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档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档案
档案

宛志亮

双月刊

1004-2733

dana@chinajqurnal.net.cn

0931-8516901

730010

甘肃省兰州市雁滩路3680号档案杂志编辑部

档案/Journal Archiv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档案》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传播知识、交流经验、启迪思想、指导工作”。本刊锐意创新,传递档案信息,扶持学术新秀,广纳百家直言,博采众说之长,开展学术探讨,反映工作动态,努力成为档案工作者的知音,文秘工作者的益友,史料研究者的助手。本刊长期坚持“立足甘肃,面向全国”的办刊风格,突出学术性、史料性、文化性、可读性,视角新颖独特,内容雅俗共赏,既面向档案学人、文档工作者,更面向社会大众,国际、国内公开发行,欢迎订阅并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我国档案工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邓齐凤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三方面系统梳理我国档案工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基础,归纳总结出"档案存史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档案资政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档案育人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质人才".同时,根据档案工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档案工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分别为"聚焦档案存史功能,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活力""聚焦档案资政功能,挖掘新质生产力发展数据价值""聚焦档案育人功能,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供给".

    档案工作新质生产力档案数据新质档案人才培养

    后现代叙事观下档案纪录片叙事研究——以《红色档案——走进中央档案馆》为例

    陈蝶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档案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叙事范式转型",这些转变日益引起相关学者关注.以马克·柯里的后现代叙事观为依托,通过对《红色档案——走进中央档案馆》系列微纪录片的后现代叙事特征和叙事手法进行综合分析,从叙事转向、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三个层面进一步探索微纪录片的后现代叙事策略,并发现红色档案微纪录片在建构集体记忆、引发情感共鸣、助力文化传播等方面蕴含的重要价值,以期为红色档案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建构提供些许参考.

    后现代叙事观《红色档案——走进中央档案馆》叙事策略纪录片

    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档案事业"2522"发展框架

    赵子瑜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擘画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蓝图.数字中国建设离不开各行业的支撑,"档案事业如何对接数字中国建设"成为档案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档案事业"2522"发展框架能够为档案事业发展指明前进道路,"2522"框架即"两大基础"(夯实数字档案基础设施和档案数据资源基础)、"五位一体"(档案工作参与国家"五位一体"建设)、"两项能力"(强化档案数字技术应用效能和安全屏障能力)、"两个环境"(优化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国内外环境).

    数字中国数字化转型档案事业"2522"框架

    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地质档案管理的路径研究

    单永杰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地质档案管理的路径.首先,论文梳理了地质档案管理现状,包括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样、信息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其次,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其他领域的成功应用,如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以期借鉴这些经验,为地质档案管理提供新思路.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地质档案管理的具体策略与路径,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最后,在数据共享与服务方面,提供了基于RESTful API的数据接口构建方法,分析了开放数据协议的现实意义,为地质档案服务提供了标准化、安全的共享机制.

    大数据技术地质档案管理地质信息系统地质数据采集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刊刻《两邑萧翁墓志》

    张辉
    封4页

    甘肃省档案馆馆藏吴国湘书法作品欣赏

    吴国湘
    封2页

    甘肃省档案馆馆藏陈浩荣书法作品欣赏

    陈浩荣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