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鲍英华

月刊

1672-5867

smgis@163.net

0451-86894341

150081

哈尔滨市南岗区测绘路32号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Journal 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测绘局主管、黑龙江省测绘学会主办的反映测绘学科及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前沿理论和技术并指导地理信息工作者从事科研、开发、生产的技术性、知识性刊物,主要刊载测绘高新技术、地球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沿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技术总结与经验交流;测绘行业管理与改革的先进经验;测绘生产技术交流、科研成果推广及教学经验介绍等;测绘学和地理信息学中的理论探讨;国内外地理信息学术动态及测绘科技报道与介绍;测绘科普知识;测绘仪器最新发展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F-6影像的GNDVI水体指数应用研究

    林一鸣郑丹张艳
    189-19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GF-6影像的光谱分析,本文利用反射率最强的近红外波段和反射率最弱的Coastal Blue波段做差,并与绿波段建立比值关系,结合固定步长搜索方法获取步长改正因子,提出绿波改正差异性归一化植被指数(Green Wave Correction Difference 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GNDVI).同其他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该指数在水体提取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该指数能够有效、稳定地提取水体空间分布.研究区水体提取结果总体精度均在76%以上、F1均在0.68以上、Kappa系数处于高度一致性,为GF-6影像的水体提取提供了一种技术参考.

    GF-6GNDVI光谱分析

    基于GS光谱锐化方法的侵蚀沟提取研究

    康健张雪松张宇龙
    192-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侵蚀沟提取研究过程中的影像多种融合方法进行比较,构建融合数据,得出适合侵蚀沟解译的融合算法,以GS光谱锐化方法为重点,论述基于融合影像以及沟底线、沟底线坡度值和目视解译提取的综合算法方法,对实验区的侵蚀沟进行提取,实现了提高图像信息量、增强侵蚀沟解译精度的目标.对侵蚀沟较为集中的地区,如东北平原腹地、黄土高原等地形区域的侵蚀沟影像自动提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GS方法光谱锐化侵蚀沟提取图像信息量

    智慧城市地下管网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探讨

    丛联宇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管网服务是智能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社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综合分析智能管网相关技术,探讨地下管网现代化建设关键技术内容.文中从地下管网的调查、测量、检测和评估,以及智能管网平台的搭建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实现雨污分流、信息化管理等相关技术,为后续地下管网改造提供相关数据支持,为智能城市建设奠定信息化基础.

    智慧城市地下管网信息化建设智慧管网

    基于吉林一号光谱星的东北地区春季水体识别方法对比研究

    于梦鸽高俣晗孙阳
    199-20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吉林省敦化市为研究,基于吉林一号5 m分辨率遥感影像选取单波段阈值法、多波段谱间关系法、ND-WI水体指数、SWI水体指数、监督分类法和非监督分类法共6种常见的水体识别方法对东北地区春季冰雪交融期最适宜的水体识别方法进行探究.通过Kappa系数、错分误差、漏分误差、面积精度等5种指标对水体识别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提取方法为监督分类法,提取精度较高的方法还有NDWI指数法、多波段谱间关系法.

    水体提取遥感识别水体指数

    基于海洋卫星的三江平原水稻种植及用水监测研究

    郭伟杨继文赵鹏飞
    202-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洋卫星数据获取及数据高效处理方法不足、海洋卫星数据在农业种植结构信息提取方面应用较少、水稻泡田灌水移栽期内用水量评估模型研究等问题,本研究以井灌稻主要分布区三江平原作为研究区域,了解掌握海洋卫星处理流程与方法,利用海洋卫星遥感影像及多源遥感数据开展水稻种植区域提取及泡田灌水移栽期内用水监测研究,形成适用于三江平原的基于遥感技术的水稻种植及用水监测技术流程,为水稻种植科学化、合理化灌溉用水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对农业资源调查监测服务支撑能力.

    海洋卫星泡田灌水移栽期三江平原用水监测

    实景三维数据展示平台设计与实现

    曹宇李冰吴迪
    206-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三维实体和全方位多维数据管理与展示技术的研究,将遥感影像、DEM、三维实体、实景影像、BIM等多种数据资源在同一空间尺度进行集成,采用地理空间大数据技术,研发实景三维数据展示平台.提升实景三维数据服务能力,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提供统一的实景三维服务支撑,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实景三维遥感影像数据服务

    基于多尺度的吉林省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张馨璟吴多朋
    209-210,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主要将吉林省作为研究区域,从选取空间尺度、设计指标体系、探究统计方法3个方面,综合分析多尺度下的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最适方法,深入反映城市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发展关注的要素情况.结合城市区域间的多尺度统计单元,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不仅可以使国土空间资源布局可视化,而且能为城市国土空间多层级结构优化提供指导.

    空间监测统计分析多尺度吉林省

    基于资源三号影像和高分七号影像的DSM自动匹配效果研究与对比

    孙美薇陈璐璐王宁陈曦...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体遥感影像为高分辨率、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DSM)的自动提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本研究利用资源三号遥感影像和高分七号遥感影像,采用测绘生产软件Inpho7.0进行自动匹配DSM,并对匹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采用Inpho7.0软件匹配的数据,在影像清晰的地方匹配效果较好,在影像质量不好、有阴影或者弱纹理区域的匹配效果较不理想.其中,在沟谷处资源三号与高分七号成果对比,资源三号的整体细节表达较少,晕渲较为光滑,存在粗差、地貌丢失等情况.但在青藏高原地区常年积雪区,资源三号遥感影像匹配效果优于高分七号.因此,在后续的研究生产中,可针对不同场景和地形地貌特点,选择合适的影像进行编辑处理.

    资源三号高分七号DSM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哈尔滨市区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崔依凡邢丽波孔子强
    214-216,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哈尔滨市区为研究区,基于2013年、2017年及2021年3期Landsat-8遥感数据,选取干度、热度、湿度和绿度四个指标作为体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利用RSEI,并结合生态质量等级差值运算法,对哈尔滨市区"十二五"至"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3—2021年哈尔滨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在逐渐上升,西部和南部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北部的RSEI指数相对其他地区较高.

    遥感生态指数RSEI哈尔滨市区Landsat-8OLI

    基于VIIRS影像的哈尔滨建成区空间变化分析

    张雨欣曹宇佳李佳明
    21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建成区范围可用于衡量城市化进程.基于VIIRS夜间灯光遥感影像,分别用夜间灯光指数法与支持向量机分类法对哈尔滨市城市建成区进行提取,并对比2种方法的提取精度.选取提取精度更高的SVM分类法分别提取2018、2022城市建成区范围,计算哈尔滨建成区两年的景观指数,了解哈尔滨建成区空间变化.哈尔滨市除原有建成区范围由中心向四周扩张外,哈尔滨新区建成区范围有明显增加,景观格局复杂度有所提高,表明随哈尔滨市发展,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程度有所提高.

    夜光遥感城市建成区景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