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滁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滁州学院学报
滁州学院学报

许志才

双月刊

1673-1794

czxyxb@126.com

0550-3510742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丰乐大道1528号

滁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版本纷乱及辨析

    盛大林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韦应物《滁州西涧》是一首在唐代就入选了多种诗集、当今又被选入中小学教科书的经典诗作.但在1000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异文、异解或讹误,而现行的版本及解释可能不是最佳的.通过全面检索而获得的大量文献显示,流行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当为"独怜幽草涧边行,尚有黄鹂绕树鸣."而"西涧"的俗名"上马河"肯定为"乌土河"之讹.

    大数据韦应物滁州西涧异文考据

    论王阳明讲学的首发之地

    周凯陶会平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阳明一生以讲学为己任,自弘治十八年在京师专志授徒讲学以来,所到之处无不讲学,而阳明弟子钱德洪却认为滁州为阳明讲学的首地.在对阳明讲学活动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滁州以前的讲学活动,无论是从游士子的数量、还是士子的来源,都没有达到学派意义上的规模,而阳明在滁州的讲学则是四方弟子,从游日众,诸生随地请正,歌声震山谷.这种独特的讲学模式,首启了阳明学派声势浩大的讲学活动的序幕,钱德洪"滁阳为师讲学首地"的观点是为确论.

    阳明滁州讲学首地

    人民币与金砖国家货币汇率联动效应研究

    顾荣宝黄柳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1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金砖国家货币的汇率数据,利用VAR-MVGARCH-BEKK模型研究了人民币与金砖国家货币汇率之间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在2016年之前金砖合作的第一个"金色十年"间,人民币汇率与俄罗斯卢布和南非兰特两个货币汇率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人民币汇率仅存在到巴西雷亚尔汇率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而人民币与印度卢比汇率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波动溢出效应;2017年开始第二个"金色十年"之后,人民币汇率与巴西雷亚尔、印度卢比、俄罗斯卢布和南非兰特四个货币汇率之间均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这表明金砖国家合作水平提高和贸易往来加强有力地提升了人民币在金砖国家内部的影响力.

    人民币汇率金砖国家VAR-MVGARCH-BEKK模型溢出效应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我国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困境及其突破

    王素侠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比例占老龄人口的绝大多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供需矛盾突出、服务水平低、资金来源单一、服务组织和监督机制缺乏等问题.当前,我国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兴起,建议从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多元筹措、多方协同等方面完善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多维协同治理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和开展多种类型的文化宣传活动,促进我国社区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智慧养老

    论金兆燕的《旗亭记》及其在清代戏曲史上的地位

    李庆霞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兆燕是清代中叶扬州剧坛的重要作家,其戏剧代表作品是《旗亭记》.该剧根据唐代笔记小说"旗亭画壁"改编而成,叙述诗人王之涣与歌妓谢双鬟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既歌颂了忠孝节义的道德观念,又抒发了才人不遇的悲怆情怀,渗透着作者浓重的身世之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乾嘉时期文人士子的心态.在艺术上,该剧结构紧凑,戏剧性强,文辞清通流畅,是一部接近"场上之曲"的传奇作品.《旗亭记》在戏曲日益案头化、典雅化的清中叶剧坛独树一帜,不愧为清代戏曲史上的优秀作品.

    《旗亭记》王之涣谢双鬟才人不遇场上之曲

    后疫情时代舆论生态格局的审视与构建

    杨媛媛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疫情伴随着新冠疫情同时出现,影响了舆论生态,后疫情时代在传播学领域中作为公共危机蔓延期和恢复期的一个特殊的阶段,其舆论生态在受众、信息、环境生态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改变.正确审视疫情之后舆论生态带来的变化,分别从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来重构受众生态,以智媒体发展为契机来重构信息生态,以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改善中国国际形象来重构环境生态,全方位致力于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构建健康绿色舆论生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后疫情时代信息疫情舆论生态

    凤鸣九天贯古今:中华民族母语的形成、源头发展及意义

    高星斗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汉语、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标识!中华民族通用语言是以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理念按照宇宙基本事物形状的全部信息"摹写"创造的,它是以中原话为基础的具有严谨的规律、完整的科学的语言系统.中华民族依靠它生存、发展,创造了连续不间断的五千多年的文化史.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系统由有声语言——汉语和有声语言的"物化物"——汉字组成.它诞生于以"凤"为图腾的中原地区,其有声语言——凤鸣借助其有声语言的"物化物"——文字,腾飞九天而贯古今.

    中华民族通用语言有声语言有声语言"物化物"

    论滁州地域文化经典对外译介和传播策略——以欧阳修《醉翁亭记》为例

    裘莎黎家发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地域文化的对外译介和传播策略研究有助于搭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地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当前滁州市融入"大江北",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更迫切需要挖掘滁州地域文化经典,扩大其在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影响力.本文从欧阳修《醉翁亭记》切入,具体研究滁州市地域文化经典对外译介和传播策略,以期更好打造"醉美滁州"的地域文化形象.

    滁州地域文化对外译介传播策略醉翁亭记

    莫辛·哈米德小说《蛾烟》中的女性主义批评分析

    辜维娅盛雪梅
    44-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蛾烟》是当代著名巴基斯坦裔英国作家莫欣·哈米德的成名处女作.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达努与好友奥兹和奥兹之妻穆塔兹之间的交往,展现其在腐败现实中飞蛾扑火般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当代巴基斯坦年轻人的迷茫和堕落.学者多从社会现实以及阶层矛盾着眼,结合全球化和后现代消费主义理论对小说加以分析.在两性对立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探讨女主人公如何在遭受家庭和社会压力下追寻自我价值和缓解两性矛盾,给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广大女性以启发.

    《蛾烟》莫欣·哈米德女性主义批评自由独立

    柳琴戏音乐编创中的继承与创新——以陆寅柳琴戏音乐编创为例

    薛雷
    47-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柳琴戏是拉魂腔戏曲剧种之一,其音乐流变通过柳琴戏音乐编创来实现.柳琴戏的音乐沿革,其实就是一个流变发展的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继承是基础,创新是目的.陆寅作为柳琴戏基层专业剧团的音乐编创者,其柳琴戏音乐编创成果,不仅体现了柳琴戏音乐的继承与创新,而且还对柳琴戏音乐流变的"个人原因"作了诠释.

    柳琴戏音乐陆寅音乐编创继承创新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