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张胜广

季刊

2095-2910

CSZX@chinajournal.net.cn

0317-2159849

061001

河北省沧州市学院西路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刊发自然、社科等各个学科的学术研究论文。本学报一贯坚持注重稿件质量,有较高的转载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孟子"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的关联

    韩旭
    41-4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孟子是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他的"人性论"思想奠定了儒家教育思想的基调:以"性善论"为教育思想的理论起点,以"明人伦"为目标指向,以"存养扩充"为方法指引等.孟子"人性论"在教育思想中的彰显,充分展示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教育思想的特殊影响.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孟子"人性论"中的合理内核,对解决当前我国教育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对培养时代新人,对健全受教育者的理想人格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孟子人性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作用与影响

    哈贝马斯法律有效性理论及其哲学基础

    杨茹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神学解释祛魅以后,现代西方社会中的法律体系陷入了合法性危机.不同的流派为化解合法性危机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支撑,而哈贝马斯不同于其他流派,由实践理论转向交往理性,他将交往理性作为哲学基础,通过交往产生共识来解决法律内部的张力问题.哈贝马斯对于法律有效性理论的重构,对于其他哲学流派来说,是一种创新与超越,虽然其理论存在过于理想化的问题,但是对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

    哈贝马斯法律有效性哲学基础

    《释名》对假借字的利用

    刘青松
    49-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释名》声训中有很大一部分记录被训词与训释词的字,在经典用字或日常书写中存在假借关系,可见刘熙是在对经典用字和社会用字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进行《释名》创作的.刘熙通过大量文字假借现象,考虑到音义之间的联系,从而超越字形,在语音的层面上寻求语言的根源.他的主要贡献并不在于具体结论是否符合语言实际,而是在于对因声求义方法的系统利用.清儒常以求本字的方法纠正《释名》,反倒泯灭了刘熙的良苦用心.

    释名声训文字假借词源

    语言学习策略与动机、自我效能感和语言水平关系的SEM研究

    王天剑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系统理解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性质,语言学习策略需要与其他相关因素诸如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和语言水平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现以108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样本,对语言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语言水平进行了调查.采用结构方程建模(SEM)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 显示,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具有直接影响,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具有直接影响,学习策略进一步影响语言水平.此外,不同动机成分之间也存在复杂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外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

    语言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语言水平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域市级政府网站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研究

    许艳丽刘宣妤阎锦婷刘洁...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事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社会各级政府的网上办公,网站广泛服务于各级地方政务,成为政府机构实现政务信息公开、服务公众的重要渠道.在政府网站迅猛发展的同时,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其中尤以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较为突出,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用和标点符号等诸多方面的不规范.厘清这些失范现象,探究失范原因,可以促成网站语言文字的日趋规范,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政府网站语言文字规范

    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写作传统

    沈童
    6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悼亡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特指悼念已故妻妾的诗作.悼亡诗随时代而发展,逐渐形成共同的写作传统.悼亡诗的写作有两种情况:情真意切的悲悼写作、无病呻吟的迎合礼制写作.写作时间也大体相同,写于妻子去世一年之内和周年祭时,此后数量锐减,只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事物才会偶然引发回忆而写作.突出表现伤痛是两种类型悼亡诗的共同特点,写作时间也因此而集中在丧妻之痛最强烈的时刻.突出表现伤痛的原因有四点:死亡意味着逝者的永久性消失,它对人伦关系的破坏,由此引发的死亡恐惧和生命忧虑以及丧葬文化的推动作用.

    悼亡诗写作传统特点

    《小雅·黄鸟》之"黄鸟"释名与主旨考辨

    郝一铭
    72-7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雅·黄鸟》中的黄鸟曾被误作仓庚,而名物训释与《诗经》的比兴传统密切相关,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可知,古之黄鸟即今之黄雀,并非仓庚.《小雅·黄鸟》中黄鸟既有和谐美好的寓意,又有指代流寓者、受害者的悲剧意味.把握黄鸟在篇章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小雅·黄鸟》篇的主旨.

    黄鸟仓庚释名《小雅·黄鸟》主旨

    浅议防疫标识语中的礼貌策略

    钱婷婷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社会各界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疫情防控工作,而利用公共标识语进行防疫宣传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从语用角度看,网络上众多防疫标识语可划分为不良防疫标识语和文明防疫标识语两大类.运用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面子论,对防疫标识语的礼貌策略运用情况进行剖析,可以透视承担着重要社会职能的防疫标识语的文明指向,为公共标识语的语用文明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礼貌策略面子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标识语

    河间献王刘德之古今评说

    魏彦红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间献王刘德对汉代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收集整理古籍、献书朝廷、举六艺、立专经博士、修礼乐、献雅乐等.古人多赞他贤王、圣王,认为他经术通明,积善行德,大功六艺.今人评价其第一贡献为重修礼乐;他求古经书,为人们重新认识儒家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古文经学的推重,为其后古文、今文经学之争埋下了导火索;他的"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是贡献给文化宝库的宝贵财富.刘德对推动古代学术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献王刘德汉武帝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六艺董仲舒

    渤海湾西岸海陆变迁及禹贡碣石考略

    张长铎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禹贡》首次提出碣石存在以来,九河、逆河、碣石,亘古究求,竟无归宿.从分析渤海湾西岸海陆变迁入手,解读了大禹治水在沧州地区东部黄骅一带北播九河的历史事实与渤海湾三次大的海侵变化;在梳理前人有关古黄河入海和古贝壳堤形成研究成果基础上,考证了黄河古道入海与禹贡碣石的关系,阐述了三条理由依据,给出了无棣马谷山即为禹贡右碣石的结论.

    海陆变迁黄河入海禹贡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