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池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池工业
电池工业

王金良

双月刊

1008-7923

dcgypress@sina.com

0512-67261874

215006

苏州市莫邪路688号

电池工业/Journal Chinese Battery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会刊,江苏省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美国CA收录。发行覆盖全国电池行业所有厂家。内容科学实用,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科技研究人员及技术人员的一本实用型期刊。常设栏目有科研论文、技术交流、电池与环保、电池检测与标准、协会专讯、产业资讯、企业管理、专家论坛、国内外电池相关技术专科文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主被动冷却耦合的棱柱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

    彭泽源刘泽宇金积德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动汽车电池包容量的增加和电池单元能量密度的提高,电池的热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电动汽车设计制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单个电池单元和电池模组逐级热分析的方法,在电池模组的热管理系统中,引入液冷板作为主动式制冷,同时采用风冷和均热板作为被动式制冷.首先,通过对单个电池单元进行细致建模,计算得到不同电池单元放电倍率下的产热量.然后,对组装成的电池模组进行主动和被动热管理系统的建模.接着,分别对两种不同的热管理系统—风冷与液冷耦合系统、液冷与均热板耦合系统进行最高温度和温度均匀性的模拟仿真,并选择冷却性能更优的结构.最后,对选定的热管理系统在不同质量流量下对系统冷却效果的影响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却液流量的增加,最高温度呈现下降趋势,且在2.125 L/m in之后冷却效果趋于平缓.综合考虑冷却效果和系统能耗,2.125 L/min的进口流量是在液冷与均热板耦合系统下的最佳选择.

    电池热管理电池单元均热板质量流量

    基于双色注塑工艺的液流电池流道框-密封垫一体化设计

    李晓蒙罗文龙李京浩李昂...
    7-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应用、安全稳定、绿色环保的长时储能技术.流道框是液流电池中的关键部件,具有提供电解液流道、支撑其他零部件和密封的重要作用,通常采用注塑成型.本文基于双色注塑工艺,设计了一款流道框与密封垫的一体化结构,该结构可以采用改性聚丙烯作为流道框本体材料,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作为密封垫材料,通过双色注塑工艺加工成型.本文还通过仿真分析确定了材料选型及注塑工艺的可行性,并进行了注塑试验,得到了翘曲度小于1 m m的理想流道框-密封垫一体化制品.最后,将该制品组装成单电池,经过40圈的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电化学性能无衰减,且没有泄漏或变形现象.本文为储能液流电池流道框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新的设计与生产思路.

    双色注塑液流电池流道框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改性聚丙烯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聚苯胺包覆及其电化学性能

    赵红伟吴宇鹏魏文添施志聪...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Ni0.13Co0.13Mn0.54O2(LNCM)凭借高比容量、高电压等优点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候选.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利用原位聚合法在正极材料表面形成聚苯胺包覆层,并在聚合过程中利用质子酸掺杂进一步提高聚合物的电导率,以改善正极材料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XRD)测试显示包覆前后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证明了复合材料中聚苯胺的存在.聚苯胺作为电子导体,可以有效降低正极材料的阻抗,提高反应动力学,稳定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并优化其循环性能.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包覆改性聚苯胺

    利用ICP-OES测定磷酸铁锂中复杂金属杂质的方法实践

    张欣瑞王盈来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锂离子电池产业的蓬勃发展,废旧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报废体量剧增,锂离子电池相关的回收产业发展迅猛,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最大.无论哪种回收路径,回料中的金属杂质成分都比较复杂,而金属杂质的准确测定,对锂离子电池回收产业至关重要.文中通过高温热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了一种用ICP-OES测量复杂基体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将高温热解得到的磷酸铁锂回料进行高温下的酸消解,然后在ICP-OES中对不同的观测位进行比较.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测量系统分析,通过计算精度/容差(%P/T)评估最佳的检验能力组合.经过对比,发现270℃的高温消解更利于金属异物的充分溶出,Al(径向)、Na(径向)、Ni(径向)、Mn(径向)、Cr(轴向)、Zn(径向)的ICP-OES观测方位组合能更准确、稳定地分析复杂基体的金属杂质元素组分.该分析方法简单、高效、计算量小,便于快速评估检验能力.在利用ICP-OES进行复杂基体的金属异物分析方面,此方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磷酸铁锂回料ICP-OES高温热解复杂金属杂质测量系统分析

    储能电池单元可靠性提升研究

    严伟马晓恬孟磊顾志斌...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电池系统(有源系统)在绝缘耐压过程中的"电势叠加"现象,采用"分层解耦、逐级叠加"的思路对电池主体、二次采集线缆和BM U进行绝缘和耐压测试.在理想状态下,储能电池单元绝缘可超过5kV,耐压可超过8.0kV,并根据海拔-耐压关系的推算验证了储能电池单元在高海拔条件下(4800 m)应用的可能性.本文后半部分聚焦放电对储能电池单元绝缘耐压的影响,通过改变线束与电池框架距离、线束绝缘包裹层数等参数,验证了产品线束只要存在尖端且距离壳体较近就会导致电池系统内发生放电,从而降低储能电池单元的绝缘耐压能力.通过增加绝缘包裹、改进线束工艺、增强绝缘防护等措施能够极大提升产品稳定性.

