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档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档案
档案

宛志亮

双月刊

1004-2733

dana@chinajqurnal.net.cn

0931-8516901

730010

甘肃省兰州市雁滩路3680号档案杂志编辑部

档案/Journal Archiv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档案》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传播知识、交流经验、启迪思想、指导工作”。本刊锐意创新,传递档案信息,扶持学术新秀,广纳百家直言,博采众说之长,开展学术探讨,反映工作动态,努力成为档案工作者的知音,文秘工作者的益友,史料研究者的助手。本刊长期坚持“立足甘肃,面向全国”的办刊风格,突出学术性、史料性、文化性、可读性,视角新颖独特,内容雅俗共赏,既面向档案学人、文档工作者,更面向社会大众,国际、国内公开发行,欢迎订阅并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档案知识服务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曹欣恺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档案知识服务质量是适应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实现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档案服务工作的有力选择.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提出,将从两大基础、数字技术、服务理念等方面对档案知识服务产生影响.立足《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文本,从资源层、设施层、应用层和主体层分析档案知识服务面临的困境,提出规范数据格式,强化语义关联;重视技术创新,完善平台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关注用户反馈;增强协同意识,培育数字思维的优化路径.

    数字中国档案知识服务档案数据

    从斯蒂格勒"第三持存"看档案的社会记忆属性

    普欣宇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持存",为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提出的记忆概念,涵盖了一切以物质方式留存下来的记忆事项.针对档案记忆属性仍停留于"记忆载体"的认知局限,本文以"第三持存"视角,回溯"档案记忆观",借鉴技术哲学与社会学相关理论,探讨"持存"与档案记忆之间的关联,剖析档案记忆的形式性、技术性、流动性等"持存"特征,并分析提出档案记忆持存观对档案文化遗产保护、信息网络记忆资源组织、学科思维转变的研究价值.从"第三持存"看档案的社会记忆属性,对档案的记忆本体论具有较好解释力,对拓展理论广度、实践探索深度具有认识启发意义,为数字时代的档案记忆研究提供理论加持.

    第三持存第三记忆档案记忆社会记忆记忆体

    从离身传播回归具身传播:档案信息传播的创新路径探析

    赵梦蝶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身传播是档案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但在智能传播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其固有的"离身性"特点使得传统的传播形式遭遇深刻挑战.随着认知科学的身体转向,档案信息传播实践也开始回归身体视角,具身认知对于档案信息能广泛地传播于社会、实现其价值和功能有至为重要的价值.在此理论影响之下,档案信息传播的"身体"回归趋势已日趋明晰,唯有以具身视域切人才是当前传播研究的创新视角.本文试图对档案信息传播的理论脉络和实践积累进行梳理,以此探讨具身传播背景下档案信息传播的创新路径.

    离身传播具身传播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

    甘肃省档案馆馆藏陈思书法作品欣赏

    陈思
    封3页

    清沈梦兰所绘《河工三省交界全图》

    李俊易
    封4页

    甘肃省档案馆藏曹恩东书法作品欣赏

    曹恩东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