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茶叶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茶叶科学
中国茶叶学会
茶叶科学

中国茶叶学会

朱永兴

双月刊

1000-369X

cykx@vip.163.com

0571-86651482,86651902

310008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茶叶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Tea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茶叶科学》是我国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茶叶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一本能够反映学科水平和发展动向的“权威性期刊"。自1989年以 来,该刊己先后被中国科协、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和浙江省科学技术 期刊编辑学会6次评为优秀学术期刊。先后被英国CAB文摘及其数据库和美国 化学文摘CA及其数据库收录;1996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 社的光盘版,并于1999年全刊上网;本刊同时还加入了万方数据网络中心的 ChingInfo系统并上网;1999年起己成为轻工和手工业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 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茶叶科学》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均很靠前。 《茶叶科学》内容涵盖茶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几乎所有重要的茶叶科研课题, 在《茶叶科学》上都有最全面、最集中的反映。主要内容包函茶树栽培、茶树 遗传育种、茶树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茶叶生化、茶叶机械、茶叶技术经济 、茶的综合利用、医学、食品和保健、茶文化等。《茶叶科学》现已成为涉茶研 究和涉茶产品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资料,对茶叶科学技术及工农业生产的 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适于茶业、农业、饮料、食品和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 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各级技术行政管理人员等阅读。 对外发行方面主要与英、法、日、美、德、印、斯、印尼等国的20余家科研和文献单位进行文献交换,并有少量对外发行。此外,通过参加中国学术期 刊电子杂志社的光盘版和网络版向全世界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C-O-MS评价芽叶型黄茶的香气类型及其关键香气组分的呈香贡献

    周虹余王瑗媛李法鑫聂枞宁...
    985-1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探析芽叶型黄茶的特征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色谱-嗅觉(GC-O)技术,并辅以感官审评及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芽叶型黄茶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芽叶型黄茶以清甜香为主,通过感官审评细分为鲜嫩香、栗甜香及甜香3类。利用GC-MS共检测到119种挥发性成分,并通过聚类分析(HCA)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筛选不同香型间的候选差异挥发物,采用相对香气活度值(ROAV)与GC-O分析明确了芽叶型黄茶的关键香气化合物。芽叶型黄茶有60种ROAV>1的特征香气成分,其中鲜嫩香型以醛类为主导,栗甜香型醇类占据主导,甜香型中2-乙基-5-甲基吡嗪与2,3-二乙基-5-甲基吡嗪贡献显著。嗅闻结果显示,苯乙醇是黄茶清甜香属性的重要成分;鲜嫩香的关键呈香物质包括苯乙醇、茉莉酮、苯乙烯、芳樟醇、壬醛等;栗甜香则主要来源于庚醛、β-大马士酮、2-正戊基呋喃等成分;甜香以吡嗪类与醛类为主,呈现出独特的甜香与焦糖香气。研究揭示了芽叶型黄茶香气成分的多样性,并深入阐明了各香型间的香气差异与成因。

    芽叶型黄茶香气属性GC-O关键香气成分

    陈年六堡茶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研究

    聂晴庞月兰吴焕丁树洽...
    1005-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建立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以绿茶(GT)为对照,探讨了陈年六堡茶(ALPT)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Aβ25-35会导致PC12细胞的活性下降,诱发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导有毒集聚物及其通路的形成。ALPT干预显著提高了PC12细胞的存活率及其线粒体膜电位,并显著抑制了有毒集聚物积累及其通路的形成。转录组分析显示,ALPT处理组的基因表达整体趋势与Aβ25-35组相反,上调基因与线粒体自噬、糖酵解、甘油磷脂代谢相关;下调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控、核糖体功能、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及细胞衰老过程。总体而言,GT与ALPT均具有显著抑制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作用,在转录组水平上影响作用差别较大,这可能与ALPT活性成分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有关。研究结果可为陈年六堡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陈年六堡茶β-淀粉样蛋白25-35PC12细胞神经保护线粒体功能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准确测定茶叶中总硒含量

    许文琪
    1014-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微波消解-ICP-MS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建立了一套准确检测茶叶中硒含量的方法,检测了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等作为增敏剂的增敏效果以及0~10%正丁醇添加入内标对准确测定茶叶中总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正丁醇作为增敏剂,茶叶标准物质的总硒含量的检出限更低(0。001 71 mg·kg-1),检测结果准确度更高。该方法在0~50。0 μg·L-1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加标回收率为86。0%~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1。10%~4。44%。采用该方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对市售的7款富硒茶叶中的总硒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同一样本的两个检测数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更低,精密度更高,且具有较好的重现性,更适用于茶叶中总硒含量的准确测定。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正丁醇茶叶

    年轻群体新茶饮购买意愿提升实证研究——基于顾客感知价值视角

    阎鹏翔彭康陈富桥姜仁华...
    1023-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新茶饮行业发展迅速,成为继传统原叶茶、快消瓶装茶之后的第三大茶叶消费形式。快速扩张导致行业"内卷"加剧,提高顾客购买意愿与购买频率成为行业长期良性发展的关键。基于顾客感知价值视角构建了年轻群体新茶饮购买意愿提升机制分析模型,采用1 900份消费者调研数据开展实证研究,检验新茶饮产品创新、场景体验、品牌曝光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新茶饮产品创新、场景体验和品牌曝光均对顾客购买意愿具有提升效应;(2)功能价值、体验价值、情感价值分别增强了产品创新、场景体验、品牌曝光对购买意愿的提升效应;(3)新茶饮产品创新、场景体验和品牌曝光均对顾客购买频率具有提升效应,但新茶饮购买意愿与实际购买行为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新茶饮产品创新能较大程度实现购买意愿向购买行为的转化。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新茶饮企业经营要突出产品创新独特性、构筑场景体验趣味性、链接品牌曝光情感性等建议。

    新茶饮购买意愿顾客感知价值产品创新场景体验品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