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茶叶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茶叶通讯
茶叶通讯

杨阳

季刊

1009-525X

cytx1962@163.com

0731-84627189

41012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省茶叶研究所

茶叶通讯/Journal Tea Communi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省茶叶学会主办的茶叶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茶树栽培、品种、植保、生理生化、茶叶加工、经营管理和茶文化等内容,介绍科研新动态、新成果,推广茶叶新技术、新方法,提供各种茶叶信息,适合广大科技工作者、经营管理者、生产者、大中专院校师生和饮茶爱好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宏基因组技术分析茯茶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

    尹洪波萧涵谢贺刘洋...
    508-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不同产区和不同发花方式茯茶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基因功能,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分析湖南、陕西、浙江茯砖茶及湖南"散茶发花"茯茶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运用KEGG、eggNOG和CAZy数据库对代谢途径、参与代谢的功能基因及酶进行注释与分析.结果表明,茯茶中共检测到52 门、96 纲、177 目、330 科、668 属和 1 976种微生物.在真菌群落结构中,曲霉属(Aspergillus)为绝对优势菌属,相对丰度为 97.74%,冠突曲霉(Aspergillus cristatus)为绝对优势菌种.在细菌群落结构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为优势菌属,类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奇异假芽孢杆菌(Fictibacillus barbaricus)为优势菌种.不同产区和不同发花方式茯茶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说明地域环境和发花方式是影响茯茶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基因功能注释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是注释最多的两条代谢途径,糖苷水解酶和糖基转移酶是促进茯茶多糖水解的主要酶类,占比达75.23%.该研究初步阐述了不同产区和不同发花方式的茯茶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基因功能,为茯茶品质形成及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茯砖茶散茶发花微生物多样性宏基因组学功能基因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茶黄素干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蔡天晨郭晓莉邢瑞雪马仟婷...
    520-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 4 种主要茶黄素干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模拟方法,通过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DisGeNET等数据库筛选相关靶点,利用David进行GO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 3.10 软件构建茶黄素干预代谢综合征的"成分-靶点-通路图",最后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数据库筛选得到 73 个茶黄素与代谢综合征交集靶点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有293个生物过程、35个细胞组分和75个分子功能被富集;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有 105 个信号通路被富集.经过PPI互作得到ALB、IGF1、HIF1A、AKT1、PPARG、EGFR、PPKACA、NOS3 等14 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表明茶黄素与核心靶点(NOS3、EGFR、ALB)之间具有较高结合亲和力.同时茶黄素主要通过氢键、π-π共轭作用与靶点蛋白结合,进而达到干预代谢综合征的目的.这表明茶黄素可通过多个靶点以及多条通路干预代谢综合征.

    功能成分茶黄素代谢综合征多靶点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德昂酸茶中没食子酸含量与降脂作用相关性研究

    潘联云马玉青冉隆珣赵碧...
    53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德昂酸茶中没食子酸含量,通过脂质染色和测定脂质含量评价不同年份及工艺的德昂酸茶对秀丽线虫的降脂作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糖饮食条件下,德昂酸茶中没食子酸含量与秀丽线虫脂质积累和甘油三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德昂酸茶能有效降低高糖饮食诱导的秀丽线虫多种脂质组分,其降脂作用可能与没食子酸相关.

    酸茶没食子酸高糖饮食脂质组分

    安化黑茶含氟量测定方法验证及氟含量现状分析

    吴远兰贺军辉高兵财张梅花...
    538-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砖茶含氟量》(GB 19965-2005)中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分别测定安化黑茶原料及成品茶中氟含量,并对不同种类黑茶进行相关验证试验,包括方法精密度、方法回收率、方法重现性、检测人员验证、检测设备验证、不同浸提方式以及不同取样量对比.结果表明,各验证的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在 0.00%~4.62%,回收率在92.0%~102.5%;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砖茶氟含量的检测,也适用于黑毛茶原料及湘尖茶、花卷茶等成品黑茶含氟量的检测.试验对安化县芙蓉山片区、高马二溪片区、云台山片区、冷市片区、烟溪片区等 5 大片区黑毛茶各等级原料进行含氟量检测,并分析了安化黑茶含氟量现状.

    安化黑茶测定方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茶园观光意象、旅游体验与行为意图关系研究

    陈才石芬
    545-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茶园观光意象、旅游体验与行为意图之关系,对改变我国茶园旅游产品同质化、体验感不强、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海南省白沙生态茶园为研究样地,以 305 份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等方法,探讨茶园观光意象、旅游体验与行为意图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园观光意象包括认知意象、情感意象及服务意象 3 个维度;旅游体验包括刺激感受与社会互动 2 个维度;行为意图包括重游、推荐及分享 3 个维度.茶园观光意象对旅游体验具有直接正向影响,旅游体验对行为意图具有直接正向影响;茶园观光意象对行为意图不存在直接正向影响.发展茶园旅游,一要加强茶园旅游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渠道;二要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三要创新茶园体验活动,提升游客重游新鲜感;四要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增加游客体验内涵.

    茶园茶旅融合观光意象旅游体验行为意图

    关于激活文化基因赋能茶品牌建设的思考

    陈富桥胡林英伊晓云姜仁华...
    553-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1 世纪以来,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快速扩张,茶品牌体系日益丰富完善,但品牌建设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区域性品牌多但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少、区域公用品牌强但企业品牌弱、品牌名气与产品质量不匹配、茶文化概念被滥用、茶叶品牌认知不清晰等.据此,应充分激活茶文化基因,科学传承与挖掘茶文化,构建精准茶品牌文化体系,突出茶品牌文化的当代价值,强化文化营销推广,以文化激发品牌个性与价值,赋能茶品牌溢价,不断提升中国茶品牌的竞争力和传播力.

    茶文化文化基因茶品牌赋能

    茶的诗意时空:一片树叶的故事

    王伟罗乐天
    558-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是一种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和象征符号.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讲好了关于茶的中国故事,创造了一个茶的诗意时空.它叙事上采用了缀合式团块结构,流变的叙事情景及诗意的时空叙事,为茶的诗意时空建构提供了形式基础;它用故事性手法讲述了茶人们与茶一路同行的心灵旅程,既体现了茶与人类的羁绊,也增加了影像的精彩度,为茶的诗意时空注入丰厚的人类情意.这种茶的诗意时空又含有深沉的中国特色价值意蕴,形象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生生之美""绿水青山""美美与共"等重要价值理念.

    一片树叶叙事诗意时空中华文明

    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茶文化双语教学对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

    张静
    567-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承载了几千年文化底蕴的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历史且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急需源源不断、富有创新地以多种形式展示在世界舞台上.高校承担着培育茶文化专业人才的重任.该文在分析高校茶文化双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茶文化双语教学对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以及路径.

    茶文化教育教学双语人才培养

    投稿须知

    《茶叶通讯》编辑部
    封3页

    《茶叶通讯》入选中国农业期刊2023年度Top100的期刊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