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毒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毒理学报
生态毒理学报

王子健

双月刊

1673-5897

stdlxb@rcees.ac.cn

010-62941072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2871信箱)

生态毒理学报/Journal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生态毒理与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提供交流平台,推动和促进我国生态毒理学与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的全面发展。本刊主要报道:①污染物环境过程研究;②污染物对活体生物毒性研究;③污染物对于种群水平可能导致个体数量、基因率或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研究;④污染物对个体水平生物化学、分子、物理结构和功能危害,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群落及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破坏研究;⑤生物标记物测试方法及其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⑥依据毒性测试数据和化学转化规划,评估化合物对整个环境(人体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危害和风险;⑦环境毒理学测试新技术/方法,典型区域环境污染的毒性测试;⑧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组学技术应用于化学品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魏若瑾李济彤常静杨璐...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进入到环境中的化学品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化学品风险评估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传统的化学品风险评估方法依赖于动物实验,无法对大量化学品的毒性进行高效检验与预测,并且缺少对机制的研究.多组学技术是多种高通量组学技术的联合应用,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分析化学品毒性,预测化学品潜在风险.随着毒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信息数据的大量收集,以及数据处理软件的持续改进,多组学在化学品风险评估中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应用于化学品风险评估中的主要组学技术、研究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风险评估

    城市污水雌激素活性研究进展——毒性评估、致毒物解析及毒性削减

    徐杰明何席伟周嘉伟张徐祥...
    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污水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其能对生物体产生各种不良生物效应,其中,内分泌干扰物,尤其是雌激素类物质以及具有雌激素活性的污染物,因能影响生物的生殖系统并造成受纳水体鱼类性别转变等危害而备受关注,城市污水的雌激素活性也一直是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城市污水回用是缓解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开展污水雌激素活性毒性评估、致毒物解析及毒性削减研究对于保障其回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笔者围绕这一条研究主线,以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对污水雌激素活性表征方法、雌激素活性关键致毒物解析以及污水处理过程中雌激素活性削减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为今后城市污水安全排放和回用提供参考.

    雌激素活性城市污水报告基因致毒物生化处理深度处理

    海洋塑料垃圾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丘舒晴黄国勇应光国方贵桢...
    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塑料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塑料垃圾作为海洋塑料污染物之一,对其研究和认识还不全面.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综述了海洋塑料垃圾的来源与分布、降解、添加剂浸出、附着海洋生物和吸附污染物等环境行为,以及其生物效应(缠绕海洋动物和被海洋动物摄食).根据海洋塑料垃圾的研究现状,未来应加强测定方法、塑料浸出物的毒性效应、潜在污染物、生态效应评价方法和污染防治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塑料垃圾降解浸出物附着物吸附物缠绕摄食

    典型环境污染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丁晗周童王娟刘颖...
    3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内外有关环境污染物导致健康风险的毒性机制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环境污染物对机体肠道菌群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对毒性效应的调控作用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本综述在归纳近年来国内外人体及模式生物的肠道菌群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以重金属污染物、微纳米颗粒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抗生素为代表的典型环境污染物对肠道菌群结构、组成、数量以及代谢等的影响,总结了肠道菌群在机体毒性效应中潜在调控作用,为后续肠道菌群在环境污染物毒理学效应及人类健康风险方面的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环境污染物肠道菌群毒性效应机制

    微囊藻毒素及其与其他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毒性研究进展

    万翔薛庆举顾毓蓉谢丽强...
    5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一种蓝藻代谢产物,在全球富营养淡水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高浓度的MCs不仅对水生生物造成负面影响,还会与水体中共存污染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彼此在生物体内转化代谢和毒性效应.因此,开展MCs与多种环境污染物的复合污染对不同生物的毒性研究十分必要,其对水体复合污染风险评价和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综述了 MCs在全球水体中的分布情况,并介绍了 MCs与水体中其他典型污染物联合暴露时对不同生物的毒性作用,最后针对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展望.

    微囊藻毒素水生生物陆生生物联合毒性协同作用

    量子点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效应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程锦季倩倩王瀚吴添舒...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子点(quantum dots,QD)作为一种纳米微晶体,由于其出色的光学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生物医学成像、生物传感器和药物递送中,因而量子点的生物安全性也变得至关重要.秀丽隐杆线虫作为一种简单的生物模型,生物学基础完善、生命周期短、繁殖量大、生活特征易获得,不仅可以提供全动物水平的生理相关数据,还允许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分析,是量子点毒性试验的良好生物模型.本文总结了量子点对秀丽隐杆线虫毒性研究的进展,重点阐述了量子点导致线虫四大系统的毒性效应及其可能的毒作用机制,同时展望了今后秀丽隐杆线虫在量子点毒性研究甚至纳米毒性研究领域的广阔前景.

    量子点秀丽隐杆线虫毒性效应

    新型溴代阻燃剂TBB和TBPH的生态毒理研究进展

    邹义龙吴永明邓觅万金保...
    7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溴代阻燃剂2-乙基己基-四溴苯甲酸(2-ethylhexyl-2,3,4,5-tetrabromobenzoate,TBB)和2,3,4,5-四溴-苯二羧酸双(2-乙基己基)酯(bis(2-ethylhexyl)2,3,4,5-tetrabromophthalate,TBPH)作为传统溴代阻燃剂多溴联苯醚(poly 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人类日常生活用品中,已在各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甚至人体中被检测出,由此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本文对TBB和TBPH这2种新型溴代阻燃剂的最新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 TBB和TBPH在各类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的分布、环境归趋、人群暴露状况以及有关的生物毒性效应.最后对TBB和TBPH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促进TBB和TBPH的环境风险和人类健康风险评价的深入研究.

    溴代阻燃剂TBBTBPH人体暴露毒性效应环境归趋

    全氟化合物污染现状及与有机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进展

    朱永乐汤家喜李梦雪王鹤飞...
    8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氟化合物(perfluorocarbons,PFASs)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已引起广泛关注.PFASs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和生物毒性,并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产生生物学放大效应.近年来已成为全球性污染物,并已在各类环境介质、生物体及人体内被检出.因此本文主要综述了当前国内外PFASs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现状,比较分析了 PFASs及与其他有机污染物对生物的单一、联合毒性并对PFASs污染治理和防控提出了展望,为今后PFASs的研究及毒理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全氟化合物有机污染物毒性

    DINP的健康效应及机理研究进展

    孙蕾李洪祥刘敏叶婷...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isononyl phthalate,DINP)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塑料消费品和工业产品中,因其对人体多个系统均有毒性作用,DINP的健康效应成为研究热点.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DINP的内分泌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心血管毒性、免疫毒性及神经毒性等多种毒作用及机理进行了系统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有望为环境DINP相关的人体健康效应及防治提供参考.

    DINP人体暴露与代谢内分泌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分子机理

    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徐建康张占鳌闫泽华易珍...
    10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研究的深入,微塑料在世界各地的污水处理厂中的赋存特征及潜在影响已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而研发适用性强、重复性高的提取鉴定方案是重要前提.当前,污水处理厂样品的复杂性导致现有微塑料的提取及鉴定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对现有的样品采集(大样本法与浓缩样本法)、预处理(消解及分离方法)和鉴定方法(目视法、光谱法及热分析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以期为今后污水处理系统中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微塑料污水处理厂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