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防灾减灾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防灾减灾学报
防灾减灾学报

高常波

季刊

1674-8565

fzjzxb@163.com

024-86580104

110034

辽宁省沈阳市黄河北大街44号

防灾减灾学报/Journal Seismological Research of Northeast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东北地区及全国地震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地震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盖州青石岭震群断层面参数的确定及构造应力场特征研究

    戴盈磊张文静惠杨底欣欣...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之前学者的双差定位结果,使用Fit_Fault软件包计算盖州青石岭震群发震断层面走向为114.30°,倾角74.67°.收集2001年至2011年辽宁地区的震源机制解资料,采用全局网格搜索算法,反演该地区的构造应力场,其主压应力轴为NEE向,主张应力轴为NNW向,整体呈现拉张的应力状态.并据此确定出青石岭震群发震断层的滑动角是35.49°,为左旋走滑性质.模拟在辽宁地区构造应力体系下各种产状的断层面上可产生的相对剪应力和相对正应力分布情况,发现该震群发震断层面上的相对剪应力和相对正应力分别为0.513和0.576.分析认为盖州青石岭震群是一处地质薄弱带,背景构造应力场在其最近一期的活动中未起主导作用.

    青石岭震群断层面参数震源机制解应力场辽宁地区

    辽宁地震预警系统效能检验——以2022年9月19日辽宁盖州海域M3.0地震为例

    安祥宇赵倩杨群山戴东明...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9月19日辽宁盖州海域M3.0地震是辽宁地震预警系统部署完成后发生在预警区内的首个3.0级地震.通过对本次地震JEEW和EEW两套地震预警超快定位模块产出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目录结果进行偏差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JEEW和EEW两套预警超快定位模块对于辽宁盖州海域地震定位的发震时刻、震中位置结果较好,可以作为预警发布结果对外推送;(2)辽宁地震预警系统对于预警区边缘地带地震事件的定位比较可靠;(3)辽宁预警系统在震后11.1秒时给出预警发布结果,预警信息产出速度符合要求;(4)地震预警震级可能存在偏小的风险,需要后续开展预警台站场地校正、区域量规函数计算等相关工作,以减小场地带来的测定震级的偏差,提高单台特别是首台测定震级的准确性.

    地震预警辽宁预警系统盖州地震预警台站预警速度

    地磁异常识别技术在松原5.7级地震前的应用研究

    于畅吕铁鑫马小溪朱彤...
    16-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地磁异常识别技术对2018年5月28日松原5.7级地震前的地磁异常展开研究.采用加卸载响应比法、逐日比法、日变化空间相关法、异常叠加法对吉林省三岗台、通化台及东北地区邻近的大连台、营口台、朝阳台、铁岭台等台站,运用松原5.7级地震前18个月内的地磁预处理分钟值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异常判定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卸载响应比法、逐日比法和日变化空间相关法的基础上,运用异常叠加法提取的地磁异常,其预测的位置与真实值更加接近,预测结果对省内地震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加卸载响应比逐日比日变化空间相关地磁异常叠加异常识别

    磐安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和谱振幅相关系数研究

    张锦玲汪贞杰马小军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浙江测震台网记录到的2017年2—9月磐安地区发生的地震序列资料,采用Brune震源模型理论和波谱分析方法,得到磐安震群序列的应力降、视应力等震源参数.利用台站的零频幅值,计算谱振幅相关系数.采用聚类分组,并结合Cut and Paste(CAP)反演方法得到ML4.0主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系统分析小地震的震源机制的一致性程度.结果显示:震源区应力降值在0.00~0.80 MPa之间,整体构造应力较低;谱振幅相关系数较低,在0.86~0.95之间,震源机制整体相似程度不高;应力积累没有形成一个优势方向,可能指示磐安序列为低摩擦应力的断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磐安地震序列为普通的小震序列,其震源机制类型与构造应力场基本一致;谱振幅相关分析法可为小震序列的震后快速判定提供重要依据.

    地震序列震源参数应力降谱振幅相关系数震源机制

    深度小于30 m正常停钻VS30预测公式精度分析

    聂利英韩刘邵云澜冯江江...
    29-3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钻孔测速中在正常停孔条件下产生大量深度小于30 m的钻孔数据.由于正常停钻,我国几乎没有此类场地下深度超30 m的钻孔实测数据,故无法以同类场地大于30 m数据直接回归VS30公式.国外区域数据建立的VS30预测公式有区域性,其在场地特征类似才适用;针对我国深度小于30 m正常停孔下VS30预测线性外插公式LEE为具有潜在可行性公式.因此,为了从已有公式中得到可靠的VS30预测公式,基于地质宏观类比,在停钻深度没有到30 m数据条件下发展了对已有公式的精度分析方法.通过对平均剪切波速竖向分布特点的分析,提出"精度分析区间";并在缺乏停钻深度到30 m直接验证数据的前提下,提出两种分析公式预测精度的方法:方法一中校核对象是实测数据,具有一定直接检验的特点,但仅适用于具有反算能力的公式;方法二是基于所有公式都具有的——换算深度越靠近30 m则VS30预测越准确的特点提出的,适用范围广.以滇中引水工程为案例,应用两种方法于该工程中深度小于30 m的正常停钻数据,为该工程选出精度最高公式LEE.

