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档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档案
档案

宛志亮

双月刊

1004-2733

dana@chinajqurnal.net.cn

0931-8516901

730010

甘肃省兰州市雁滩路3680号档案杂志编辑部

档案/Journal Archiv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档案》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传播知识、交流经验、启迪思想、指导工作”。本刊锐意创新,传递档案信息,扶持学术新秀,广纳百家直言,博采众说之长,开展学术探讨,反映工作动态,努力成为档案工作者的知音,文秘工作者的益友,史料研究者的助手。本刊长期坚持“立足甘肃,面向全国”的办刊风格,突出学术性、史料性、文化性、可读性,视角新颖独特,内容雅俗共赏,既面向档案学人、文档工作者,更面向社会大众,国际、国内公开发行,欢迎订阅并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肃省档案系统学习贯彻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精神

    李荣忠吕乾坤
    3页

    甘肃省档案馆2023年宣传工作成效显著

    姜楠
    3页

    基于模拟档案馆的档案学实践教学模式

    归吉官蒋昕洁
    4-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基于模拟档案馆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深入推进档案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档案学实践教学模式遵循问题、需求和创新三个构建导向,其要素包括建设模拟档案馆、开发专业实践教学教材、建立见习制三个构建支点.实施路径是:以构建主义式教学理念为先导,以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驱动,以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牵引,以构建基础资源保障体系为支撑.

    档案学实践教学模拟档案馆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价值阐释、使命任务与实现策略

    付亚楠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提供了深刻的战略指引和方向指南.深度剖析文件精神,全面阐释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价值意蕴与使命任务,提出深化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实现策略,有利于助推红色档案资源可持续开发,促进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弘扬.

    国家文化数字化红色档案档案资源开发红色文化

    元宇宙视阈下档案馆知识服务的价值阐释与发展路径

    王晓飞
    15-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是信息技术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档案馆知识服务带来发展机遇.从元宇宙思维引领知识服务理念创新、元宇宙技术盘活档案知识要素价值、元宇宙方法增强档案馆知识服务效能等方面进行价值阐释,并据此提出以档案资源建设释放知识要素价值、以数字技术应用促进底层支撑、以信息素养提升厚实人力储备、以数据治理强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发展路径,以更好地认识和发挥元宇宙在档案馆知识服务中的价值.

    元宇宙档案馆知识服务

    基于CiteSpace分析我国档案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韦雪媚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CiteSpace,对我国2011年至2021年间的档案保护研究成果的发文机构、关键词突现、关键词聚类、学者合作关系网等进行分析.总共提炼出五个主要的研究主题,分别是:抢救性保护研究、保障体系建设研究、非遗档案保护研究、电子文件/档案的安全保护研究、区域性档案保护研究.经过笔者分析,现有的档案保护研究存在研究水平不均衡、研究主题缺乏创新性、部分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等不足,为此,笔者提出了四点展望:促进均衡发展、创新研究思路、加强理论研究、完善研究队伍.

    档案保护研究现状展望

    全面抗战时期兰州话剧运动初探

    杨思信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全面抗战爆发后动员民众需要及话剧力量的西移为契机,战前几乎没有话剧演出的兰州,亦在战时兴起了热烈的话剧运动.战时兰州话剧运动,可略分为"抗战话剧兴起与独幕剧演出的高潮""新西北剧团、青年剧社的成立及其演出""抗宣八队、外来演剧力量与第二次演剧的高潮""断续中的的兰州话剧演出"共四个时期.八年中,兰州共出现话剧团体41个,上演独幕剧87种,多幕剧75种,另有一批著名剧人在此活动.战时兰州的话剧运动,对本地抗战宣传与民众民族国家意识的激发、各种款项的募集及民众平时的休闲娱乐等,均做出比较积极的贡献.

    全面抗战兰州话剧运动剧团

    清末民国外交期刊的创办、特点与影响

    孙阳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民国的外交期刊的创办,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在办刊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如以探讨国际形势、研究外交问题为中心,在出版时间和地域分布上不均衡,具有依附性、补充性和继承性以及创刊目的迥异.这些外交期刊的发行,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引进了西方国际法学,推动国民外交运动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国民对国际时事和世界局势的关注和了解.

    清末民国外交期刊特点历史影响

    庚子事变后中国知识界对"东北局势"的认知探析

    董学升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庚子事变后,"东北局势"日趋危急.面对此等情形,中国知识界开始寻找拯救东北的图存之道,其中尤以清廷官员为代表的士人知识分子与学界为代表的学生知识分子表现最为明显.然而,上述两个群体对"东北局势"的认知竟呈现出明显的分歧.张之洞等士人知识分子希冀在东北实行开门通商的策略,而学生知识分子则主张奋起抗争.可以说,清末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排满"思潮勃兴与"中华民族"观念产生与发展的交叉时期,以致他们对东北的认知产生了分化.

    庚子事变中国知识界"东北局势"地域认知

    文化辐辏与地域内涵——论陇南诗碑与题壁诗的文学风教特性

    蒲向明焦福维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陇南诗碑与题壁诗,在文学风教方面表现为明显的文化辐辏状况,其中心在伦理教化,有丰富的地域内涵和鲜明的民间性特征,文学风教特性主要表现在:题咏讲究"翰藻",以美启志,以诗化育;倡扬"慕贤",以先贤遗风,释怀古之幽;以诗养德,品有华美,信守"安道苦节";崇儒风雅,颂挽乡贤,嘉美"义善之举".能区分"文""笔"并注重二者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情感激发与调节,熏陶后人,以契合社会规范.

    陇南诗碑题壁诗文学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