    储能电池单元绝缘耐压电势叠加局部放电

    浅谈锂锰软包电池的优劣势和市场发展方向

    陈林刘朋吴高曦代江华...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锂锰软包电池的组成、结构和特性.与扣式锂锰电池和柱式锂锰电池相比,锂锰软包电池在能量密度、脉冲电流、低温性能和个性化定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锂锰软包电池在市场推广、产品标准化、生产成本等方面存在劣势.因此需要探讨锂锰软包电池的市场发展方向和改善方向.锂锰软包电池在有源RFID(无线射频识别)、ESL(电子货架标签)、9V电池、超薄电池和军品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中宽温性能、封装可靠性和性价比是锂锰软包电池需要改善的要素.通过对产品特性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锂锰软包电池,便于在产品设计时进行电源选型.对应用市场和改善方向进行探讨,为行业内的市场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一次锂电池锂锰电池锂锰软包电池应用市场

    锂离子电池溯源管理标准法规分析及未来趋势

    詹园园刘振东陈卓瑛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 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其中储能型锂离子电池产量突破100 GWh.在锂离子电池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确保锂离子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可追溯,并在报废后实现资源多级利用以减少环境污染,是国家和整个行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其中,锂离子电池的溯源管理是关键一环.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的推动下,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溯源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是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和储能型锂离子电池的管理尚缺乏统一的管理要求和平台.因此,需要逐步制定相应的标准法规和溯源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对所有类型锂离子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平台

    北美储能系统标准UL 9540第三版更新要求的解析

    朱海峰孔庆刚吴红浩严燕萍...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美储能系统标准UL 9540是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和SCC(加拿大标准委员会)认可的国家安全标准,同时已经被众多国际规范所引用和要求,如ICC IFC(国际消防法规)、ICC IBC(国际建筑法规)、ICC IRC(国际住宅法规)、NFPA1(消防法规)、NFPA 70(国际电工法规)和NFPA 855(储能系统安装规范).某些州府,如加州也要求采用消防法规.一旦该法规被当地政府、州府采用,对应的标准如UL 9540将变为强制性要求.UL 9540标准是储能系统级别的安全标准,包含产品范围、结构检查、功能安全评估、电气测试(包括电磁兼容)、机械测试、环境测试、制造与生产线测试、标签和说明书等.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系统、功率转换系统、可能的智能控制系统和并机系统等,而单独的电池系统和功率转换系统不包含在UL 9540的产品范围内.UL 9540标准已发布3个版本,从2016年11月26日发布的第一版到2023年6月28日发布的第三版.本文阐述了UL 9540标准的应用背景和要求,重点介绍了第三版的重要技术变化及应对方案.同时,还指出标准内容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提供指导和建议.

    储能系统NRTLSCC规范UL9540安全

    面向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动力电池碳足迹的减排路径与情景

    张纯江婷婷王蒙程云鹤...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8月17日,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简称新《电池法》)在欧盟正式生效,并引入电池护照概念.根据该法规,从2025年2月18日起,动力电池需提供电池的碳足迹信息,以突破欧盟贸易壁垒,促进国内动力电池的出口.本文以NCM三元5系电池为研究对象,对动力电池的碳足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同时按照欧盟新《电池法》的要求,分析了在不同情景模式下电池的碳足迹减排情况.结果发现:①动力电池的碳排放减排关键在于正极材料,其碳排放占电芯原材料总碳排放的58%,其中正极前驱体在正极材料碳排放中的占比高达85%,其次是能耗碳排放,占电芯总碳排放的20%;②在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5系电芯产品的碳足迹排放最低可以减少2.73%,最高可减少13.69%,其次仅使用正极再生材料减排,则5系电芯产品的碳足迹排放最低可减少1.81%,最高可减少7.86%;③在正极再生材料与可再生能源结合使用的情况下,5系电芯产品的碳足迹排放最低可减少4.55%,最高可减少21.55%.

    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电池碳足迹正极再生材料动力电池碳减排

    广告目次

    52页