    VS30预测公式深度小于30m钻孔精度分析平均剪切波速

    点源漏损砂土侵蚀成洞模型试验

    丛波日钟世英高大潮刘伟...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土体侵蚀规律对水力管线漏损与地质环境耦合作用下道路塌陷灾变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持续性水土流失设计理念,研制了塌陷试验地下水环境模拟系统,开展了不同密实度砂土侵蚀成洞试验.揭示了砂土点源管线漏损侵蚀-成洞-塌陷的灾变演化过程:稳定渗流、缓慢侵蚀、快速发展.研究表明:砂土密实度越大颗粒间接触越紧密,砂土流失临界浸润线面积越大;点源漏损成洞特性与砂土密实度密切相关,松散时空洞总体呈现上宽下窄的敞口型,密实时地表塌陷宽度小于地质体内空洞最大宽度;砂土流失速率曲线总体呈类"驼峰"性,超过界限点时砂土流失率急剧增大,快速侵蚀垮塌.通过对比不同密实度的侵蚀量与最终侵蚀状态,得到密实度与水土流失的规律.

    道路塌陷管线漏损水土流失模型试验土拱效应

    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城市应急物流中心选址模型及其实证

    马向国李天硕赵岩伟
    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研究受突发事件影响下的城市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结合城市应急物流中心选址的多目标规划方法,建立考虑灾前配置及灾后配送的应急物流中心多目标选址模型.介绍了遗传算法(GA)基本原理,并针对城市应急物流的特点,考虑求解多目标规划模型,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加入免疫算法(IA)的特性,使用一种组合的遗传算法——免疫遗传算法(IGA).使用MATLAB免疫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由结果可知该算法适用于多目标的城市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及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城市应急物流中心免疫遗传算法突发事件设施选址

    自然灾害救援现场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及产生原因的探讨

    陆明勇赵晓霞景鹏旭韩珂...
    55-6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损害的事件或现象,自然灾害救援现场是指开展自然灾害救援行动的场所,危险化学品是指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特殊化学品.由此探讨了自然灾害救援现场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表现、特征及事故产生原因,以期提高自然灾害救援现场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有效性,并促进事故技术原因调查和灾害救援工作的快速开展.

    自然灾害救援现场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特征

    新街矿区深部开采大能量矿震规律与发生机理研究

    秦续峰任杰罗浩代连朋...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街矿区所属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多次发生大能量矿震事件,严重制约了矿井的安全生产.为有效监测和防治矿井冲击地压事故,以新街矿区红庆河煤矿105采煤工作面"4·2"大能量矿震事件为研究背景,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工作面的冲击危险性,分析工作面多次出现大能量矿震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105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冲击地压危险等级为中等冲击危险;105采煤工作面上方高位173~248m范围内的厚层砂岩是3-1煤层附近发生矿震的主要因素,当该区域高位厚层砂岩层达到承载极限时,随即发生破断造成大能量矿震的发生;103工作面辅运顺槽65m区段煤柱导致的上覆顶板垮冒不充分、105工作面相对于103工作面的外错布置导致的顶板不规则垮冒,以及105工作面与相邻的103工作面间的双工作面见方效应,都是新街矿区红庆河煤矿105工作面大能量矿震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能量矿震冲击地压综合指数法发生机理

    城镇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单元精细化方法研究

    温超刘贾贾范志伟刘晓丹...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震后对灾区人员的分布情况和灾害损失情况开展快速、精准的评估工作是制定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的关键.河北省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系统基于简单的乡镇行政区划矢量面或分辨率为1 km的栅格数据进行研究开发,其计算结果覆盖范围较大、数据更新难度大.为了解决该问题,结合居民点、社区、公里格网等数据精度的特点,以怀来县城区为例,提出了改变数据空间分辨率精度的精细化处理方法,实现居民地块体矢量数据与人口、经济数据关联,并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库表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快速评估过程中参与计算数据冗余的问题.为提高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和时效性奠定了科学基础.

    地震灾害评估数据精细化数据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