.人权概念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文章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人权概念的产生、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西方人权观念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的研究,对西方人权观念的理论缺陷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文章认为,自由意味着行动的自主性,权利是被社会认可的自由,人的自由和权利是历史的、具体的,西方思想家所表述的"人权"存在局限性和非科学性,不可盲目接受,应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前国际社会的实际,探索新的、更科学的人权观念.

    西方人权观念批判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