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文虎

双月刊

1673-0887

xbsk@oa.czu.cn

0519-85217535

213002

江苏省常州市通江南路299号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新出版部门正式批准的学术期刊。本刊坚持改革开放,贯彻“双百”方针,弘扬时代主旋律,秉承“活跃哲学与社会科学学术思想,增进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人文学科各专业的教学改革,促进社会科学研究”宗旨,立足本院和常州,面向全国、全省,竭诚为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河小镇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策略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镇为例

    李子静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河沿线城市文化形态的产生受惠于大运河.运河沿线的城镇因水而生、伴水而兴,运河塑造了此类城镇早期的功能形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运河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从以运河为中心的沿河带状发展,转变为以公路铁路为中心的轴向蔓延,其原有的文化系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运河城镇如何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代传承和创新文化形态,是当下城镇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梳理无锡市洛社镇的运河文化基因,探究文化内涵与文化行为传承的耦合性,并从整体谋划、场景再现、活化展示3方面提出适应性更新策略,以期为运河城镇文化传承与空间活化寻找合适的路径.

    运河运河文化城镇建设

    新媒体时代大运河常州段工商文化传承与传播路径的思考

    金蕾刘艳红戴逸飞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运河常州段的工商文化作为大运河常州段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类型,在常州城市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生产设施,而且包含与工商业活动相关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等非物质的精神文化要素.近年来,大运河常州段在工商文化精神性、文化性要素的传承与媒介传播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要创新内容表达,搭建工商文化传播矩阵,实现IP品牌融合化、产业化传播,为常州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大运河常州段工商文化新媒体传播

    恽代英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研究——以《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方法》为中心的考察

    安楠张云飞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革命时期,恽代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依托列宁政治建军思想和孙中山以俄为师建军思想,基于周恩来所开展的军队政治工作,对军队政治工作的目的、首要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方法》是恽代英专门论述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奠基之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独立领导军事斗争、开展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新时代,重温这部著作对总结我党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加强我军政治工作建设,进而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恽代英军队政治工作人民军队

    张太雷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基本内容与时代价值

    葛星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张太雷的一生是保持顽强斗争精神的一生.张太雷斗争精神是其优良的家风家教、赤诚的爱国之心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共同作用的结果.张太雷斗争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与个人私欲斗争,坚定崇高理想信念;与党内"小组织"活动斗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与外部敌人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新时代,党员干部可以从张太雷斗争精神中获得启迪.

    张太雷斗争精神常州三杰

    萧绎骈文的艺术特点述评

    孙帅帅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齐梁时期,由于统治者提倡、声律说推广、文学自觉和贵族审美情趣凸显等多方面的影响,骈文体例完备,十分兴盛.作为齐梁骈文的代表作家,萧绎顺应了文学"与时事推移"的趋势,在藻饰、调声、裁对及隶事4个要素上有意雕琢、用力甚深,创作了对偶精工、用事恰当、音韵和谐、辞藻华美的齐梁骈文,同时在文质关系、隶事用典、文德教化3个方面提出了骈文批评理论,规范并促进了骈文的发展.

    齐梁骈文萧绎骈文批评

    从《意言》看洪亮吉儒道兼采的思想

    徐乐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洪亮吉《意言》20篇融合了儒道思想,他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方面,其生死观尤其受庄子哲学影响.同时,洪亮吉充满社会责任感,始终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对庄子哲学的吸收和对社会现状的剖析,对儒学带来的不良影响作出深刻反思.儒道思想的双重影响使洪亮吉的思想更为开阔,进而影响其生命走向与著述表达.

    洪亮吉《意言》儒家思想庄子

    论20世纪90年代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玉文化书写——以谭恩美、崔维新、孙爱玲、尤今为例

    郑莹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的创作中展现出鲜明的跨文化特质.海外华文文学作家淡化了中华玉文化的道德评判性,聚焦于人的生命本真和多元主体的和谐共生,其玉文化书写呈现本源性、在地性和世界性的特性.玉文化成为华裔族群寄托文化乡愁、整合异质现实的文化载体.在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笔下,玉文化经历了由崇拜到质疑到再理解、从解构到重构到再发展的接受演化过程.

    海外华文文学玉文化文化乡愁

    解构亲密·精神游戏·自我救赎——浅析袁哲生小说的寂寞书写

    郑珊莉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袁哲生凭借对现实的细致观察与独到见解,实现了个人的寂寞书写.他从个体、代际与两性的视角,以解构亲密的方式,书写苦难的现实人生,并通过精神游戏的场域设置,展现自我、本我和超我,以此揭示个体生存的痛苦与寂寞.为实现自我的灵魂救赎,他还探寻了宗教和死亡两大出路.袁哲生的作品融合了个人经验与社会现状,表现了自身对现实人生的所思所感,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袁哲生解构亲密精神游戏自我救赎寂寞书写

    雍乾之际广陵词坛题画风尚的新变

    卞嘉傲薛玉坤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雍乾之际的扬州,因雅集唱和大盛,词坛与画坛联系紧密,加之学人广泛参与,题画词在活动形式、题材、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方面产生新变,这不仅彰显了清词中兴下词人试图将词体纳入学术视域的尊体倾向,亦促进了清词抒情功能的拓展、词格的提升,词人更重新认识词画关系,实现两者的真正交融,开拓了词体的发展空间.

    雍乾之际广陵词坛题画词

    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历史与情感——论王安忆《富萍》《五湖四海》

    鲁雪梅方文韬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富萍》到《五湖四海》,王安忆小说中关于水上人家的文学书写经时间沉淀而焕发新彩.在空间理论视域下,2部小说呈现的水上人家故事差异明显,但都融汇着王安忆独特的历史认知与对伦理情感问题的深度思考,水与土、乡与城、空间与地方,种种矛盾冲突下空间的转移、焦虑、迷失问题折射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王安忆空间理论视域文学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