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采写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采写编
采写编

双月刊

1007-8177

caixiebian@tom.com

0311-67562253

050013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

采写编/Journal Journalism Probe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北日报总编室办的一个内部业务交流探讨的刊物。主要是传递报道精神,交流采写体会,倡导、学习、研究新闻理论,促 进队伍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成式AI助力下新闻创作的发展新趋势——以《人民数据AI大模型综合能力测评报告》作为分析

    谭琳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正在从底层赋能各行各业.据公开数据显示,约26%的中国用户已开始将生成式AI应用于业务中.在视听领域,这些技术正逐渐呈现出重塑甚至颠覆数字内容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发展趋势.而AI大模型是生成式AI技术的一项重要类别.2023年开始,AI大模型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知名企业亦纷纷参与进来,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显示出空前的盛况.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显示,2023年以来,与AI大模型相关的高频词为"产业""数字经济""高质量""创新""赋能"等,以上领域是大家聚焦AI大模型的重点.而随着生成式AI人工智能技术及AI大模型的蓬勃发展,AI的风也吹到了新闻业.如今随着AI创作能力提升,部分媒体已开始应用AI进行新闻创作.本文根据《人民数据AI大模型综合能力测评报告》,从内容生态、数据认知、言语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助力科研六个方面建立测评模型,从国内四个备受关注的知名AI大模型文心一言、讯飞星火、通义千问、ChatGPT的回答问题的导向性、系统性和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测评,分析这几个AI大模型的综合创作能力,从而探究新闻业使用AI大模型进行新闻文本创作的可行性及AI大模型将使新闻业呈现的新态势.

    生成式AIAI新闻传播新态势

    大型语言模型对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孙司宇
    8-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详细阐述大型语言模型将对期刊选稿审稿工作、稿件编辑校对、期刊发行宣传产生何种影响,并提出新技术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对策与建议.

    大型语言模型学术期刊编辑出版

    新闻采编人员职业素养提升探析

    丁冬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新闻传统媒体不断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其呈现及传播的模式与途径也逐渐发生巨大改变.在媒体融合的发展环境中,新闻的发展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而且新闻工作的新形式也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应具有更高的职业技能,能够时刻保持创新精神,推动自身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及新闻素养,本文全面分析及探讨在全新的媒体融合时代,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何种职业素养,并提出促进其职业素养提升的对应策略.

    媒体融合环境新闻采编人员职业素养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思考

    赵春红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5G、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主流媒体的发展受到极大冲击,其核心竞争力也受到挑战.本文首先对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然后对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不断弱化的原因深入探究,总结出经营思想落后、内容创新不足、经营模式不健全、用户体验较差等方面,认为需要从经营理念、内容生产、经营模式、服务体验以及平台融合等方面着手,提升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主流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提升

    数字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尹艳涛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传播具备了时效性、广泛性以及再现性特点,在内容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往往更加看重事实的真相.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一方面为新闻传播互动性、时效性、亲民性、个性化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使得新闻传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促进新闻高质量传播,成为当前很多业界人士关注的重点话题.本文以数字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为切入点,深刻分析积极影响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面对数字媒体技术,新闻传播在内容、技术、人文关怀、人才等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并指明了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新闻传播未来发展路径.

    数字媒体技术新闻传播影响

    广电新闻如何用好微视频这把"双刃剑"

    成芳陈更生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视听的迅猛发展,微视频在广电新闻制播中运用日益广泛.广电新闻在利用微视频制作周期短、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提升制播效率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泛滥"倾向,对新闻内容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在分析微视频如何发挥深化广电新闻融合传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广电新闻微视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广播电视微视频新闻传播

    短视频平台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认定规则

    王素芸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短视频行业迅速成长,短视频平台著作权间接侵权问题频繁发生.短视频平台的间接侵权责任认定体现着技术中立原则、可预见性原则、权利义务平衡原则的法理基础,可以约束短视频制作者遵守网络空间的秩序.但是短视频平台著作权责任认定中仍存在短视频平台主观态度难以确认、避风港规则适用不完善、平台间接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数额难以确定等困境.为促进知识产权创新、著作权的保护,应当统一短视频平台过错责任认定标准,完善及合理适用避风港认定标准,完善平台间接侵权行为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

    短视频平台间接侵权责任主观过错避风港原则

    融媒时代编辑记者网络语言使用研究

    周洪波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融媒时代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特征.在此时代背景下,编辑记者作为新闻信息的传递者和加工者,其语言运用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网络语言作为新兴的语言形式,以其简洁、生动、接地气的特点,逐渐受到编辑记者的青睐.本文旨在探讨融媒时代编辑记者如何巧妙运用网络语言,既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升读者阅读体验.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提出具体的策略和建议,为编辑记者在融媒时代的网络语言使用提供指导.

    融媒时代编辑记者网络语言新闻传播

    提升电视台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策略研究

    霍斌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持续深入发展,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要想加强自身竞争力,就需要重视提升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电视台在开展各类播音主持节目时,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力主要体现在语言技巧方面,凭借此种能力主持人能够广泛传播艺术语言的魅力与神韵,进而让艺术的境界在有声语言艺术作品的协助下,得到良好的表现.

    电视台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

    对电视媒体与社交媒体融合转型的思考

    吴映桥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媒体快速崛起之后,受众的传播喜好与信息接收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对传统电视媒体来说是巨大的冲击,也使电视媒体的权威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拓宽电视媒体的生存及发展空间,电视媒体需要与社交媒体进行融合创新,为电视媒体打造出全新的发展机遇,不断提升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用多元化的传播内容、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互动性强的传播模式满足新时代受众的信息接收需求,提升电视媒体的受众数量.本文分析了传统电视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电视媒体与社交媒体融合转型的意义与融合转型的策略进行了研究,期望能够给予电视媒体工作者一定参考.

    电视媒体社交媒体融合转型意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