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茶业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茶业通报
茶业通报

宛晓春

季刊

1006-5768

0551-5786422

230036

合肥市安徽农业大学内

茶业通报/
查看更多>>茶叶刊物。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茶业通报》征稿启事

    2页

    安徽省生产型茶企抖音直播带货选品路径与策略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析

    李依頔吕妍钰蒋文倩李雨晴...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直播带货风靡的当下,茶叶企业需确保其直播带货在选品时考虑到市场需求、产品特性、平台特点等多重因素.本文以茶产品为切入视角,对抖音直播带货中的4家安徽省规模茶企进行深入访谈,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进行了数据编码,最终还原了规模茶企在直播带货中的选品路径与选品坐标模型.基于理论探析,发现当前安徽省生产型茶企在直播带货的选品策略中,商品因素、消费者因素与平台因素的离散程度较高,从而导致选品策略与市场需求失配.在今后的直播选品当中,生产型茶叶企业应当更加侧重于茶产品的定制化选品,或避免同质化产品,提高茶产品附加值;此外,还应当重视平台差异带来的销售模式变化,在直播带货中强调产品的视觉效果,以便在传统茶产品市场中脱颖而出.

    安徽省生产型茶企直播带货茶产品扎根理论选品

    汉中市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探讨

    刘剑云方义严志慧向江...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中市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全市共创建县域名茶品牌10多个.与此同时,品牌之间同质化竞争等矛盾日益突出.汉中市于2005年启动了茶叶品牌整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品牌要素不完善、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针对当前现状,提出筑牢品牌基石、提升品牌形象、培育品牌动能、维护品牌声誉的对策建议.

    汉中茶叶公用品牌

    创建陇南茶产业链发展新格局探讨

    刘耀坤包静何晓丽李鹏飞...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陇南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毗邻四川、陕西茶区,属我国江北茶区的北缘产地,北纬33°线横穿全境,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生态基础,造就了陇南茶叶高纬度、高海拔、高香气的"三高"特点,孕育了"青翠透金,栗香甘醇"的品质特征.文章阐述了陇南茶叶全产业链发展规划,以"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为中心理念,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依托,以"做强基地,做大龙头,做深加工,做活市场,科技赋能"为目标,提出了创建茶叶产业链新发展格局的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以期为陇南市茶叶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新的技术支撑,为茶产业链集约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陇南绿茶产业链发展新格局茶旅融合

    霍山县茶园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的经验做法

    唐应芬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树病虫害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防治茶树病虫害是保证茶叶品质安全的重要前提.茶园病虫害防治方法中,化学防治以其操作简单、见效快和防效高等优点被广大茶农朋友所采用,但化学防治的农药残留所引发的质量安全隐患,已成为制约我国茶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霍山县长期坚持在全域推广茶树虫害绿色综合防治,促进了全县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笔者结合霍山县茶园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实践,从组织保障、农事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应急防治等方面介绍主要经验做法,以期为茶企及茶农的茶园虫害防治提供借鉴.

    霍山县虫害绿色防控

    岳西县低山茶园绿色防控主要做法与成效

    胡知佐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岳西县茶产业历史悠久,茶产业一直是县域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茶园海拔在400 m以下的低山茶园面积超过全县茶园面积的1/3.近年来,低山茶园的病虫草害发生较为频繁和严重,从而制约了当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岳西县经过多次实践,探索出一套岳西县低山茶园绿色病虫草害防控技术体系.本文介绍了岳西县低山茶园病虫草害发生的情况与主要的绿色防控经验做法,并分析了其应用效果,以期为低山茶园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低山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无人机在茶园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蒋正中沈静霆崔云鹤李叶云...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呈现出从平地往高山转移,从发达地区往欠发达地区转移,从东部地区往西部地区转移的变化趋势.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茶园管理的机械化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大多山区茶园,海拔落差大,茶园平整度低且不连片,机械化作业存在一定的困难.无人机以其高度智能化、轻便化、信息化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及管理中.无人机的使用,对于节省山区茶园管理的劳力成本、提升茶园整体生产效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本文介绍了无人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在茶园管理中的主要应用现状,分析了在茶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展望.

    无人机茶园管理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展望

    茶树CsWRKY1基因的克隆及其应答低温的功能研究

    王艳丽陈明慧夏恩华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WRKY蛋白是调控植物基因表达特有的锌指型转录因子,在植物的抗逆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茶树国家级品种'舒茶早'为材料,利用PCR技术扩增出CsWRKY1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和抗寒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sWRKY1基因CDS全长为1674bp,编码557个氨基酸,含有两个保守的WRKYGQK结构域,相对分子量为61.47 kDa.荧光定量PCR显示,CsWRKY1基因在茶树7个代表性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幼叶中表达水平最高,且低温驯化显著诱导CsWWRKY1基因表达上调15倍.进一步通过开展反义寡核苷酸基因表达干扰试验发现,抑制CsWRKY1的表达导致茶树在低温条件下的叶片受损更为严重,光能转换效率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表明CsWRKY1的表达抑制显著降低了茶树的低温耐受性.该研究初步揭示CsWRKY1参与茶树低温应答的功能,将为茶树抗寒育种提供了靶基因.

    茶树CsWRKY1低温胁迫表达水平功能解析

    中华茶文化国际传播价值及途径研究

    崔贝希宁井铭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中华茶文化国际传播是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如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饮茶的习惯,饮茶人数超过20亿.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能修炼德行,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通过对中华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能更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各国文化交流.文章以阐述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为前提,试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四个维度分析中华茶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价值,提出通过优质茶产品全球推广、茶类相关资料的外文翻译、多类教育平台的推介、加强数字化传播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等多种途径向国际传播中华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国际传播价值途径

    以茶馆为例谈茶文化理念与艺术设计的渗透与融合

    郑鹏罗婵玉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理念根植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设计能让传统茶文化理念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实现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茶馆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充分体现茶文化理念与艺术设计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本文以茶馆为例,分析茶文化理念和艺术设计的渗透与融合策略,以供借鉴.

    茶馆茶文化艺术设计渗透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