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纪丽伟

季刊

1671-0614

zyj@sdec.com.cn

021-60652625

200438

上海市军工路2636号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Journal Design & Manufacture of Diesel Engine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开发、生产、应用第一线,结合企业的人才、信息等优势,既展示高校及研究院所等科研前沿的动态和最新成果,又推广将生产企业资源转化为产品过程中的各类实例,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本刊刊登发动机行业及相关领域的管理、设计、开发、试验、工艺、制造、质量、采购、销售、服务方面的论文和行业信息等。读者对象为:内燃机主机企业、配件企业以及维修站等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科院校的师生、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种不同大小喷孔直径喷油器对柴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王金乐常雪倩张露倪志伟...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柴油机喷油器喷孔直径影响喷油器的雾化特性,而喷油器的雾化特性对柴油机热效率、燃油消耗率、有害物排放、机械故障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某电控单体泵柴油机组为例,分别使用喷孔直径为0.28 mm和0.30 mm的2种喷油器进行负荷试验,对比2种喷油器柴油机组的燃油缸内爆发压力、燃油喷射压力、涡前排温及燃油消耗率.结果表明:使用喷孔直径为0.28 mm喷油器的柴油机组,其经济性优于使用喷孔直径为0.30 mm喷油器的柴油机组.

    柴油机组喷油器喷孔直径负荷特性燃油消耗率

    拖拉机动力输出装置花键轴的可靠性分析及优化

    高建红宁召歌亓斌郭海波...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拖拉机田间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变速箱动力输出装置(PTO)花键轴断裂故障问题,对花键轴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取了其苛刻状态下的载荷边界,利用Abaqus软件对花键轴系统进行了应力仿真,并根据应力结果重新选配了花键轴.结果表明:原方案花键轴最大应力超过了其材料屈服限值;新方案花键轴的最大应力较原方案下降56.3%,并通过了耐久考核,证明所提分析方法及优化方案对花键轴的设计选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动力输出装置花键轴Abaqus软件耐久考核结构优化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征稿启事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编辑部
    9页

    矿用卡车发动机飞轮壳断裂故障分析与优化

    孙艳伟崔志勇王俊然刘伦伦...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矿用卡车发动机飞轮壳出现的断裂故障,对矿用卡车的实际运行工况进行振动测试,获取飞轮壳振动加速度数据,并以此为边界对飞轮壳进行高周疲劳分析,找出飞轮壳薄弱位置,并对飞轮壳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发生疲劳断裂故障的原因是矿用卡车的工作路况较差,振动加速度过大;与原方案相比,优化方案的可靠性显著提高,并通过了市场验证,证实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矿用卡车发动机飞轮壳高周疲劳振动加速度

    发电机组用柴油机排气管间膨胀节开裂故障分析与设计优化

    崔友强张青青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发电机组用柴油机耐久试验过程中排气管间膨胀节开裂问题,通过仿真计算可知,当涡前排气温度为690℃时,膨胀节轴向最大变形量为3.7 mm,超出膨胀节的轴向补偿量.在原排气管的结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将膨胀节两侧的排气管法兰厚度各缩减1 mm,使膨胀节预拉伸2 mm.使用优化后的排气管与膨胀节配合结构进行耐久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排气管与膨胀节配合结构可以满足强度要求,试验过程中膨胀节未发生开裂.优化方案有效解决了发电机组用柴油机耐久试验过程中排气管间膨胀节开裂的问题,提高了柴油机的可靠性.该故障分析和结构优化方案可为同类故障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发电机组柴油机膨胀节排气管热变形结构优化

    柴油机组废气能量联合回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王新军蔡艳平曹继平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利用柴油机组废气能量,设计了一种以回收柴油机组废气余热为目的,能够实现发电和制冷功能于一体的废气能量回收系统.首先,根据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实现制冷功能;其次,利用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发电技术实现发电功能;最后,将制冷与发电模式联合,实现制冷与发电功能的协同应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可有效回收废气余热,并能够将制冷和发电协同应用,因此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柴油机组余热回收制冷发电协同应用

    发动机冷却系统水流量提升的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

    张志雄李湘华甄丹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维冷却系统仿真分析模型,对发动机的水流量和热平衡进行分析,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增加节温器的旁通孔,可以增加发动机的水流量,同时对发动机热平衡影响不大;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水流量和热平衡均满足要求,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发动机冷却系统水流量热平衡节温器旁通孔

    集装箱型柴油发电机组水温过高故障仿真分析及优化

    万璞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集装箱型柴油发电机组冷却水水温过高而导致的停机故障问题,对机组进行结构优化,并采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软件对机组内部流场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将原集装箱右侧检修门改为百叶检修门,同时将排气消声器排烟方向进行调整后,机组结构可以满足该款柴油机冷却水水温不超过102℃的要求,解决了集装箱内风道不畅导致的机组冷却水水温过高的故障问题,提高了集装箱型柴油发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

    柴油发电机组冷却水温结构优化

    在WLTC工况下不同驾驶模式对轻型车高原排放特性的影响

    李树宇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在高原和平原地区的不同驾驶模式对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循环(WLTC)工况下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针对搭载汽油缸内直喷(GDI)发动机的动力总成,在高原和平原实验室内采用底盘测功机进行WLTC工况行驶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驾驶模式下,高原与平原地区的CO排放量相差不大,均为国六b排放法规限值的40%左右;在高原地区经济模式下CO相对排放量较平原略有升高,在运动模式和正常模式下CO相对排放量略有下降;相对于平原地区,不同驾驶模式下高原地区的总碳氢化合物(THC)、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排放情况整体表现较好,均为国六b排放法规限值的65%左右,其中运动和经济模式下THC、NMHC相对排放量均略有降低,正常模式下THC与NMHC的相对排放量增幅超过8%;相对于平原地区,在高原地区运动模式下,氮氧化物(NOx)相对排放量的增幅达到23.7%,正常模式次之,达到11.4%;与平原地区相比,3种驾驶模式下高原地区颗粒物(PM)和颗粒数(PN)排放均有所降低,正常模式下PM相对排放量降幅最大(30.6%),经济模式下PN相对排放量降幅最大(13.3%);低速时段是不同驾驶模式下污染物排放量占比最大的阶段,也是进行排放物改进优化的关键阶段.

    轻型车驾驶模式排放特性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循环(WLTC)

    长寿命专用机油在重型燃气发动机上的应用与理化分析

    靳华田马鑫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润滑油技术中心合作开发的适用于重型燃气发动机的长寿命燃气发动机专用机油进行了行车试验,对机油的配方选型和行车试验的油品劣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长寿命燃气发动机专用机油在ET系列国六重型燃气发动机上的换油里程可达100000 km;试验过程中出现Cu元素含量高的问题,建议发动机机油冷却器改为镍基材料.

    重型燃气发动机机油行车试验换油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