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文虎

双月刊

1673-0887

xbsk@oa.czu.cn

0519-85217535

213002

江苏省常州市通江南路299号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新出版部门正式批准的学术期刊。本刊坚持改革开放,贯彻“双百”方针,弘扬时代主旋律,秉承“活跃哲学与社会科学学术思想,增进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人文学科各专业的教学改革,促进社会科学研究”宗旨,立足本院和常州,面向全国、全省,竭诚为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大运河镇江段的科学用水

    孙洪军周楚悦袁玮
    1-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运河镇江段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南运河地势最高、保水最难、通航条件最差的河段.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在大运河镇江段设置堤、坝、堰、埭和单闸、复闸,开凿引河,建筑水柜,千方百计拦水、节水、引水与蓄水,以保持运河畅通.这些水利工程规模不同、类型多样,体现了既遵循自然规律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科技智慧.

    大运河镇江段古代水利工程科学技术遗产

    大运河沿岸小剧场建设研究——以常州运河沿岸小剧场为例

    李燕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州作为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致力于以大运河为核心,探索演艺新空间和新模式,引导观众深入体验位于运河沿岸的特色小剧场,并沉浸式感受常州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文旅部门可以从精准定位常州的地域特色、数字赋能打造常州旅游演艺品牌、拓展相关产业链等方面入手,建设大运河沿岸小剧场,促进高品质文旅融合.

    大运河常州段小剧场文旅融合旅游演艺

    常州红色文化建设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王萍霞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常州红色文化建设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夯实常州人民"永远跟党走"的思想根基、深化"勇争一流,耻为第二"的城市精神、提升常州走在现代化建设前列的政治能力、打造人民城市社会治理的"常州模式"、引导常州领导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等实践经验,具有塑造红色文化品牌、聚焦数字赋能传播、深化红色文旅融合等现实启示.

    常州红色文化建设城市高质量发展

    刊印与传抄——常州宝卷考略

    王庄源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民初,常州地区宝卷的刊印与传抄活动十分活跃,为后世留存了一批珍贵的宝卷坊本与抄本.文章使用文献梳理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题材对常州宝卷中的典型作品进行文本分析,重点关注宝卷背后的善书局与抄卷人,认为常州出版宝卷最多的乐善堂与培本堂善书局存在明显的关联性,而宝卷抄手吴云清与《古今宝卷汇编》的作者"鹅湖散人"也颇有渊源.

    常州宝卷宣卷善书局抄卷人

    瞿秋白积极纪律观研究

    李蔓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纪律观是瞿秋白在党内政治纪律建设方面提出的独创性理论之一.公式纪律下党内关系不平等、流氓纪律里党群关系错位、遮丑文化作祟导致的纪律失衡等消极纪律,使得瞿秋白开始思考党内政治纪律及积极纪律之必要性.随着其革命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他将积极纪律观具体细化为铁的纪律、民主集中、重视群众心理等思想.这些思想是祛除党内消极纪律的良方,对当今的政党建设与社会治理仍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瞿秋白积极纪律政党建设

    瞿秋白妇女解放思想的生成逻辑、核心内容与价值意蕴

    王许周师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瞿秋白在探索中华民族解放道路时,格外关注占人口近半数的中国妇女的解放问题.瞿秋白妇女解放思想承继了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立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妇女普遍受奴役的现实,在翻译书籍以及组织女工代表会、推选妇女参政等探索过程中形成,其核心内容涵盖了妇女遭受压迫的根源以及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前提条件、领导力量等方面.这一思想对于新时代廓清"田园女权"的思想迷雾、持续发挥妇联"娘家人"作用以及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全面领导具有启示作用.

    瞿秋白妇女解放思想中国妇女解放新时代妇女工作

    自我·史诗·革命——瞿秋白现代抒情主体的建构

    陈晶晶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知识分子,具有独特生命体验的瞿秋白呈现出一个立体的抒情的自我形象.他不仅延续了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抒情脉络,而且吸收、借鉴与转化苏俄文学,将其内化到中国革命中,开启了抒情与史诗交织的进程.瞿秋白牺牲前发出的"抒情"之音更展现了革命家的赤诚,表现了其对革命的坚守.

    瞿秋白现代抒情主体无产阶级文学

    《无声告白》中的"焦虑"书写和族裔意识

    王江英刘明录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一代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讲述了詹姆斯·李一家在"无声"的生活中饱受"焦虑"的折磨,最终大女儿莉迪亚以死亡为代价让家庭重新"沟通"的故事.文章借助萨宁·盖的"负情感理论",分析莉迪亚的焦虑外源和本源,论证"焦虑"情绪具有重塑主体性、构建情感共同体的作用,揭示隐藏在"焦虑"背后的种族歧视问题.

    伍绮诗《无声告白》负情感理论

    齐邦媛《巨流河》中的水意象分析

    桑楚庄王启东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巨流河》是齐邦媛具有自传性质的记忆书写,这部作品的主要水意象有自然、生命、精神3个方面.齐邦媛通过对"巨流河"和"哑口海"等自然水意象的书写,表现了身份认同的焦虑和对乡土记忆的体认;通过血、汗、泪等具体的生命水意象,寄托了复杂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通过洁净、流动、漂泊等抽象衍生形态的精神水意象,融合了历史与现实、个人记忆与时代记忆.齐邦媛在《巨流河》中实践了"水"意象从表层象征到深层精神的重叠,引起读者共鸣的同时治疗自身的创伤,建构了独特的文化水世界.

    齐邦媛《巨流河》水意象

    从《世说新语·德行》看魏晋士人的尚孝倾向

    孙若梦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说新语》是一部展现东汉末年到南宋时期士人风貌的志人小说,《德行》篇所反映的魏晋士人的尚孝倾向具体表现为魏晋士人注重"养生""丧死"以及维护父辈名声的对父母之孝,和"移孝于忠"的对君主之孝.刘义庆通过条目顺序编排、以孩童作示例、宣扬"孝子有善报"等方式突出尚孝倾向.魏晋士人崇尚孝道与当时的儒家孝文化、朝廷政治导向以及作者的思想观念有关.

    《世说新语·德行》魏晋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